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7篇 |
航天技术 | 27篇 |
综合类 | 29篇 |
航天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研究ADN基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搭建了一套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TDLAS)实验测量系统。实验采用直接吸收光谱法对ADN基发动机燃烧室内CO组分摩尔分数进行测量,获得了喷注压力分别为1.1MPa,0.9MPa,0.7MPa,0.5MPa时,发动机燃烧室内CO组分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发动机喷注压力由1.1MPa下降到0.5MPa时,燃烧室内CO平均摩尔分数由2%上升到4.7%,这表明发动机喷注压力的变化影响燃烧室内ADN基推进剂化学反应进程,当喷注压力下降时燃烧室内CO摩尔分数升高,ADN基推进剂燃烧不充分。 相似文献
132.
本文通过对某单室双推力发动机推力测试技术的探讨,提出了解决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测试技术的改进方法。它对其它发动机也是通用的。 相似文献
133.
展向截断曲面乘波压缩进气道气动布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描述了所设计的展向截断曲面乘波压缩进气道.其特点是采用曲面乘波压缩前体,前体进气道压缩面基准流场由等熵压缩波轴对称流场组成,三维乘波面采用密切曲锥方法由前缘线各点流线跟踪拟合构成流面.乘波面根据飞行器和发动机的宽度要求进行了截断.数值计算和风洞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几何收缩比的四波系压缩进气道相比,在马赫数为4.5时,曲面乘波压缩进气道流量系数提高12%,总压恢复系数提高39%;在马赫数为6时,曲面乘波压缩进气道流量系数提高4%,总压恢复系数提高50%.超然冲压发动机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4.
为了更好解决航空发动机进气道的设计和匹配问题,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2元超声速混压式进气道的优化设计.以流场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了该进气道在不同来流马赫数、背压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和流场特性,并得出该不可调2元超声速混压武进气道在不同来流马赫数下对流量系数φ的特性曲线图,将其特性数据导入某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总体计算程序中,完成了进-发匹配分析,同时给出了进-发匹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可调2元超声速混压式进气道在设计点具有较好的匹配性能,但具有良好匹配特性的工作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35.
在探索宇宙空间方面,中华民族一刻也没有停止挺进太空的脚步。至今这些奋斗终于结出了硕果。无人驾驶飞船已经升空。21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中国载人航天不是梦。 其实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早在50年代末,我国科技工作者就已悄悄地上路,开始载人航天的科技研究。 生物空间试验, 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序幕 早在60年代初,我国成功发射探空火箭后,为了发展宇宙生物学 相似文献
136.
叙述了长工作时间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性能试验架的结构、特点和安装、调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类试验架结构安全可靠,性能满足标准规定,使用效果良好,解决了长工作时间发动机高精度推力测试技术的难题,可作为改进试验技术水平、提高试验可靠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7.
为了研究内转式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以及下壁面泄流对自起动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数值计算和风洞实验,数值计算采用准定常的方法,风洞实验通过阴影录像以及下壁面丝线显示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进气道的起动状态。结果表明Ma5、攻角0°时进气道不能自起动,下壁面存在大范围的三维流动分离,流动损失严重。为了提高进气道的自起动能力,在下壁面距前缘400mm位置开孔泄流,开孔区域约100mm×40mm,开孔率0.2,实验模型孔径3mm;研究表明,泄流后进气道顺利自起动,总压恢复系数提高了0.25,泄流量损失仅为捕获流量的1%。进一步数值研究表明,泄流构型在攻角0°时的自起动马赫数在4.3~4.4,泄流极大地拓宽了进气道的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38.
139.
为了研究微纳米尺度下单晶锗的力学特性,采用纳米压痕仪对单晶锗(100)(110)和(111)晶面进行了纳米压痕实验,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材料表面进行了观测。根据单晶锗各晶面的位移-载荷曲线,对单晶锗各晶面的弹性回复率、硬度、弹性模量与压入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晶锗在加载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脆性变形三个阶段。当压入深度超过500 nm时,加载曲线上有突进点产生;当压入深度超过100 nm时,卸载曲线上有突退点产生。单晶锗的残余压痕形貌表现为凸起状,表明单晶锗具有较低的加工硬化趋势。当压入深度达到100 nm时,单晶锗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且单晶锗(111)晶面具有最低硬度和弹性模量值。表明相对于其他两个晶面,单晶锗(111)晶面具有更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40.
介绍了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对航空发动机的旋流燃烧室模型在贫燃状态下工作特性的研究。通过对OH与CH2O双组分进行同步PLIF测量,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燃烧室反应区以及预热区的瞬态结构信息。应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对OH PLIF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旋流火焰的主要脉动模态,并通过扩展本征正交分解(EPOD)方法计算出了相应POD模态的CH2O荧光信号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燃烧室热功率的增大,火焰的整体结构、脉动模式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火焰高度增加的同时,轴向不稳定性逐渐增强,涡核旋进(PVC)的脉动特征相对减弱。在较大的热功率下,在燃烧室的外回流区(ERZ)出现未燃烧的燃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