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4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简要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中断丝检测信号的特点,研究了小不皮分析在提取断丝特征信号及滤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长配管、高落差空调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调系统在长配管、高落差情况下其运行性能和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建立数学模型预测长配管、高落差空调系统的性能,可以提供给用户准确的性能资料,指导用户合理安装空调器,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特征事件综合和弹道融合是航天发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特征事件发生时间和火箭飞行弹道可直观地反映出运载火箭的飞行状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特征事件综合和弹道融合效果,基于遥、外测量信息,分别对参与特征事件综合和弹道融合的信息源进行分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信息融合策略。通过采用优化的融合策略,可进一步提高特征事件时间解算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提升弹道融合的效果,满足航天发射飞行态势显示和安全控制的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面向军方战备需求,开展了"缩短飞控装置战备维修保障时间"的QC活动。从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新技术论证等方面深入探究目标可行性,并运用头脑风暴法构建了原因分析关联图;针对分析出的末端因素,运用直方图、散布图、卡方检验、直接排除等方法,从中确定主要因素,并针对要因提出对策和改进方案;按照"5W1H"原则制定对策落实表,开展改进活动,实现活动目标,并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最后,使维修保障时间在巩固期内达到稳定,证明实施后效果稳定、措施有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无线无源传感技术作为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在飞行器防热层烧损监测应用中仍然面临无源信息无法跨越金属机体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声学能量耦合与电路熔断相结合的防热层烧损无源监测新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实现方案,并对跨越金属介质获得防热层内埋熔丝状态信息的关键原理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穿透典型厚度铝合金舱壁,在25 ℃–85 ℃的温度范围内均可有效辨识检测信号的变化,并且能有效避免强震动环境影响。方法避免了对金属机体结构件的开孔和破坏,可用于对高速飞行器、再入航天器和新一代空天往返运输系统防热层的在线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6.
端木冲  朱斌 《西南航空》2007,(8):40-44,46,48
四川的西北部有片挺拔的高原,地理上称为青藏高原的边缘带。八月是这里最美的时候:雪峰峻峙,芳草连天;经幡映日,牧歌唱晚……当内地大部分地区还在暑气下蒸腾时,这块土地正在欢度一年中最灿烂的时节。虽然春意盎然,高原毕竟是高原,几位行者满怀憧憬向高原进发,谁也未料到,除了美景,面对他们还有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具有热电池和带有低温加热电路的锂电池双备份的系统电源设计。介绍了当供电电源出现过压、欠压和中断情况时,系统的保护设计。提供了防护措施以保障热电池的安全性,并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相似文献   
18.
围绕卫星长寿命的需求,针对锂电池、飞轮、太阳电池阵、半液浮陀螺4类具有典型耗损失效特征的寿命关键单机,在失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寿命评估方法,利用产品地面试验和在轨飞行数据,得到了4类产品的寿命预测曲线和寿命评估值。本文提出的寿命评估方法符合工程实际,对有关单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标准轨迹制导中准平衡滑翔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标准轨迹再入制导,准平衡滑翔条件可以将高度-速度平面内各项再入约束形成的飞行走廊,转换为倾侧角-速度空间内的倾侧角走廊.通过在倾侧角走廊内设计倾侧角曲线,可以生成满足飞行走廊的标准轨迹.通过论证标准轨迹再入制导过程中的准平衡滑翔条件及其物理意义,说明了由倾侧角走廊内的倾侧角曲线生成的标准轨迹,存在突破再入飞行走廊边界的可能性.通过对倾侧角走廊边界设置余度,极大地降低了标准轨迹突破再入飞行走廊边界的可能性,提高了标准轨迹的设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飞机研发过程中,管线路及设备设计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基于CATIA V5进行二次开发,使用API接口和VB语言实现相关工具的搭建,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在飞机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设备的快速布置;二是基于电气设备及周围零部件的空间布置,进行单一DMU管线路通道拓扑,通过EWIS隔离代码定义,规划线束通道的类型,自动分析通道之间的物理隔离距离,并依据EWIS隔离要求规范与自动分析的物理隔离距离进行分析,从而输出全机管线路通道之间的间隙检查结果及分析报告,为后续的通道拓扑优化提供相应的接口及设计规范;三是进行主通道及分支通道拓扑,通过定义通道的直径、通道内布置线缆的规格及不同形式布线的概率,开发工具自动计算EWIS线缆的总长度,并由公式快速计算出该线缆敷设方案的重量,供全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