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72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地面目标可见光识别特征主要包括形状、颜色、亮度等。研究表明地面目标的可见光辐射主要是反射太阳辐射,目标与背景在可见光波段的亮度对比取决于目标与背景的反射率。大气气象条件是影响目标识别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2.
自由-自由结构模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维成  孙毅  刘伟  刘庆 《宇航学报》2007,28(4):991-995
从约束试验数据提取自由-自由结构模态参数是试验模态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多自由度系统特征方程出发,阐述了适合于不同约束条件(弹性和刚性)的两类自由-自由结构模态参数提取方法的基本理论,旨在比较它们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以-悬臂梁结构为基本算例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深入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方法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各有优点,存在各自的适用范围,是获取大型航空航天结构整体动态特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3.
针对城镇化复杂体高层建筑物反演方法的优化问题,构建复杂体建筑InSAR复图像对仿真系统,优化多基线高程反演过程,提高高程反演的准确度。仿真实验与机载N-SAR系统录入城市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复杂体建筑物实际数据相符,验证了此仿真方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优化后高程反演结果精确度明显提高,误差精度达到1m,对高层建筑进行更加准确的参数化解析和信息反演以及常态化SAR辐射定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84.
285.
通过反应熔渗(RMI)方式,以缝合碳纤维预制体和Si-Zr合金作为反应物,制备得到Cf/C-ZrC-SiC复合材料,并利用SEM-EDS和XRD系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可以明确SiC-ZrC陶瓷基体在材料内部分布比较均匀且致密度较高。得益于上述基体结构,Cf/C-ZrC-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323.2 MPa和46.6 GPa,表现为韧性断裂。采用氧乙炔实验进行抗烧蚀测试,在表面温度为18 00~1 900 ℃下,ZrC含量较多的Cf/C-ZrC-SiC复合材料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263 mg/s和2.367 μm/s,ZrC含量较少的Cf/C-SiC-ZrC复合材料分别为2.056 mg/s和5.067 μm/s,Cf/C-ZrC-SiC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抗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286.
金属橡胶在航空、航天以及现代工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疲劳寿命对产品结构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对环形金属橡胶试件进行了4种振幅条件下的应变循环加载疲劳试验,研究了环形金属橡胶平均刚度和阻尼损耗系数力学性能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等幅循环应变下,金属橡胶疲劳过程可分成磨合和损伤两个阶段,磨合阶段平均刚度和阻尼损耗系数的分散性强于损伤阶段;平均刚度在磨合阶段增加10%~20%,在损伤阶段降低至初始刚度的70%;阻尼损耗系数在磨合阶段和损伤阶段持续降低至初始的60%~70%;振幅小于环形金属橡胶高度7.8%时,磨合阶段在疲劳周次中的占比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87.
陈特  高曌  刘伟  陶滢  周钠 《航天器工程》2022,31(1):31-36
面向高轨天基宽带信息传输网天地融合组网需求,开展了网络架构分析与组网方案设计,提出了路由自治域划分方案和路由交换总体策略,重点针对IP路由协议进行了链路开销与收敛特性分析,并完成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地面IP路由协议各有优缺点,在后续开展天基宽带信息传输网组网协议设计时需进行针对性改进.  相似文献   
288.
巨型低轨星座为载人飞船、空间站、遥感卫星等用户航天器提供低时延、大容量的通信通道存在波束资源分配优化的难题。针对采用离散时间的深度强化学习A2C(advanced actor-critic)的智能优化框架进行了研究,结合遗传算法中个体和基因概念、形成了可有效满足多用户、动态、并发接入需求的波束资源调度算法。基于仿真分析,提出的算法可在多种典型场景下具有适用性,支持在20 s内完成超过3 000个任务的有效规划,任务成功率不低于91%。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复杂度的降低,相对传统遗传算法可节约时间45%以上。同时对传统A2C算法框架中的收敛问题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传统全连接A2C算法无法收敛的难题,同时相比DQN(deep q-network)算法框架收敛速度提升38%以上。  相似文献   
289.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模型在解析遥感图像时,小尺寸目标和目标边界存在分割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U型网络模型SGE-Unet。该模型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加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融合空间组增强注意力,提升模型对上下文语义信息的解析能力;采用中值频率平衡交叉熵损失函数抑制类别分布不均衡的影响。在2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SGE-Unet的整体准确率、平均交并比、■分数和Kappa系数均高于主流模型,Vaihingen数据集中小尺寸目标车的交并比和F1分数分别为0.719和0.901,比次优模型提升了16%和1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更精准地分割小尺寸目标及目标边界。  相似文献   
290.
为了有效地解决航空发动机导管弯曲成形时的回弹问题,开展了0Cr18Ni9不锈钢管数控弯曲工艺试验,采用单一变量 法研究了管径、壁厚、相对弯曲半径、弯曲角对回弹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数值仿真和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弯曲速度、弯模间隙等工艺 参数,以及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硬化指数对弯曲回弹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弹角与弯曲角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当弯曲角在180° 以内时,回弹角为1.6°~6.0°;建立了回弹角预测线性方程,预测误差在[-0.425°,0.502°]内的概率为99.74%,并基于此方程开展了全 尺寸导管的回弹角预测和补偿工艺试验;在各工艺参数中弯曲速度和弯模间隙对回弹角的影响较大,可引起大于0.5°的偏差,而 因材料参数变化导致的回弹角变化不超过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