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278篇
航天技术   73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1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71.
应用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对某二级减速器传动齿轮轴进行强度分析,得到齿轮轴上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变形,为齿轮轴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72.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检漏技术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前,必须进行完整性试验。完整性试验包括对推进剂和其它液体系统的泄漏检测。建立一个能实现推进剂泄漏故障自动检测的系统是很必要的。本文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泄漏故障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已用或可能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检漏的技术进行分类和详细评述,指出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检漏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组合,工作原理,对火力控制系统进行了解算,并以某型飞机为例,对其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及仿真。  相似文献   
74.
SG3524是一个通用型PWM控制芯片,用电机控制与开关电源等.一般的SG3524的设计与应用是把芯片内部的误差比较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主电路的反馈信号,或者是把误差比较放大器接成电压跟随器的形式.此设计中,把芯片内部的误差比较放大器接成差动放大器的形式,使调节范围展宽,以适应特殊的需要.  相似文献   
75.
76.
"X"布局高超声速倒置进气道激波与附面层干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标准k-ω SST湍流模型数值计算方法,针对二元高超声速倒置进气道激波与附面层严重的干扰现象,采用分流楔抑制激波与附面层干扰方法,对有无分流楔的进气道性能及流动机理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流楔的流动控制方法,有效抑制了激波/附面层产生的分离包对进气道内流动的干扰;提高倒置进气道的气动性能,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捕获系数均有提高,计算模型的壁面总阻力系数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分流楔尾迹中强剪切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的强度;在分流楔后缘存在稳定的横向涡,由气流进入尾迹驻涡是来自附面层外的总压较高的高能流体,提高了附面层的抗逆压能力;由尾迹驻涡的存在使得分离涡没有向弹体周向扩散,减小了阻力。该方法实现了对高超声速倒置进气道激波/附面层干扰的抑制,揭示了其抑制的机理。  相似文献   
77.
·半吨左右的轻型直升机经济效益高笔者从1993年11月初在株洲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直升机年会上获悉:民航飞行学院-分院院长魏正清曾到河南安阳航空运动学校考察,发现该校使用R-22轻型  相似文献   
78.
79.
分析了应用Matlab集成涡扇发动机气动热力模型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与实际试车数据比较和闭环回路仿真,验证了在Simulink中构建的模型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0.
刘强  于达仁  王仲奇 《航空学报》2004,25(6):588-592
对一个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了滑动模态观测器来估计攻角和航迹倾角。通过实时的求解一个极点配置问题,使观测器的切换增益能够根据观测器状态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保证了观测误差的动态特性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一致性,给出了单输出和多输出非线性系统的滑模观测器设计过程。设计和仿真算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