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73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10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本文分析了WINDOWS95的通信体系结构,并将VISUAL VOICE FOR TAPI控件,通过VINDOWS95支持的OL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机制,将它嵌入到由VISUAL BASIC开发的应用程序中,从而实现了学生成绩随机后台查询。  相似文献   
72.
本文扼要介绍了制导精度分析的方法及其有关问题和工具误差模型系数分离的意义。为保证制导精度指标,进行制导误差分析和提高制导精度,探讨在我国国情下实现误差系数分离的途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3.
采用热压工艺成功的合成了碳纤维/钡长石(C  相似文献   
74.
航天器的工作离不开大功率信号的传输,而微放电效应是严重影响星载微波部件性能和安全的瓶颈问题之一,消除微放电效应可称得上是大功率设计的必经之路,因此大功率微波部件在随卫星发射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微放电测试验证。欧洲空间标准化组织在2003年的系列标准中首次添加了微放电检测部分,建立起微放电分析和检测的大纲雏形,经过数年的技术发展,微放电手册版本更新修订,不断完善分析检测方法,相关影响因素、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以欧洲最新微放电手册为例,介绍了微放电相关技术的进展,列举了常用的微放电设计分析方法,微放电检测方法和测试流程,同时介绍了二次电子的检测部分,可为微放电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5.
自美国20世纪70年代通过阿波罗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过月球表面。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活动的再次兴起,美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载人登月计划,即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这项由NASA主导、多方参与的登月计划,目标不仅是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还要在月球建立长期运营基地,并为后续的载人探火行动奠定基础。文章对这一计划所涉及的战略部署及任务要素进行了概述,涵盖登月着陆点选择、运载火箭与飞船、着陆器与有效载荷、“门户”绕月空间站以及商业航天的参与。最后讨论了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对我国未来探月工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76.
为减轻飞船返回舱结构重量、使结构形式更为合理,对返回舱主要部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在不降低结构可靠性、满足与其他设备接口匹配性等4项优化原则的基础上,合理选取优化对象,确定了优化目的和约束条件,并以前端框、滚动发动机舱和贮箱隔舱3个主要部件为例分别进行阐述。通过优化设计,3个主要部件的结构重量减轻了0.25~10kg,...  相似文献   
77.
用于空间在轨运行的氢氧内燃机是低温末级火箭流体集成系统(IVF)中的关键组件。分析了国内外空间在轨氢氧内燃机的发展现状,通过Chemkin燃烧软件仿真分析获得了氢氧内燃机设计关键参数。开展了氢氧内燃机地面点火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内燃机具有较好的点火启动性能,通过降低混合比和压缩比能够将氢氧内燃机缸内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氢氧内燃机在稳定的转速下工作,所消耗的氢气、氧气质量流量小于低温贮箱的平均蒸发量。  相似文献   
78.
采用液-质联用仪(L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不同批次N-丁基硝氧乙基硝胺(Bu-NENA)进行了组分分析。通过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Bu-NENA酸值及纯度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了Bu-NENA内杂质产生的机理。同时,开展了不同中定剂对Bu-NENA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影响研究。分析结果表明,Bu-NENA中主要杂质成分为丁基羟乙基硝胺和丁基乙酸乙基硝胺;丁基乙酸乙基硝胺为Bu-NENA合成时会产生的副产物;Bu-NENA遇水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杂质丁基羟乙基硝胺,同时其酸值增加,纯度下降,影响其使用性能。为了确保Bu-NENA使用性能,需要控制合成过程,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同时,严格控制使用、贮存等环境中的水分。因此,同时使用中定剂MENA、MNA,可以有效抑制Bu-NENA的老化分解。文中筛选出了合适的中定剂,为Bu-NENA的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更好地进行优化设计,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介绍用GM600型FID气相色谱仪检测空分装置中碳氢化合物,特别是乙炔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