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45篇
航空   410篇
航天技术   123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2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在最困难的情况下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正态振型或传递函数),法国国家航空研究院(ONERA)根据自己的需要研制了一个大型的振动试验设备,而且试验方法较之以前也有进一步发展。虽然这些方法基于线性假设,但是法国国家航空研究院研究部可以提供把这些方法推广到常常不完全是线性的实际结构(出现于摩擦或刚度非线性)上去的经验。叙词(NASA标准词头):结构分析—结构动力分析—结构振动—振型(驻波)—强迫振动—振动试验—共振试验—干摩擦—静摩擦—轻型飞机—滑翔机。  相似文献   
122.
123.
应中国科协邀请,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美国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应用力学部陈介中博士于1981年10月26日来京讲学,历时两周。陈先生就航天器的结构动力学问题举行了讲座五次,技术座谈五次和专题技术座谈四次。并就星际航行作了一次科普报告,整个讲座和技术座谈由七○二所副所长陈奇妙主持。七机部、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20人参加。与会同志一致反映陈先生的报告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深入浅  相似文献   
124.
防护林防沙效应风洞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5.
前言 NASA经验表明需要统一宙宇飞行器的设计准则,因此,在下面几个技术领域中提出了设计准则: 环境结构制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6.
针对天体表面探测遥操作模拟验证需求和特点,设计实现了综合天体表面地形模拟、模拟星球车、地形扫描测量与遥操作处理评估等功能的天体表面探测遥操作模拟验证系统.以人工砂搭建可变形表面模拟环境,研制了具有感知、移动及规划结果响应功能的模拟星球车,提出了基于激光扫描的地形测量与星球车位姿测量方法,建立了基于模拟场景和星球车的天体...  相似文献   
127.
电磁帆是一类利用太阳风驱动的无工质或少工质新型推进技术,在需要推力器长时间工作的深空探测任务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电磁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其次分别介绍了电帆、纯磁帆和磁等离子体帆三类推进方式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各自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出了相关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等离子体磁罩技术。最后对电磁帆推进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为国内开展此方面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8.
无电极高密度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已成为未来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和货运、太阳能电站以及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等空间任务中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推进技术之一。在梳理不同无电极等离子体电磁加速机制基础上,开展大功率无电极高密度等离子体电磁推进技术性能对比,给出新概念无电极场反构型电磁推进技术向未来超大功率拓展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同步分析了该技术亟需解决的关键基础问题,旨在为中国新概念场反构型电磁推进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9.
130.
针对现有的理论解方法尚不适用于复杂构型飞行器气动力求解的问题,从稀薄气体分子的动力学模型出发,制作等效平面以分析各部分来流的宏观特性,并将入射流和反射流作用分开进行考虑,从而计算出几种典型情况下的气动阻力值。后续验证表明,在分子-壁面间多次碰撞不显著时,此方法能够获得较准确的气动力结果。所提出的气动力计算方法对低轨道飞行器的气动力计算及气动构型优化等工作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