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163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51.
燃气非平衡流再生冷却流动传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康玉东  孙冰 《推进技术》2011,32(1):119-124
为准确预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再生冷却换热状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燃气、推力室壁和超临界气氢进行三维流动和换热耦合计算。采用6组分9步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燃气的非平衡化学反应,采用DO模型计算燃气辐射换热,考虑超临界气氢物性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获得了室壁温度场、燃气及冷却剂流场。结果表明,Redlich-Kwong方程、Peng-Robinson方程、Lucas法、TRAPP法能分别准确计算超临界氢的密度、定压比热容、粘度、导热系数,采用燃气非平衡流计算所得流场值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52.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冷却通道温度分层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了研究冷却剂温度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流动和换热的影响, 应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冷却剂为气氢, 考虑其物性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所得结果表明:冷却剂在非流动方向会出现温度分层现象, 随着冷却剂的不断受热, 温度分层现象越明显, 由于喉部二次流加强了冷却剂间的混合, 在喉部区域温度分层被减弱, 温度分层对冷却剂温升及压降影响较小, 严重影响气壁温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253.
遥感卫星在轨故障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遥感卫星1988年—2014年的在轨故障数据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控制、载荷、测控和数传是遥感卫星在轨故障发生比例最高的4个分系统;故障主要发生于在轨第1年;环境、设计和器件类故障为主要的在轨故障类型;大多数故障可以通过在轨自主诊断、地面操作等方式及时予以解决, 对遥感卫星完成任务的固有能力影响较小;各分系统的在轨故障特点各不相同。文章最后针对故障原因, 提出了增加遥感卫星的地面试验与测试、加强抗辐射加固设计和开展基于在轨故障规律的分系统技术状态控制等对策, 以降低卫星的在轨故障率, 保证卫星在轨可靠、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54.
设备精度、环境温度、零件材料内部应力、测量方法等影响L型精密托架孔距尺寸的加工精度,通过采取控制措施和误差补偿,有效控制了加工误差,使3个定位孔3×φ7.5H7的孔距尺寸合格率由原来的0提高到80%以上,实现了精密零件加工的突破,满足了型号科研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5.
单个轨道圈次内星上能量和侧摆次数有限,在卫星观测调度时考虑任务聚类可以提高观测效率。分析了满足用户分辨率需求下多任务聚类的约束条件,并对聚类任务的时间窗口和侧摆角度进行了合理优化。提出了先聚类后调度再修复的分阶段求解策略:首先用团划分聚类算法和启发式插入聚类算法把多星多轨道圈次观测调度问题转化为单星单轨道圈次观测调度问题,然后采用基于时间序无圈有向图的多准则优化卫星调度方法求解单星单轨道圈次调度问题,最后提出一种修复策略进一步优化调度结果。案例仿真表明,提出的方法可行,能够提高卫星的观测效率。  相似文献   
256.
发展了一种用时间推进方法求解叶轮机械内部不可压流动的计算程序。在这个程序中, 使用分布体力方法简化湍流粘性的求解过程, 根据Baldw in-Loam x 两层代数湍流模型确定粘性应力的大小。程序中还使用局部时间步长和多重网格数值技术加速收敛。火箭燃料主泵前诱导轮内部流场的实例计算表明, 采用这一计算程序能够正确预测叶轮机械内部不可压流场。  相似文献   
257.
主要研究了美军的天基雷达(SBR)计划。首先介绍了SBR的产生背景、主要功能、系统方案、管理机构,接下来阐述了SBR计划的发展情况与影响因素,最后从功能设计、结构方案等角度,分析了SBR在导弹防御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58.
伍义生 《航空学报》1994,15(3):340-343
 建立了一种用裂纹张开位移引伸计对2024T3铝板试件的疲劳裂纹张开应力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比较了斜率法、切线相交法和切点法所得结果的差别及测点位置的影响。并给出了超载作用下的疲劳裂纹张开应力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59.
电子仪器是泛指一切利用电子学原理测量的仪表、仪器、装置、系统和辅助设备。其中常用的有万用表、晶体管电压表、电子示波器、数字频率计、信号发生器和稳压电源等。电子仪器是由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块等各种电子元器件连接装配而成,特点是电路复杂,结构紧凑,定量准确度要求高,但受温度、湿度、电磁场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对电子仪器的维护以及正确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从我们修理的仪器中常能见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仪器因长期不用或保养不善,使仪器发生漏电、击穿、甚至腐蚀断线等。还有的是因为使用不当,造成人为故障。比如,在修理中,发现大部分万用表都是因为测量时档位选择不对,造成测量事故。所以,认真做好电子仪器的日常维护及学会正确使用对延长仪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减少仪器故障,保证安全生产和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我们修理中发现的问题分别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60.
飞机全电刹车机电作动系统上电自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里康  马瑞卿 《航空学报》2016,37(12):3832-3842
提出了一种飞机全电刹车机电作动(EMA)系统的上电自检测(POST)方法,以保证系统在运行前处于安全工作区域。通过检测,可及时准确地定位和更换故障部件,提高飞机出勤率。在系统运行之前,尽可能在有限的检测次数内全面准确地检测敏感元件,定位故障部件,避免造成刹车系统的二次伤害。针对逆变器和电机三相绕组组成的驱动回路,利用母线电容放电产生电流,完成检测。检测过程利用电容电压而非电源为逆变器供电,可防止过高的短路电流对电源的冲击,且电容上存储的能量有限,可有效避免短路故障对系统的二次伤害。检测方法在原有电路的基础上并未增加传感器和检测电路,但实现了逆变器功率管以及电机绕组,短路和开路故障的全面检测,且可定位出故障部件和故障原因。该机电作动系统上电自检测方法能够保证在一秒内完成系统全面自检测,经过1 000次正常及带故障试验,故障的误报率和漏报率保持在1‰以下。在现场试验中,系统可抵御飞机复杂的电磁环境(EME),工作性能稳定。通过软件设置不同故障阈值,可方便移植到其他机电作动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