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354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采用推进剂利用系统可以提高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以液氧/煤油富氧预燃室补燃循环发动机为例,提出的混合比调节系统方案为:在推力室燃料主路设置全流量的混合比调节器,由步进电机驱动,可以实现混合比连续调节。与我国现有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相比,这种调节方式可以实现全流量调节,调节范围大。同时,混合比调节时对推力、比冲和涡轮泵转速等参数的影响很小,对发动机系统和组件的影响也较小。发动机混合比调节范围可以达到±10%,调节速率为每秒2%以上。  相似文献   
142.
航空重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针对航空重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建立了包括一维管路流动模型、液力模型、机械模型以及电磁模型在内的完整系统数学模型.该系统模型仿真了在系统机械部件高速运动作用下,燃油供给系统内以波的扰动形式传播的非定常流动,计算得到了系统内的压力波动特性,并最终预测了系统喷油规律.经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3.
鲍梦瑶  丁水汀 《推进技术》2012,33(6):847-852
根据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原理,采用GT-POWER软件对一级增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建立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发动机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按照高空环境条件对发动机提出的功率恢复的特殊要求,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下发动机与增压器的匹配规律,给出废气阀对增压系统的调节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具有可信性且涡轮增压器的选型满足安全设计及匹配要求。  相似文献   
144.
根据吹气边界层流动控制的特点,探索了前缘缝翼流动控制和减噪技术。利用FLUENT软件对某多段翼型进行数值模拟,求解RANS方程和FW-H声学方程。在前缘缝翼下翼面设置吹气孔,通过改变吹气系数,研究缝翼缝道内吹气流动控制对二维多段翼型气动性能及噪声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应用缝翼吹气技术可在相同迎角下获得更高的升力系数,且能减小缝翼缝道内的分离,降低角涡引起的噪声;不同吹气系数对多段翼升力和噪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迎角为6毅时,吹气控制可以使低频噪声减少2~4.5dB。  相似文献   
145.
根据民用飞机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中的供应商管理经验,提出了供应商适航联络员的定义、工作职责及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6.
为了研究在旋转状态下温度比对气膜与主流掺混区域的影响,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静止状态相比,气膜出流在旋转状态下会发生偏转.当温度比固定,随着转速的增加,吸力面上气膜覆盖区域向高旋转半径方向偏转;但在压力面上,覆盖区域向低旋转半径方向偏转.在旋转速度固定时,随着冷却气膜和燃气温度比的增加,气膜覆盖区域向高旋转半径方向偏转.旋转同时会降低气膜冷却效率,而温度比对此的影响却很小.   相似文献   
147.
气膜冷却是应用于航空燃气轮机上的冷却技术,旋转及表面曲率是影响气膜与 主流掺混区域的重要因素,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旋转状态下曲率对气膜与主流掺混区域的影 响进行了研究,湍流模型选取了k-ω模型.增加旋转速度,会引起吸力面气膜的分离; 固定转速,降低表面曲率半径,压力面气膜发生分离,吸力面气膜冷却效果得到改善.当动 量流量比在小于1的范围内变化时,旋转只改变压力面气膜与主流掺混区域的分布,而对吸 力面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8.
简要介绍了影响航天发射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国外航天发射场在发射场管理、发射技术发展、发射场改造与现代化、发射场发展远景设想等方面的情况,从军事需求、国际合作、商业化发射和现代化改造等方面探讨了国外航天发射场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9.
富氧补燃循环发动机启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动过程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大推力补燃循环发动机启动问题的主要措施应为:通过控制预燃室的燃料流量以有效地将预燃室的组元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可以控制发动机的启动速率;燃烧室点火时预燃室应有较高的压力,同时应通过推力室燃料路的节流来减小燃烧室压力的上升速率;对于自身启动发动机,较高的入口压力有利于发动机启动。这些措施解决了富氧补燃循环发动机的启动问题,可供同类发动机的研制借鉴。  相似文献   
150.
旋转系下的实时压力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航空发动机旋转盘表面的压力测量需要压力传感器与旋转盘一同旋转,因此压力传感器在感受测点压力的同时,其感压膜片还将受到旋转离心力的影响。为了能使压力传感器能反应真实被测点的压力值,在旋转设备上的压力传感器的实时标定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利用空气柱在离心力场中的理论压差给出了旋转状态下的标准压力,进而对传感器进行了实时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