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351篇
航天技术   87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文章介绍了一种改进的管路试验方法——多点随机激励试验技术。根据管路自身的特点,该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管路的工作环境。通过试验获得了在不同相干和相位条件下管路动态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位和相干都可以改变管路动态响应,这可为管路多点振动试验条件的设计或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2.
阐述利用 MOXA C32 0 Turbo多串口卡实现多数据实时传输的方法 ,简介在Windows 9x/ ME/ 2 0 0 0系统下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23.
航天测控与数传接收综合信道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 S/ X航天测控与数传接收综合信道的概念 ,对综合信道进行了设计 ,重点说明综合信道中伪码测距的实现方法。讨论设计测控系统和应用系统综合信道的三种方案 ,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4.
丁水汀  邓长春  邱天 《航空学报》2019,40(12):123017-123017
针对早期旋转盘腔换热特性研究中常忽略压缩性和耗散效应影响的研究方法,在定几何、常物性、可压缩、有耗散假设下,对描述旋转盘腔系统的控制方程进行了无量纲分析,得到除无量纲空间位置外的7个无量纲准则数。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中心进气转静系盘腔换热特性对7个无量纲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某些工况内,反映进口耗散效应的埃克特准则与反映转盘热边界的基比切夫准则以及固体的无量纲导热系数对努塞尔数的影响程度与旋转雷诺准则同量级。根据本文分析结果,给出了早期旋转盘腔换热特性研究成果在先进航空发动机旋转盘腔设计工作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和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25.
增强飞行视景系统(EFVS)是一种“以飞机为中心”的低能见度运行解决方案,能有效地改善飞机起降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增强视景、合成视景、大型触敏屏以及3D成像技术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改善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飞机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热能工程系是原航空工业部(现为航空工业总公司)为了适应国家能源发展计划,改变部属企事业单位内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的状况,逐步做好各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而定点建在西安航专的专业系.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在能源工程系统第一线从事运行管理、技术改造和维护修理的高、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材.  相似文献   
129.
文中分析薄板在三次压弯成“Л”字形零件时,板料弯曲变形断面中的应力、应变状态。采用演算法弄清了板料弯曲断面处中性层与其曲率半径的关系。确定了三步压弯成形的较佳工艺方案。对板料压弯成形小的回弹值进行了计算。实践证明,用理论计算和试验测量相结合的办法而得到的回弹值,是板料在弯曲变形前确定真实回弹值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0.
美国在80年代初航天飞机试飞成功以后,就开始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美国航天局提出的建造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建议,并要求在本世纪末以前建成。这一计划不久又发展成由美国、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参加的国际合作计划,并将空间站定名为自由号。 自由号空间站采用大型桁架结构,主横梁长达150米。建成后的空间站重达200多吨,可居住8名航天员,输出75千瓦电力,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