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23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21.
前言碳-碳复合材料由于内部有高强度碳纤维的骨架增强,使这种石墨材料在受到热冲击时能阻止裂缝的扩展,因此,作为防热材料应用的碳-碳复合材料,其烧蚀性能与基体形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超高温公司曾研究了纤维随机取向的碳毡、多股丝编织的三维结构以及平纹碳布,石墨布层状基体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指出,基体中孔隙  相似文献   
222.
研究了半径0.1m、焦距10^6m、波长分别为10.6μm、1.315μm的激光束通过具有激波结构的超声速绕楔流场后的远场强度分布。得到了沿光束传播方向积分的流场的光程差分布以及激光束在穿过超声速绕楔流场并在无扰来流中传播1km后光束的强度分布。结果表明:强的激波结构使激光束远场强度分布发生了向光程增大方向的明显偏折,对于波长不同的激光束得到光束通过流场后的远场强度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223.
本文介绍一种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如何配用 JCD—474巡回检测装置(或配用 PF3多路双积分数字电压表)以实现远距离多点自动化测量,文章着重分析该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0.4K,该测量系统适用于测量贮箱和管道内液氢、液氧温区的介质温度。  相似文献   
224.
本文根据人脑思维活动(概念、判断、推理和决断等)的有关特点,用模糊集理论,对人-机系统中人操作者的模糊控制模型进行了推导。该模型包括七个基本变量,它们是:三个模糊变量(误差判断的隶属函数、误差变化速率判断的隶属函数,控制量输出的隶属函数)、推理规则表、感知延迟、神经肌肉滞后和偶然活动余项等。文中还以飞船动力学(1/S~2)实验为例,说明模型输出与人操作者实际输出的拟合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对飞船、飞机、车辆、船舶等一类驾驶人员的控制行为进行模拟。该模型的确立,将为人-机系统研究(如人-机系统的性能预测,性能设计和性能评定等)展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25.
文章通过建立微波波导连接结的金属-半导体-金属(MSM)结构模型来探讨其无源互调(PIM)产生机理。首先,依据实际镀银波导钝化工艺过程建立了波导连接结的MSM结构模型及其等效电路,然后分析了MSM结构的非线性热电子发射电流特性,最后对MSM结构的三阶PIM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PIM随着波导连接压力的增加而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化规律,并且在106Pa附近存在极小值;PIM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大的接触压力条件下,增幅更明显;钝化层掺杂浓度的增加总体上使PIM减小,但在1016cm-3~1018cm-3的掺杂范围内存在极小值点。文章理论结果对探讨PIM产生机理及工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6.
介绍了密切曲面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 Waverider Inlet,OICWI)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对该型乘波前体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针对该型一体化乘波前体进气道完成了风洞试验研究。理论设计结果和设计状态无粘模拟结果一致,设计状态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前体进气道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较好出口流场均匀度及较高的流量捕获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型一体化前体进气道在马赫数5~7条件下顺利启动,流场波系及压力分布同数值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27.
在有人参与的控制过程研究中,确定人操作者的模糊控制模型的参数是非常困难而复杂的一步,也是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对人一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已知的人的模糊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参数辨识方法,并进行了参数辨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辨识方法简单方便、且十分有效而实用。它不仅可以为人的模糊控制模型的研究提供基本数据,而且为参数辨识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8.
复合材料三维编过近几年的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论述运用计算机进行一维四步法纺织工艺辅助设计,主要包括纺织技术纱运动分析,织物结构模型和工艺计算三部分,文章分别从设计原理,设计思想,程序流程三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29.
星地结合是提高空间技术效益的必由之路戚发轫,杨照德,朱毅麟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combinationofsatelliteswithgroundapplicationsystemsinordertoincrea...  相似文献   
230.
通用可调整夹具是一种应用于一组工件加工的新型夹具。该类夹具以成本低、投产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显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 通用可调整夹具依据工件之相似原则实现工件成组,以此指导通用可调整夹具的结构设计。 这种夹具由通用部分和可调部分组成。对业已定型的可调整夹具,其基础件部分是不变的,而其可调部分,则是针对成组工件中每一个工件的具体形状专门设计。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新产品试制和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特点,在主要机械加工车间,选择了三组工件进行通用可调整夹具的研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