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302篇
航天技术   83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1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盲孔:螺孔最小深度“G”等于沉头座或平底扩孔的最大深度加全螺纹最小长度“E”。钻孔深度“H”等于螺孔最小深度“G”加退刀段“F”。  相似文献   
362.
传递矩阵法在计算运载器模态特性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给有该法应用于实际复杂结构实例;实例表明结果的精度与有限元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63.
1.材料:不锈钢,见D.T.D.734.2.钢丝型成按R.S.620.3.镀镉的统一粗牙螺纹钢丝螺套见A.S.8456.4.完整的零件是A.S.6734加编号.  相似文献   
364.
盲孔: 螺孔最小深度“G”等于沉头座或平底扩孔的最大深度加全螺纹最小长度“E”。 钻孔深度“H”等于最小螺孔深度“G”加退刀段“F”。 通孔: 通孔的最小深度等于按照盲孔计算的螺孔最小深度。 装配:  相似文献   
365.
1.材料:不锈钢,见D.T.D.734(最新版)。2.钢丝型面按R.S.621。3。镀镉按D.T.D.904,最小厚度0.0002时。4.无镀层的统一细牙螺纹钢丝螺套见A.S.6733。  相似文献   
366.
向心涡轮内部流动复杂,功率密度大且结构限制严,因此,向心涡轮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气动、强度、结构等多学科间的耦合问题。采用多学科优化策略是提升向心涡轮气动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的一种可行途径。基于向心涡轮结构特点,发展了通用的向心涡轮三维参数化造型方法。耦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和向心涡轮三维参数化方法,建立了向心涡轮多目标多学科优化设计体系。以频率为约束,以提高总静效率、降低叶根最大应力为优化目标,开展了向心涡轮的多学科优化设计。优化后,在避开所有危险共振频率的前提下,就单一性能指标而言,涡轮级的总静效率最高可提高1.35%,叶根最大当量应力最高可降低12.54%。进一步,对设计空间开展了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对性能指标影响显著的设计变量,阐明了关键设计变量对性能指标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367.
胡恒章  于镭 《宇航学报》1997,18(1):105-110
学习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周期性干扰,但是对初始条件的一致性有要求,这一条件在连续回转运动中难以满足,故本文提出一种学习补偿方案,即在非连续运动时积累干扰的信息,然后在连续运行时用该信息对干扰进行补偿。本文证明了学习控制作用对干扰的收敛性,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68.
刘中生  于民 《宇航学报》1995,16(2):26-32
测量点和激振点在被识别结构上的布局对于目标模态的准确识别具有很大影响。本文针对目标模态分别是孤立模态和重频模态,讨论了激振点和测量点的布局准则,给出了模态可识别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69.
星箭力学环境分析与试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半个世纪以来,宇航科技工作者对卫星发射力学环境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带动了相关基础理论、预示方法、分析工具、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的不断发展。随着航天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对航天器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星箭力学环境分析与试验技术研究的迫切性日益凸出。本文重点针对星箭力学环境分析与试验技术所涉及的航天器力学环境预示、航天器力学环境试验和星箭力学环境匹配优化等三方面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评述;指出了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内在联系:预示分析决定着试验的方法和条件,力学试验又反过来验证预示分析的准确性,力学环境预示分析和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星箭力学环境匹配优化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最后,根据航天工程的需要,提出了今后在星箭力学环境分析与试验技术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70.
星载天线双轴定位机构指向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京  马兴瑞  于登云 《宇航学报》2007,28(3):545-550
以星载天线双轴定位机构为对象,分析了其指向精度的影响因素,从传动误差、测量误差、安装误差以及热变形误差等方面,研究了各项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指向精度的分析模型,并以某一天线双轴定位机构为例进行指向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