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航空   1234篇
航天技术   154篇
综合类   180篇
航天   3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尾迹与涡轮叶栅边界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尾迹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其中上游叶排尾迹的模拟是通过在涡轮叶栅前设置周期性运动的圆柱实现的.研究表明,上游尾迹对涡轮叶栅边界层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在其作用下,吸力面边界层提前转捩,分离得到明显的抑制,利用尾迹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非定常效应可以明显提高低压涡轮叶栅气动负荷.   相似文献   
962.
基于CFD分析改进三旋流燃烧室头部设计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LUENT,对一多级旋流燃烧室的冷态单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该流场结果,对该燃烧室头部控制油雾混合的三级涡流器唇口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对两种方案的燃烧室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了贫油熄火油气比、大功率工作时的冒烟指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方案1燃烧室单相冷态流场的结果表明,该燃烧室内部流场和预想的流动组织有较大差别,三级旋流器出口的气流,迅速向径向流去,主燃区的回流区结构不明显,且二级旋流出口和三级旋流出口之间有小回流区。该流场结构解释了方案1燃烧室有很好的贫油熄火性能,但是冒烟指数较高。方案2燃烧室的流场结构,改变了三级旋流出口气流方向,消除了与二级旋流器之间的小回流区。方案2燃烧室在与方案1燃烧室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贫油熄火油气比性能下降了7.3%,但发动机大功率时冒烟排放指数改善了29.4%。基于数值分析的燃烧室设计,使燃烧室扩大稳定工作范围的研究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963.
为了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省月球重力场模型的计算时间,依据Kaula准则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精确的两个重力场模型GLGM-2和LP165P,提出了在一定阶次截断重力场模型的问题.通过仿真不同阶次重力场模型作用下轨道高度为50 km的圆形极轨道环月卫星轨道特征的变化,验证了50 km以上高度卫星非球形摄动分析时可以将重力场模型截断至一定阶次的结论,并利用截断至70阶次的重力场模型仿真分析200 km圆轨道卫星一年内轨道下降程度.最后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了200 km高度环月卫星需要每50天进行一次轨道保持控制的结论并完成一次轨道保持控制仿真.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低轨环月卫星轨道保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一、前言 近年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班量猛增,每日航班量已达到600多班,基本达到机场设计饱和量。国航西南分公司由于航班量的增加,及所飞航线大多牵扯高原航线,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大,天气标准要求高,很难控制航班放行的正常。然而航班正常性不仅是旅客满意度的指标,同时也是公司内部绩效考核的指标,增加航班正常性迫在眉睫。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延误航班(特别是只延误30分钟左右的航班),  相似文献   
965.
针对双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通道对消的方法对抗多干扰机干扰时,双通道SAR抗干扰能力明显减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通道SAR对抗多干扰机干扰的对消方法。阐述了多通道SAR对抗多干扰机干扰的对消原理,给出了干扰回波对消处理流程,分析了对消后回波的目标损失周期(TLP)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已知对方干扰机位置的情况下,除干扰机方位向处少量场景回波被周期性地抑制掉外,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抗多部干扰机复合式干扰。  相似文献   
966.
孙尧  刘繄  宋涵  刘明尧 《飞机设计》2023,(6):64-73+80
飞机油量监测技术对于精确确定返航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油箱结构复杂,飞行中的液面波动等问题,准确测量飞机剩余油量十分困难。文中从燃油油位测量传感器、传感器布局规划及优化、基于飞行姿态角的燃油体积换算方法和飞机油箱剩余燃油量的估算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飞机油量监测技术的主要进展。通过总结比较近年来新涌现的飞机油量监测技术,为实用化的油箱油量监测系统开发提供思路。同时指出,对于未来更为严酷的强电磁干扰环境,辐射环境,以及超高精度测量需求,飞机油量监测技术存在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967.
针对某轴流压气机试验中出现的第一级转子叶片振动应变信号突增现象,开展了不同构型探针支杆尺寸对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特性影响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构型探针支杆尺寸、不同安装布局下转子叶片振动信号的变化,证实了进口探针支杆尺寸是诱发转子叶片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同时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探针支杆尾迹诱发转子叶片共振的...  相似文献   
968.
飞机在起降和大机动过程中,襟翼偏角过大会导致襟翼上方出现流动分离,从而使舵面效率降低甚至失效。为有效解决舵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针对无缝襟翼,探究了合成双射流不同控制参数对升力、舵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能在襟翼表面形成周期性涡结构,增强边界层底部低速流体与主流的动量交换,提高边界层抗逆压梯度的能力;襟翼处合成双射流可有效提高升力、增强舵效;当合成双射流无量纲驱动频率为3.89、动量系数为3.01×10–3时,舵效增强效果最好。此外,还设计、制作了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与机翼一体化模型,并开展了飞行试验,可实现的滚转角速度达15.69 (°)/s,验证了合成双射流增强舵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9.
旋射流气波制冷机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气波制冷机的接受管开口端存在较多熵增因素从而制约制冷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缺点,借鉴了透平膨胀机制冷机理,将现有气体分配器改型,融入旋射流作功机理,加大出流偏角,使射向接受管气体射流反冲膨胀作功,减少熵增、降低入射气体的射流速度,从而有效改善接受管入口端射流气体的流动状况,达到降低工质速度、减小总焓及提高等熵效率的目的.利用Godunov格式建立了管内非定常流动与管壁传热数学模型,对接受管内激波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趋势相同,可为气波制冷机的改造、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0.
作为民航特别是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除了要有精湛的飞行技术之外,更要具有企业家的经营意识,具体点说就是要有成本意识。这是现代航空对飞行员的车要要求之一。节约成本,这在目前国内航空运输企业普遍疲软的大环境下,更具现实意义。飞行员如何才能节约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呢?以下二个方面作抛砖引玉之山,仅供参考:一、安全飞行安全飞行是航空企业对飞行员的最起码里求。我们知道,民用航空事故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和计会震动是众所周知的,事故本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作为航空企业来说甚至是火项之灾。美国泛美航空公司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