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81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指挥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建设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过程、长远目标和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以期对我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2.
A.  Damini  M.  McDonald  G.  E.  Haslam  任万霞 《空载雷达》2005,(4):7-15,30
加拿大渥太华的防务研究和发展部门已完成了一种新型多模X波段宽带试验机载雷达(XWEAR)第一阶段的研制工作,这是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地面动目标显示(GMTI)雷达和海上监视雷达的支持研究,特别集中在对小型目标的探测和远距离的面上目标监视。特别关注的领域有:静止和运动目标的SAR成像技术、海上和陆地动目标的时间一频率分析、用于GMTI的空时自适应处理、对海面电磁后向散射特性的研究、自动目标识别和特征提取的特征产生、以及宽带系统对付电子干扰的抗干扰性分析。第一阶段是以SAR和海上监视模式的飞行试验结束的。第二阶段将进行大范围监视GMTI(WASGMTI)和综合SAR-GMTI模式的飞行试验。简述了试验雷达并介绍了它的数据采集能力。区别特征包括X波段的运行、SAR和海上监视的单通道运行以及WAS-GMTI和综合SAR-GMTI的双通道运行。该新型雷达将现有的数字扫描转换器的用途扩大为控制器,已有的商用元件有:发射机、A/D转换器和计算机电路板。定时电路、波形产生器、单通道和双通道的接收机可以按用户需要定制。  相似文献   
113.
利用螺旋波电离加速并获得轴向速度约为5~10 km/s的等离子体束流,再经过电荷交换产生等速的定向高速气流。采用多束并联的工作方式模拟高速中性气流环境,实现对约0.5~3 m2的整个高超声速飞行器横截面积的覆盖,每一束气流的横截面积约为0.031 4 m2,其密度在1015~1021 m-3范围可调。基于多束并联工作原理的模拟器称之为全尺寸全空域等效模拟器,能够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力学、气动加热等的地面研究,所获得的测量数据更加符合实际飞行状态,也可以解决缩比模型实验的相似性原理差异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4.
针对定时截尾可靠性试验中遇到无失效数据的情形,特别是在高可靠性、小样本问题中更容易产生无失效数据的情形,系统分析了产品可靠性参数的估计,以及各种方法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5.
针对无人直升机垂直自动起飞控制技术研究背景,为描述整个起飞过程的机理,对直升机起飞阶段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从飞行器的力和力矩角度对直升机进行建模,该模型包括地面阶段数学模型和离地阶段数学模型。地面阶段数学模型除气动力外还包括地面对无人直升机的反作用力;离地阶段数学模型将考虑近地约束和地面效应对无人直升机起飞过程的影响。以某型无人直升机为例进行了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按该非线性模型能反映无人直升机起飞状态并为无人直升机的自动起飞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信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6.
基于DRNN网络的航空发动机多变量解耦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对角递归神经网络(DRNN)及带动量项的梯度学习方法(GDM),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的性能控制,研究了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的多变量自学习解耦控制算法及其在航空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阐明了该方法的结构和原理.并在设计点处进行了发动机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设计.在偏离设计点时,大量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解耦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7.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始建于日伪时期,70年代进行了飞行区扩建,经过30年的使用至今。近年来,随着天津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航空业务量增长较快,大型飞机运行频繁,造成道面逐渐损坏,严重危及飞行安全。为彻底根除道面危害,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8.
气动压力对柔性热防护结构隔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等效导热热阻"这一参数来反映柔性热防护结构的隔热性能,用石英灯辐射加热和机械加压的方式来模拟柔性热防护结构服役过程中的的气动热/压环境,根据所做热试验的结果数据研究了在一定温度下,气动压力对柔性热防护结构等效导热热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气动压力的增大,柔性热防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呈非线性下降趋势,因此在对柔性热防护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其服役过程中表面气动压力对其隔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推进系统综合性能寻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新宇  杨育武  樊思齐 《推进技术》2010,31(1):61-64,81
研究了包括进气道和发动机在内的推进系统综合控制。采用了序列线性规划方法进行系统寻优,利用推进系统矩阵进行多次线性规划来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利用当前的实际机载计算机完成了硬件在回路仿真试验,仿真表明研究的性能寻优控制方法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推进系统整体性能,控制软件完全满足实时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20.
快速离子氮化渗氮层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渗氮件的性能与渗氮层的化合物相组成和扩散层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渗氮温度和氮势对渗氮层形成与分解的影响规律,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循环氮势快速离子氮化渗氮层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快速渗氮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离子渗氮工艺相比,通过周期地控制渗氮温度和氮势变化,快速离子渗氮不仅能显著地提高渗氮速度和增加材料的渗氮层深,而且使合金氮化物种类明显增多,扩散层中的沉淀硬化物也更细小弥散,有利于改善渗氮层质量和提高渗氮工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