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321篇
航天技术   70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具有中心进气外缘加热旋转盘的局部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际的中心进气的气冷涡轮盘结构被简化成中心进气外缘加热的旋转盘模型, 以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转速、冷气流量、盘面与静子的间隙和出气间隙对转盘表面局部换热特性的影响。转盘有效实验直径为360mm, 最大转速为3600r/min.实验结果表明:盘面的局部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呈“U”型分布;冷气流量加大, 盘面的换热系数提高;增加转速, 盘面外缘的换热加强。   相似文献   
252.
该器件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双边带上变频输出下边带信号的工作原理,结构上采用单端反射型;2.获得各阶交调分量与变容管的工作电压及变频器饱和输出功率P_(omax)的修正公式,选择高击穿电压V_B和尽可能大的结电容C_j(V_B);3.采用微波集成电路,用带通和泵频陷波器组合,器件体积小,重量轻;4.中频输入采用聚苯乙烯带线的分布参数匹配电路;5.考虑国内元器件离散性较大,在电路中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小批量生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53.
采用传统的JSP(JavaServer Pages)方法开发软件系统,存在体系结构差、层间耦合度高和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等弊端。在详细介绍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Struts框架和DAO(Data Access Object)、VO(Value Object)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把DAO、VO设计模式与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结合起来,以实现Struts框架的一种新的分层方式。最后,以教学平台中网上选课系统为应用实例,说明了这种新的分层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此方法明显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增加了系统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54.
涡轮叶片尾缘隔板结构的优化可以强化换热,其机理是破坏附面层的形成,并形成脉动效果.本试验通过流道中打入粒子,在激光片光源的照射下使用高速摄像头拍摄涡轮叶片尾缘带隔板的复合通道内的流动形式.主要试验了2种不同结构的隔板(矩形隔板与120°波形隔板)在射流孔全部打开和单个射流孔打开时的流动形式,以及波形隔板在不同条件下对流动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矩形隔板和波形隔板都对射流有所影响;波形隔板射流有其特有的震荡效果,在固定几何条件下,主要与进口雷诺数相关.  相似文献   
255.
矩形通道内气膜出流对内换热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象为矩形通道,包括2个直肋和9个气膜孔,主要研究气膜的出流比、开孔率对通道内换热的影响,温度场的测量采用了热色液晶测温技术.实验发现气膜出流对换热有强化作用,气膜孔对通道平均换热影响也与其在肋间的位置有关,其中肋后孔的影响最大.在不同的雷诺数下,开一个气膜孔时,出流比在6%~8%之间通道壁面内换热效果最好,低雷诺数下增强换热的效果显著;研究孔边的换热规律发现,在孔下游换热明显增强,从孔边到下游5倍孔直径处,强化换热比在1.1倍以上;此外还研究了开孔率对增强换热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56.
层板内冷通道辐射换热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层板换热过程,使用了"去除复杂表面"和"无限大平板" 等假设,给出了该假设下层板内腔辐射换热计算公式.又以一特定几何结构的层板模型为例,使用了3维流体力学计算程序求解了流-固耦合情况下的层板内部换热过程,研究了其在4种航空发动机典型工作状态下,内冷通道中的对流和辐射换热情况,得到了辐射与对流换热强度之比θ随冷气入口Re数和燃气加热功率的变化曲线,并对该曲线进行了指数拟合.建立了一套快速简捷计算层板内腔辐射状况的方法,为层板内腔换热研究是否应该忽略辐射,以及对层板冷却效果的修正,提供了一定的判断和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257.
开槽交错肋通道换热和流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特殊结构的涡轮叶片内冷通道——开槽交错肋通道进行了换热和流阻的测量实验.全部的实验都在静止的状态下完成,其中换热实验采用了水蒸气凝结换热方案.实验的 Re数范围从5 000~45 000,得到了大量关于开槽交错肋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实验数据,并将结果与不开槽交错肋通道作出对比,得出一定槽宽的开槽交错肋通道相比于相同尺寸的不开槽交错肋通道,换热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流阻系数相应有所减小,所以整体换热效果优于不开槽通道.此外,对于不同槽宽通道的各项特性也进行了实验对比.得出 4 mm开槽交错肋通道的换热效果最好,接下来依次是2 mm、6 mm和8mm的通道.   相似文献   
258.
无人机系统适航与安全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系统安全性需求,首先根据载人航空器适航审定规范及安全性评估依据,表明由于无人机系统的特殊性造成直接应用现有安全性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具有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无人机系统适航安全性评估的几点改进:①考虑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和综合保障设备,扩大安全性评估边界进行无人机系统级的功能危险分析;②考虑无人机系统“人机分离”特点,需要对无人机系统失效状态的严重程度进行重新分级和定义;③考虑无人机系统本身受起飞质量的影响很大,强调必须根据无人机系统分类对地面撞击和空中碰撞两个关键事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改进从无人机系统本身特点出发,通过给定的目标安全水平进一步确保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9.
为了研究双轴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高压轴断裂失效后的动态性能,建立了轴断裂条件下涡扇发动机过渡态的共同工作方程,以及各部件考虑容积效应和气体惯性力的模型部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面起飞状态和巡航状态下涡扇发动机高压轴断裂后发动机气路参数的瞬态响应规律和机理。研究表明:涡扇发动机高压轴断裂会在不超过05s的时间内导致压气机喘振、涡轮前温度超温、涡轮转速超转等继发性危害事件。在不同飞行状态下出现的轴断裂,上述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各不相同。尤其在地面起飞状态下,涡轮超转事件极可能先于压气机喘振现象而发生,012s内涡轮即可达到其破裂转速。这些都需要在航空发动机被动安全设计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60.
总结了FAR 25部与CS 25部最新结冰相关的规章条例。因为引入过冷大水滴条件和混合相与冰晶结冰条件,FAA与EASA在其适用性方面产生了差异,导致了两者条款规定的不同要求,所以将FAR 25部与CS 25部运输类飞机结冰相关的适航规章进行了比较。根据两部结冰适航规章,具体阐述和分析规章中存在的差异性。总结出CS25部更为严格,限制的范围也更大。同时也对过冷大水滴结冰条件规章作了分析。这对国内适航规章的研究和未来取得FAA和EASA对我国运输类飞机设计批准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