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6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应用分力合成的步进电动机驱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航天器往往具有大型挠性附件以及步进电机常作为其主要驱动系统的特点,对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进行了讨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步进电机驱动挠性结构时产生的振动以及挠性振动对刚性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分力全盛方法的驱动方式。数值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柔性空间机械臂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三种柔性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它们的差异在于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机械臂的弹性变形,即用有限元法、集中参数法和解析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简化模型分析了太阳帆板驱动系统产生堵转现象的原因.用牛顿-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神舟"号帆板的动力学模型,用模态截断方法对方程进行了化简.在对"神舟"号飞船帆板进行堵转校核时考虑了驱动系统的回差和谐波减速器的单向传递特性,分析了驱动力矩和驱动频率对系统堵转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一种解决人工势场法目标不可达问题的方法.分析了传统人工势场法中的固有缺陷:目标不可达;在障碍物附近或通过狭小通道时的抖动问题.通过选取适当的增益系数解决了目标不可达问题,使机器人快速到达目标点.用拉紧法去除路径的冗余节点并用极坐标下对称多项式优化出圆滑的最优路径.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空间站在应用机械臂转位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采用矢量力学方法推导了考虑偏心量的空间站转位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有限元方法描述柔性臂的弹性变形,应用Newton-Euler法建立空间站机械臂转位系统转动方程,并采用Lagrange法建立柔性臂振动方程;针对柔性机械臂末端带有大负载的特点,将末端弹性变形引起的负载角速度从负载绝对角速度中分离,应用约束模态展开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降阶.提出了构造降维矩阵的方法以便于利用空间动力学模型研究机械臂平面转位问题;分析了空间站舱体转位过程中系统的转动惯量、偏心量发生变化的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空间站在转位过程中,系统总体相对于系统质心的转动惯量变化巨大,且偏心量变化范围甚至已超出了空间站核心舱的几何范围.结论可为空间站的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伴随理论及其在仿真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伴随理论的基础上,对伴随理论有关定理用于随机运动体仿真技术作了研究,这些应用将使得随机运动物体仿真技术成为有效的分析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17.
圆柱体绕横轴气动力和气动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圆柱体绕垂直中心轴线的横轴旋转时的气动阻力矩和气动热做了试验研究,描述了能将阻力降低80%左右的加罩法。  相似文献   
18.
王劼  崔乃刚  刘暾 《飞行力学》2000,18(2):46-49,54
进行了基于二体模型和平面三体 登月飞行器轨道控制方法的初步研究。首先研究了在二体模型下,基于逃逸条件和“远地点可达”条件下不同推力作用下的飞行器运动仿真。接着将“远地点可达”要领应用于平面三体模型下的向月飞行的轨道研究;完成了从近地低轨道到月球影响球附近的轨道飞行控制方法的研究。仿真结果证明了使用“远地点可达”概念完成地球逃逸段发动机推力终点选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陕晋军  刘暾 《航空学报》2002,23(1):62-65
 针对当代带大型挠性附件的空间飞行器,提出了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并且分析了方法的鲁棒性。该方法可以保证挠性飞行器在实现指定的刚体运动的同时,抑制掉对系统影响较大的挠性振动模态,对频率不确定性的鲁棒性使得该方法易于工程实践。对于使用常幅值力矩喷气执行机构的航天器,设计了应用分力合成方法的时间—燃料最优机动控制律,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空地反辐射导弹的非对准发射方式,可在载机上水平或上抛发射导弹,同时具有扇面发射的能力,并能保证反辐射导弹目标视线角较快地进入其导引头视场范围内,以便精确跟踪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