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258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分析航天器薄壁筒体法兰焊接特点的基础上,对ansy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同时基于最小变形的观点,采用间接耦合场的方法,对所建的焊接模型进行有限元热弹塑性分析;在有限元仿真设计过程中合理地处理了单元离散、有间隙板壳单元的连接、模型简化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有限元方法先进行定性分析后定量验证,从而实现仿真设计焊接工装的一般方法,此套工装设计已通过项目组专家论证,上海航天精密仪器研究所已投入制造。  相似文献   
122.
根据未来固体火箭型号试验越来越多,首区无线电设备受火箭尾焰干扰的情况以及测控体制的发展要求,探讨了利用信标模式[1]进行高精度测量时所面临的工程问题,包括信标模式下测量值的误差项分析,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舱外航天服手动温度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已有的航天服自动温控方案。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以氧气的消耗量、全身出汗量、心率、液冷服的出口水温及出入口的水温差等5个参数作为输入,以液冷服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为输出,建立了舱外航天服的自动温控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讨论了反向传播算法及网络构造。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为解决舱外航天服自动温度控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4.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脆性、低断裂韧性等特点,精密加工难度大,一直限制着其应用.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切向超声辅助镜面磨削的精密加工方法,研究了超声振幅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影响,以及有/无超声作用下砂轮的磨损状况等基础加工特性.结果表明,切向超声辅助磨削可以实现氧化锆陶瓷镜面加工,在振幅Ap–p=4.66μm时...  相似文献   
125.
126.
Lockheed Martin公司的F-35联合攻击机研制小组成功启动了该机的光电分配孔径系统(EO DAS)早期风险缩减飞行试验计划的第一阶段。飞行是在马里兰州Patuxent River附近进行的。由Northrop Grumman公司电子系统部牵头的小组研制的下一代EO DAS可为F-35提供导弹告警,导航以及红外搜索跟踪(IRST)用的前视红外(FLIR)传感器。  相似文献   
127.
在分析国内外已有微型涡扇发动机方案可行性及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紧凑型复合压缩系统微型涡扇发动机方案,可在保证结构简化与紧凑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发动机耗油率。该方案风扇转子与斜流压气机转子构成串列叶片结构,通过对串列叶片独立作用机制和耦合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合理设计串列叶片转子(全串列或半串列形式)能显著提高内涵压缩性能。通过对该方案的总体性能建模及参数分析,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的设计参数及性能参数,该实例中,耗油率比相同性能水平微型涡喷发动机约降低24.4%。对复合压缩系统转子进行了初步设计并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得出转子系统内涵在设计流量下压比5.2,效率91%,外涵在设计流量下压比1.6,效率84%。结合对内外涵流场的分析,表明内外涵均可在较高效率下完成增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8.
B/L湍流模型在强压力梯度流场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对在湍流计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Baldwin/Lomax(B/L)代数湍流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B/L模型考虑了压力梯度及物面引射速度对内层VanDriest衰减因子的影响。与此同时,文中还用修正的B/L湍流模型对亚声平板附面层流动、拉伐尔喷管内的正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流动进行了计算。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修正后的B/L模型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具有强压力梯度的激波/附面层干扰区内流动压力分布,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报激波/附面层干扰引起的流动分离,从而为B/L模型的工程应用开拓了领域。  相似文献   
129.
主要研究了INS/SAR组合对运动目标的定位算法。首先,建立了INS/SAR组合定位系统数学模型;其次,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和alpha-beta滤波方法完成了INS/SAR组合定位算法设计;最后,考虑组合导航系统误差及导引头测量误差,对定位算法进行了数字仿真及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INS/SAR组合定位算法在远距对运动目标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0.
采用一种预旋喷气机匣处理提高离心压气机特定转速范围内的稳定裕度.通过引气加大离心叶轮进口基元级流量降低通道堵塞,并借助回流预旋喷气改变前缘攻角抑制叶背分离是该机匣处理扩稳的主要机理.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机匣处理做了几何参数设计研究,发现轴向搭接位置、搭接长度和开槽角度是影响机匣处理性能的3个主要参数.通过几何参数的合理选取,在尽量提高80%设计转速稳定裕度的同时兼顾100%设计转速的效率.压气机部件性能试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观测到在低转速时,机匣处理可以同时提高稳定裕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