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8篇
航天技术   6篇
航天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天浪 《航天员》2011,(1):64-67
1926年3月26日,一位科学家在自己的农场成功发射自制的火箭,这也是全球第一枚液体火箭,它的研制发射成功,打开了液体火箭技术的大门,开辟了人类航天史的新纪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与1903年莱特兄弟第一次飞机试飞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但不同的是,这位科学家当时非但没有声誉鹊起,相反却受着世人嘲讽,并被贬称为"火箭人"、"月球上的人"。这位科学家就是罗伯特·戈达德。  相似文献   
22.
天浪 《航天员》2010,(5):36-37
回首去日,可怕的不再可怕2010年9月13日,"火星500"计划的6名志愿者在试验舱里度过了第105个"飞行日",这项计划也顺利走完了它的第一程。无疑,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志愿者们自然想到了和"火星500"计划第二阶段(105天实验)的志愿者们曾聊过的情况。  相似文献   
23.
天浪 《航天员》2010,(4):30-31
2010年6月3日,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计划正式启动,6名志愿者开始了长达520天与外界隔绝的另类工作和生活。截止到发稿日止,实验已接近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没事蓝天白云,没有鸟语花香。没有花前月下……  相似文献   
24.
天浪 《航天员》2008,(5):45-47
听航天员教员说,航天员曾经这样描述过他们在水槽训练时的感受:"那感觉,就像是在船上。当然,没有船上那么自由自在,那么舒适,因为这其中肯定或多或少有一种压抑感。"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2008年8月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水槽训练大厅,观摩了航天员进行的中性浮力水槽训练。水槽大厅宽敞明亮,槽水深阔碧蓝。一番准备之后,身着水槽训练服的航天员直直地、慢慢地沉入水中,在潜水教员的护送下,开始自己的水底训练之旅。  相似文献   
25.
天浪  彭志约 《航天员》2009,(4):70-71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无极限,遥远得难以观望,深邃得不可想象。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想象的宇宙,不过都是在那银河横贯的星空,所延伸出来的想象罢了。而系外行星,隐藏在漫天星墨的背后,同样有如这浩瀚的宇宙,深邃邈远,难以观测,也无从想象。但后来,高度智慧的人类,  相似文献   
26.
天浪 《航天员》2009,(2):62-65
继将机械女佣、水动力车和火箭靴等科幻作品中想象的事物研发成现实之后,科研工作者又一次奔向了将科幻小说变成现实的道路。与以往大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实现所有科幻小说中最伟大的构想——太空电梯。想想,从太空垂下长长的缆绳,升降舱自天际沿绳滑下,停落你的身边,你不需要攀登,只需抬腿走进升降舱,就像进入电梯,只消一次等待,或一觉醒来,你的飞天梦已成为现实。而据物理学家布莱德利·C·爱德华兹声称,太空升降舱,实现可能只需15年!  相似文献   
27.
天浪 《航天员》2009,(5):62-63
这是一种神奇古怪的天体,它在一般光学观测中只是一个光点,看似恒星,却又不是恒星;它的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它发出的射电信号类似星系,却又不是星系,基于这些特点,天文学家称它为“类星射电源”,又叫“类星体”。  相似文献   
28.
天浪 《航天员》2010,(1):70-72
木卫二,人类想象中,也是科学家追寻中,一方迷人的生命净土。 人类最早发现木卫二,已是整400年前。1610年,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伽利略和马里乌斯首次望见了它的身影。在已知的63颗木星卫星中,木卫二是直径和质量第四大,其直径略小于月球。木卫二距离木星670900千米,距离木星排位第六,因发现时间早于木星的其他四颗内侧卫星而编号木卫二,此后仍然承袭了这编号名。  相似文献   
29.
为检测环境振动,构建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对环境中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提出了邻近节点判定法,使用邻近节点构建节点网络来减小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分别计算每组网络节点的平均互相关系数,通过设定互相关阈值和台站数量阈值来判定环境振动。使用1108个检波器的数据对邻近节点判定法进行验证,并讨论算法中两类阈值对判定环境振动结果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多节点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环境振动。  相似文献   
30.
设计了一套基于MAX1452的压力变送和温度补偿系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温度漂移的原因和补偿机理。设计硬件电路,并编制软件系统。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和补偿机理的正确性。试验结果显示,传感器补偿后全温度范围内误差相较于补偿前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