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321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通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研究了调节喷入轴承腔内的混合油流量对腔内压力、气液两相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油气比的变化对轴承润滑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油流量增大时,油气比增大,但轴承腔内压力分布规律基本不变,滚珠和保持架上受力不均效果增加;气液两相在轴承腔上游分布不均匀,滚珠位置对分布有影响;滚珠和保持架上油膜厚度分布不均,混合油流量的增加并不代表润滑效果的提升;混合油的冷却作用大于空气,油气比增大时可以增强轴承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442.
在国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测控技术与设备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换代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提升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测控技术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刊以"航空测控技术与设备应用"为主题展开调查,力求通过我们的调查为测控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及用户提供一些借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测控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和用户2个角度展开。在测控技术与设备供应商方面,调查主要针对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如北京瑞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华北工控集团、北京康拓工控、凌华科技集团、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友信科技公司、北京汉通达科技有限公司、日本康泰克、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控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用户则以国内主要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为调查对象,包括上飞、西飞、西航、商飞、贵航、成飞、洪都、哈飞、沈阳黎明、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等单位,调查测控设备在这些企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43.
未来工厂     
无人工厂、智能生产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理念的不断涌现为未来工厂制造、装备、生产、管  相似文献   
444.
为实现对海军琶机结构损伤的检测智能化,应用超声检测和虚拟仪器技术,研制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超声检测系统。应用该系统对某型进口直升机尾桨叶和某型运输机的螺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仪器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了航空维修无损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445.
利用数值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原型涡轮叶片、改进型叶片和简化后的内冷却通道的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内部冷却通道结构较原型结构冷却效果提高了约7.8%。这种结构改型不但可以强化整个通道的换热,使叶片平均温度降低,同时还可以改善壁面温度的分布,消除局部过热产生的热应力。   相似文献   
446.
轨道转移推进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轨道转移系统的应用分类(包括上面级类、空天飞机类、卫星类、飞船类和新概念类),对各类型典型飞行器的推进系统进行了综合评述,分别总结了相关的技术方案和应用特点,并针对当前的研究热点,简要论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447.
高能束流加工设备应用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束流加工作为当今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沿,其研究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技术领域有激光加工技术.电子束加工技术、离子束及等离子体加工技术以及高能束流复合加工技术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航空工业对高能束流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国防工业发展需要,本刊以"高能束流加工设备应用"为主题展开调查,力求通过我们的调查为高能束流加工设备供应商和相关用户搭建交流平台,了解该领域设备的应用现状、用户的需求以及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读者了解目前的高能束流加工技术设备应用情况,并为高能束流加工设备供应商的产品研发、销售提供参考,为用户选购设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48.
基于数控单点渐进成形技术的钣金浮雕字成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控单点渐进成形技术对钣金浮雕字进行了成形研究,针对成形过程中出现的零件质量问题,分析了材料因素(材料屈强比、板料厚度)、成形参数因素(每层进给量、贴模间隙)、零件特征因素(成形字体特征的宽度、零件圆角半径)和成形方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实现了高质量钣金浮雕字的成形.  相似文献   
449.
量子算法由于具有量子态的叠加性、相干性和纠缠性使得它可以解决一些经典NP问题,并且它具有许多传统算法所没有的优点.本文利用量子傅里叶变换提出了一个模式特征提取算法,它借助量子并行特性只需进行一次量子傅里叶变换就可以提取模式特征,所以它提取模式特征的速度比传统特征提取算法有了指数级的提高.利用该算法提取出来的特征可以进行模式识别或图像识别.本文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通过简单的模式图验证了该模式特征提取算法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450.
不同流动角对变截面双通道内换热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变截面双通道内肋的角度对通道换热的影响,并且与光滑变截面通道进行了比较。实验模型中,矩形肋对称布置在上下两个表面,肋与来流的角度按两种布置。实验结果表明,带强化肋通道的换热效果比不带肋通道的换热效果增强50%左右;与以往研究结论带有60°平行肋的通道换热效果大于带90°肋的通道的换热效果的结论不同,结果显示,当通道肋高比为0.092时,带有90°平行肋的通道换热效果大于带60°肋的通道的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