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71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月赢蒸甘尾四晨阿侣禅︵匕﹀的南1国碱层S只举或 J潭杖姗寨黛翻l岭︵哪﹀ 收粼的.匀褪嘱价收粼卜.卜绷喂巾墩 收漱片的憧嗜卜伙袱恢卜单堪巾冲池划但靶日日00的N八的︶ 喇戴寨聋翻十摸长只搜豁嘱︵囚)戮泪名绷帐霜划八州)食紧感致眨 致簇卿翠居黑慈理卜溯珍卜居桨纲拿鹅锌牵吸居华致延翅马寡珊卿日兼黑塑叩最 ,米桨鹭,.续索甚导端地 吸卜节卜卜担郸居喇吹砂礴。一。·。1…一!::…簇一…、…勺:_土二一上二二匕_二_扯006还理娜黔00,\OON续00的簇OLo叉长0助哪T长O。工杖·冬仲翻?。一卜。.二淤一︸︸︻。。.。一卜。.二淤一︸一︸· 一一…  相似文献   
102.
脑力负荷对前注意加工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与飞行任务相关的脑力负荷对听觉前注意加工的影响,采用14名被试者在不同脑力负荷下开展飞行模拟实验,并记录失匹配负波(MMN, Mismatch Negativity)作为听觉前注意加工的评价指标.被试者需要在飞行模拟器上完成包括起飞、巡航、降落在内的完整飞行过程,同时对平视显示器所呈现的目标信息状态进行监视,并对异常信息进行响应.实验通过设定目标信息的数量及刷新频率来控制被试者的脑力负荷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脑力负荷对额中央区MMN影响显著,可为复杂飞行任务的脑力负荷评价提供一定的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正> 1987年8月5日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是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是用“长征2号”火箭,在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按计划在轨道上运行了五天,开展了科学探测,并首次进行了微重力下的技术试验。8月10日下午2时半、卫星再入舱按预定的时间准确地降落在预定的区域。这样,我国已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九颗人造卫星、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了准确描述和预测固体发动机界面的粘接性能,为固体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用户子程序(UEL)对基于势函数的PPR内聚力单元进行了二次开发,设计了固体发动机推进剂/绝热层界面Ⅰ型脱粘试验方案,并基于试验的反演分析获得PPR内聚力模型对应的特征参数,对不同加载速率下粘接界面的断裂与损伤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PPR内聚力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界面脱粘过程,且粘接界面的力学行为具有显著的率相关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粘接界面的内聚能和内聚强度均增大,法向初始刚度和损伤起始位移均减小。此外,I型界面脱粘试验过程中加载力随位移的变化可分为强化阶段和损伤演化阶段,粘接界面的速率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损伤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6.
基于非线性渐进损伤模型的复合材料波纹梁耐撞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提出了一种包括层内和层间失效的非线性渐进损伤模型来预测复合材料波纹梁在轴向冲击下的失效行为。其中,层内损伤采用最大应力准则,并结合指数型损伤演化法则和刚度折减方法预测失效后的材料参数。层间损伤模型则采用了二次名义应力准则、基于混合模式能量的指数型损伤演化法则和黏性刚度折减方法建立。基于该模型,对典型的波纹梁结构参数和触发等对耐撞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复合材料波纹梁在冲击过程中出现的分层、纤维和基体破坏等失效模式。波纹梁在破坏过程中吸收的能量、比吸能和载荷峰值随层数不断递增,降低高度和减小触发结构的截面面积均会降低载荷峰值。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 YMT-S型三轴飞行模拟转台为例,对带惯性负载的阀控马达随动系统的非线性进行了模拟计算机仿真。时间比例尺取 m=100。仿真的液压元件为:3 F 电液伺服阀和 YCM-27径向柱塞式液压伺服马达。通过模拟计算机仿真,观察了伺服阀的死区、磁滞与摩擦造成的滞环,流量与压力间的平方根律造成的非线性增益,阻尼非线性:伺服马达的库仑摩擦;转台刚度以及传动间隙对系统的影响。该系统结构如示意图1:本文第一部分为结构图及模拟计算机图的建立;第二部分为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叙述了10mV 超导约瑟夫逊电压标准的系统、性能和实验结果.其稳定性和复现性已由大量数据证实。系统的随机误差为1×10~(-8),总误差为2.40×10~(-8)。该系统于去年10月和11月份与国家伏特副基准进行了二次比对,测定了国家伏特副基准的电压单位比国际计量局的电压单位约小0.3~0.4μV。该系统已于1988年2月9日在京通过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109.
叙述了国家临时电压自然基准量值保存和量传方法研究。该基准复现电压单位的不确定度为0.024×10 ̄(-6),传递到传递标准的不确定度小于0.1×10 ̄(-6).  相似文献   
110.
周庚如  胡毅飞 《宇航计测技术》1995,15(5):48-56,F002
叙述了引进的1V/10V超导Josephson阵列电压标准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性能特征。在进行了大量测量、比对实验的基础上,对系统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实时分析进行了比较,且得到验证。为了进一步减小复现1V电压单位的不确定度,提高1V量传的自动化程度,我们研制了高稳定性电压传递标准和低热电势程控开关,编制了相应的运行软件,对本系统作了必要改进。改进后,不仅实现了阵列标准对标准电池电动势的自动化测量,而且使复现1V电压单位的不确定度小于1x10 ̄(-8),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小于6x10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