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44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本文采用谐波线化方法将飞机过失速区非线性继电器型的升力突变特性线性化,求得近似的简便的解析公式,确定出极限环振荡特性,并分析了产生此极限环振荡的物理原因。计算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近似解析公式求得的结果与简化的非线性纵向扰动运动方程模拟计算结果相一致,同时也与参考文献[1]用图解法和参考文献[2]用数值积分法给出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2.
尹江辉  刘昶 《飞行力学》1997,15(4):35-39
在评估过失速机动飞行的敏捷性中,首先建立了具有过失速机动(PST)能力的战斗机F2的数学模型,对常规战斗机F1与PST战斗机F2的空战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了在两架战斗机中F2首先攻击时间(t1)和攻击时间范围(TWIFE)。结果表明,战斗机F2比F1更具有空中格斗优势,空战中发动机推力、迎角变化率、操纵规律和离轴发射角(μ0)等因素对战斗机过失速机动敏捷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了飞机大迎角时的一些重要的非线性现象,综合评述了研究飞机非线性动态特性的各种方法,着重讨论了近年来应用这些方法研究飞机非线性动态特性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空气动力和力矩非线性对飞机动态特性的影响,空气动力纵向和横航向交叉耦合对飞机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及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时全局稳定性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54.
本文研究了风切变对超低空无人驾驶飞机近地平飞纵向运动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带和不带自动驾驶仪时考虑风切变的飞机纵向扰动运动方程,计算出不同参数变化时特征根轨迹和扰动运动过渡过程曲线,揭示出有关风切变参数、飞机速度静稳定性参数和自动驾驶仪参数对飞机纵向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刘昶  丁纪平  蒋明 《航空学报》1993,14(2):7-12
本文应用分支和突变理论,研究飞机在状态参数和操纵参数组成的空间内急滚机动全局稳定性。在研究铅垂平面内的对称飞行进入急滚机动时的分支和突变特性基础上,进~步讨论了水平面内转弯进入急滚机动时的情况,导出求解滚转速率临界稳定值的~般解析式,证明Phillips临界滚转速率判据只是其中的~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56.
试飞科目的最优排序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试飞科目间总的过渡耗油、耗时最省为性能指标,在建立过渡耗油、耗时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旅行推销员”问题的EASTMAN解法及最近相邻点启发性解法两种方法对试飞科目的最优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EASTMAN解法适用于起点和终点为同一科目的问题,最近相邻点启发性解法则是一种适用于开环问题的工程解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安排试飞科目次序,可节省试飞耗油,耗时,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非线性飞行控制律的全局连续设计方法--分支裁剪技术.该方法以分叉分析和连续算法计算得到的飞行动力学系统平衡图为基础,采用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设计全局调参的纵、横航向解耦反馈控制律,满足飞行品质要求,从而裁剪偏离运动对应的平衡分支;应用前馈控制修改平衡图的主分支形状,使系统输出根据设计要求跟踪操纵输入指令.控制律设计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支裁剪技术可以系统把握飞行动力学系统的全局特性,在整个包线范围内便捷地设计初步的飞行控制律,为现代飞行器设计阶段的气动布局评估、控制效能确定、设计参数选择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8.
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是航天发展的不懈追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两级完全重复使用运载器超重-星舰实现首次发射,发射阶段圆满,后续飞行失控后执行自毁程序。本文介绍了超重-星舰的首飞情况与方案演进,根据超重-星舰总体方案反演分析其应用模式,梳理了超重-星舰的核心关键技术,总结了超重-星舰对航天产业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超重-星舰对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