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86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琚春光  刘宇 《宇航学报》2006,27(5):849-853
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塞式喷管的结构特点,建立塞式喷管壁面的的压力分布模型,对全长型、截短型以及考虑底部推力、底部二次流等情况下的塞式喷管发动机进行了性能预示,并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塞式喷管发动机的性能预示结果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预示模型的可行性,但是在某些工作压比下,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塞式喷管发动机的性能预示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12.
李军伟  刘宇 《推进技术》2004,25(4):298-302,315
为了解圆转方内喷管再生冷却的换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内喷管燃气、壁面和冷却液建立不同的控制方程,进行流动和传热的耦合计算,得到了内喷管和冷却液的流场和温度场。计算结果表明:转方之后的扩张段,如果型面不连续,间断点之后出现压缩波,波后壁面的温度和热流密度出现峰值,成为另一个危险截面;而且不连续壁面的温度高于光滑壁面的温度,使扩张段圆周方向壁面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热应力的不均匀;冷却肋和高导热系数的锆铜加强了冷却通道的换热,使冷却肋附近的气壁温度低于冷却通道底部气壁的温度。  相似文献   
213.
为研究塞式喷管的高度特性和底部特性,采用高压空气为工作介质对单元直排塞式喷管进行实验.研究了底部盖板、底部二次流对性能的影响和塞锥壁面压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无底部盖板可提高塞式喷管低空性能2%~7%;底部二次流可提高底部压强,减少底部开闭状态转变过程带来的推力突降;底部二次流流量以1%~1.5%为宜,过大将引起喷管性能下降.本实验喷管设计点效率均超过99%,部分实验接近100%,高度补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14.
塞式喷管与当量钟型喷管性能的实验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一白  刘宇  覃粒子 《推进技术》2002,23(5):428-432
为了合理地评价塞式喷管是否具有高度补偿特性,利用空气作为工作介持,对实验塞式喷管和钟型喷管进行了冷流比较实验研究。三种不同的喷管效率计算方法对两种喷管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得到不同的性能曲线,分析比较两种喷管在不同高度下的效率。与当量实验钟型喷管相比,实验塞式喷管具有高度补偿特性,算法一和算法二分别比较了喷管性能的不同方面,评价喷管性能时可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15.
刘宇  蔡体敏  吴心平  何洪庆 《推进技术》1993,14(1):16-21,27
以任意设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几何形状为对象,分析研究了燃面燃烧移动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种三维复杂燃烧移动边界的示踪方法。它可以用于流场计算、发动机性能预示计算和侵蚀燃烧计算中,也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燃面计算的新方法。文中以假想三维局部翼形装药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216.
结合塞式喷管的结构特点,选用流体二次喷射的方法,在应用迎风格式求解N-S方程的基础上,对固体塞式喷管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工作压比、流体二次喷射的角度和流量对固体塞式喷管的高度特性以及流体二次喷射产生的侧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二次喷射的推力矢量控制方法可以增加塞式喷管的轴向力;流体二次喷射产生的侧向力与二次喷射的流量和角度成正变关系;塞式喷管轴向力的增加随着二次流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二次流对轴向力的增加与二次流喷射的角度成反变关系。  相似文献   
217.
何洪庆  刘宇 《推进技术》1994,15(1):18-22
提出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辅助制造的流程图,并认为结构装药设计的性能预示和热防护计算是发动机理论和结构设计的中心内容,计算机制图是设计思想的最终表达。性能预示的核心是考虑燃烧和流动相互作用的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热防护设计的核心是烧蚀,传热和强度计算。CAD和CAM系统应当随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高水平的核心研究成果,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预示的准确度和理论设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8.
刘宇 《国际航空》2006,(4):24-26
在"十五"期间,中国民航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与2000年相比,中国民航2005年的旅客运输量翻了一番,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增长111.6%和89.2%.到2005年底,我国又与42个国家签署了新的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或航权安排.然而,本文的相关统计表明,目前中国民航与有竞争力的外航相比,在航班数量、通航城市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逆差.中国民航距离航空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19.
小型柔性接头推力矢量性能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设计了结构尺寸相同,弹性件材料分别为天然橡胶和硅橡胶的小型柔性接头,测试了容压作用下的轴向压缩位移,考察了弹性比力矩随温度(-50~70℃)、容压的变化情况.另外,为检验应力估算经验公式对小型柔性接头的适用性,测试了增强件内侧环向压缩应力.结果表明:柔性接头轴向压缩刚度随容压升高呈现一定程度的非线性增大趋势;弹性比力矩在0°~6°摆角范围内基本恒定,不同柔性接头弹性比力矩随容压升高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天然橡胶弹性件柔性接头弹性比力矩在低温下显著增大,硅橡胶弹性件柔性接头弹性比力矩在-50~70℃温区稳定;由燃烧室压强引起的增强件环向压缩应力经验公式估算值过大,不适用于小型柔性接头.   相似文献   
220.
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动力技术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采用垂直着陆方式实现重复使用的需求对火箭各分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动力系统面临的挑战最大。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要求发动机提供正常的上升段推力外,还需提供运载火箭子级垂直着陆回收过程中的平稳减速力和稳健控制力,因而要求发动机具备可重复使用、大范围推力调节、二次起动、适应回收环境等多种能力,并具备较低成本。本文介绍了美国SpaceX公司开展FALCON 9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垂直着陆回收技术研究和相关飞行试验的最新进展,研究并提出了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动力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