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275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根据末修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截止阀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ANSYS计算截止阀在工作过程中的内部气体流动特性,研究截止阀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并进行安全性分析,找出最危险的工作部位和系统的薄弱环节。仿真结果表明,当工作压力低于25MPa时,截止阀整体的安全性良好,可靠性较高,当工作压力超过30MPa时,截止阀的部分零部件处于危险工作状态,容易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312.
稀土对高碳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成分为Fe-5% V-5% W-5% Mo-5% Cr-3% Nb-2% Co-2% C的高碳高速钢中添加稀土,研究了稀土对高碳高速钢铸态组织、热处理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稀土处理使高碳高速钢的奥氏体晶粒和共晶组织明显细化,共晶组织中片层状碳化物变短、变细.热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大部分变成团球状且分布均匀.稀土处理高碳高速钢的硬度和红硬性略有增加,冲击韧性提高37.81%,达到10.17J/cm2,分析了稀土在高碳高速钢中的作用机理及改善合金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313.
纳米结构热障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充分发掘氧化锆(YSZ:ZrO2-6wt%Y2O3)基热障涂层的潜力,利用纳米级的YSZ粉末作为陶瓷涂层原材料,分别对采用等离子喷涂(APS)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沉积具有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的工艺过程进行全面研究.对比性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中引入纳米结构使热障涂层具有更高的隔热效果,更高的硬度以及更高的抗剥落能力.并对纳米结构陶瓷涂层微观结构的高温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14.
本文介绍作者在DOS上开发的多任务远程通讯系统,它可以实现微机之间的远程数据传送、命令控制、定时收发等功能。该程序常驻内存,在后台进行数据通讯。在数据传送期间用户仍可执行DOS命令或继续执行程序,在DOS上实现了多任务的并发。该系统具有与程序员和用户的两套接口,用户通过命令调用其功能,而程序员可在汇编,C,FOXBASE等语言源程序中实现后台数据通讯。  相似文献   
315.
介绍了一种基于RS-485串行总线的机载武器控制系统分布式自动测试及诊断设备,给出了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案。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功能实现,并重点介绍了自定义的通信协议以及主控机测试软件总体构架。  相似文献   
316.
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了变体跨介质航行器俯冲过程航迹角控制问题。针对航迹角动态方程中出现的纯反馈形式,采用微分滤波的方法克服"代数环"问题;采用最小学习参数方法减少神经网络参数在线更新个数,降低计算载荷;采用动态面方法克服反步法虚拟控制的"微分爆炸"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实现航行器在俯冲过程中对目标航迹角的跟踪,跟踪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317.
采用固体NMR和FTIR为主要测试手段对聚硼硅氮烷(PSNB)热解过程中形成的无定型中间体结构进行表征。结合不同温度处理后产物结构的变化将SiBCN前驱体的热解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在400℃以下前驱体主要发生转氨基化反应以及Si—H键和N—H键的脱氢耦合反应释放出NH_3和H_2;在400~800℃时,体系中的S—CH_3及其他烃类基团开始发生分子重排并释放出甲烷气体;800~1 000℃,产物进一步发生结构重排形成无定形网络结构。在温度达到1 000℃时体系基本完成陶瓷化转变,此时无定型陶瓷主要由三种成分组成:(1)无定形碳(石墨状);(2)平面BN相;(3)Si—C—N基体(SiC_xN_(4-x)单元,x=0,1,2,3)。  相似文献   
318.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出了具有低介电常数和高强度特性的多孔Si<,3>N<,4>陶瓷平板和锥形体样件,并对其微观结构、高温介电性能、透波率和弯曲强度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多孔Si<,3>N<,4>陶瓷具有低介电常数(2.3-2.8)、高弯曲强度(大于50 MPa)、高温介电性能稳定和透波率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19.
钟咏兵  冯金富 《飞机工程》2001,(4):54-57,60
针对飞机定寿中存在的期限浪费问题,通过腐蚀状态下的疲劳寿命和日历寿命的研究,提出了二维当量寿命理论,建立了其数学模型,所得解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结合某型号飞机进行了验证,理论与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20.
最大膛压点的确定是内弹道零维模型求解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优选方法存在着可能陷入局部极值点的问题.针对传统优选方法的缺点,本文用遗传算法来精确搜索最大膛压点,具有精度高、误差小等特点,并在实例验证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