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752篇 |
免费 | 18029篇 |
国内免费 | 1287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1396篇 |
航天技术 | 18047篇 |
综合类 | 12628篇 |
航天 | 335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0篇 |
2023年 | 4626篇 |
2022年 | 5634篇 |
2021年 | 4954篇 |
2020年 | 5693篇 |
2019年 | 5860篇 |
2018年 | 5514篇 |
2017年 | 4117篇 |
2016年 | 4708篇 |
2015年 | 4429篇 |
2014年 | 5866篇 |
2013年 | 5586篇 |
2012年 | 6413篇 |
2011年 | 7216篇 |
2010年 | 7043篇 |
2009年 | 7110篇 |
2008年 | 6661篇 |
2007年 | 6077篇 |
2006年 | 5696篇 |
2005年 | 4722篇 |
2004年 | 4239篇 |
2003年 | 4036篇 |
2002年 | 3376篇 |
2001年 | 3161篇 |
2000年 | 2584篇 |
1999年 | 2215篇 |
1998年 | 1471篇 |
1997年 | 1378篇 |
1996年 | 1382篇 |
1995年 | 1394篇 |
1994年 | 1482篇 |
1993年 | 971篇 |
1992年 | 957篇 |
1991年 | 931篇 |
1990年 | 809篇 |
1989年 | 1030篇 |
1988年 | 840篇 |
1987年 | 781篇 |
1986年 | 474篇 |
1985年 | 571篇 |
1984年 | 478篇 |
1983年 | 511篇 |
1982年 | 393篇 |
1981年 | 453篇 |
1980年 | 215篇 |
1979年 | 151篇 |
1978年 | 80篇 |
1977年 | 47篇 |
1976年 | 24篇 |
1975年 | 3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01.
802.
进行自由空间的光通信或空间对抗,需要在卫星间实现精确的跟踪与瞄准。因为地面测控站的设置非常有限,指令与数据注入的范围受到很多限制,所以要求这种跟瞄在很多时候是无主控制状态下完成的。提出了一种利用在地面测控站的范围内向星上数管中心注入目标卫星、本体卫星的轨道参数,其它时间依靠自主导航飞行和GPS修正的方法,结合本体星的姿态测量、振动测量实现卫星瞄准指向的方位角与俯仰角的精确控制的方法,提高了在地面站无法注入指令与数据时卫星的捕获概率。通过仿真,将计算结果与卫星仿真工具软件STK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一致。最后在嵌入式DSP平台上实现了这一策略。 相似文献
803.
804.
805.
GPS的成功已证明:三维无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现阶段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系统建立的一个核心技术是时频技术,即星地统一的时间基准,本文在简单介绍三维无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时频系统方案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主要关键技术——卫星钟误差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806.
807.
研究了稀土加入三种电沉积镍基复合镀层Ni—B_4C、Ni—TiC、Ni—ZrO_2前后,在850℃时的氧化行为。通过金相观察、ESCA(光电子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表明:镀层中不同的复合颗粒和稀土两者对镀层的抗氧化能力均有影响。其小不同种类的颗粒对镀层抗氧化能力所产生影响的差别很明显;而稀土对镀层抗氧化能力影响的差别较小,且影响的程度比较接近。另外,两者影响的机理也不同。颗粒是通过分解、扩散等过程改变表面膜的组成来影响的,而稀土则是从提高膜的致密度和膜与基体的粘附性来影响的。作者认为,它们的影响既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808.
809.
基于齿数的渐开线直齿轮参数化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在UG环境下渐开线直齿轮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齿数范围对建模过程的影响,并依据分析结果建立了渐开线直齿轮的两个精确模型,利用这两个模型通过修改参数列表能快捷得到满足任意参数要求的渐开线直齿轮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810.
复合式共轴直升机过渡模式的操纵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复合式共轴直升机的构型特点,建立了上/下旋翼、机翼、机身、全动平尾、垂尾(含方向舵)和螺旋桨的气动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过渡过程的配平方程.针对过渡飞行过程的操纵冗余问题,分别采用线性过渡和功率最小优化过渡两种过渡飞行方案,对复合式共轴直升机的过渡飞行过程的操纵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样例复合式共轴直升机为例,进行了过渡飞行模式下两种操纵策略的配平计算,并对两种过渡操纵策略下的需用功率、操纵量和姿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述两种过渡方案均能解决操纵冗余问题,并能合理给出过渡模式的操纵量和姿态.在操纵量变化的平稳度、飞行控制的难易程度和飞行品质方面,线性过渡方案更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