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343篇
航天技术   199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一、用途飞机、导弹等飞行器和船舰中,广泛使用陀螺仪等惯导元件做为导航和控制元件。速率转台是分析、研制、生产惯导元件的关键测试设备之一。SLT—03型速率转台是一种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高精度、低速率转台。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82.
有关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在生产制造中早有应用。由于它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效果,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苏联、欧洲和日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增加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成组技术的经济意义更为显著,尤其是美国,近三、五年来,对成组技术的重视程度急剧增加。本刊以前曾发表了一些有关成组技术的文章,引起不少同志的兴趣,有些单位巳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成组技术是一项值得引起注意的技术。拟在近期陆续发表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讨论,以促进成组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3.
一、概述一般的机械定位,结构简单,但是精度不易做得很高,分辨率也较低。例如刻度盘定位,是靠丝杠自锁与人工对准刻线来定位的,误差因人而异。若利用滚珠丝杠,则不能有效定位。如选用机电结合的形式,利用圆形编码盘(光栅、旋转变压器等)进行细分,分辨率做得很高也有一定困难,而且这种定位机构在用滚珠丝杠时,要有其他的锁紧元件。所以这  相似文献   
84.
电液振动台是航空工业科研生产中所急需的振动试验设备之一。由于它具有能直接承受较大的负载、台面上没有漏磁、推力大、频率较高、坚固耐用、操作方便等优点,最适合用于飞机等结构件的振动和疲劳试验。我们所研制的DYZT-10A型电液振动台经鉴定认为在技术上有所创新,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获得航空工业部一九八一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该研制产品的结构、原理及主要技术问题,对于电液振动台的设计、研制及使用者,均可借鉴。  相似文献   
85.
舵面力矩负载模拟器(以下简称负载模拟器)是一种电量机械量的转换器,其任务是在飞行器制导回路和稳定回路中进行实物(或半实物)仿真试验时,用它模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作用在舵机输出轴上的气动铰链力矩,以研究气动力负载对控制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我所研制的“直九”丛形柔性桨毂5吨电热压机是成形“直九”柔性桨毂中央星形件的关键设备。“直九”桨毂中央星形件是由预浸胶的环氧玻璃布复合材料加温聚合固化成形的。星形件在热压成形过程中,要求模具温度的变化符合这种复合材料的温度固化曲线规律,而且,要求模具进给的过程与温度固化曲线在时  相似文献   
87.
埋入式进气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将埋入式进气道分为导流段与管道两部分的设计方案,并对此进气道进行了低速Ma=0.37和高速Ma=0.70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方案能提高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使其σ≥0.94,Δσ<0.01。  相似文献   
88.
《航空史研究》(65)刊载黎民、震阳《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对有同志说“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和“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话,作了根据史实的系统的剖析和质疑,并义正辞严地质问:姜长英教授著的《中国航空史》算不算“自己的航空史”?读后不能不深深感到,质问得极好.而对“遗憾”、“填补”之说视之为“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则更深刻而中肯.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怪事呢?这问题实在是不能存而不论的;如能论清楚它,我们就可能对此大怪事加深认识并从而会感到大怪事的大不怪.  相似文献   
89.
大中型飞机需求量预测 根据世界各地主要飞机制造商和研究机构的预测分析,可以预计2006~2025年间全球新交付大中型喷气飞机(大于100座)将超过2.2万架,到2025年底,全世界将有可能超过2.7万架的大中型喷气客机在航线上运营.  相似文献   
90.
涡轮间隙泄漏涡破碎对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杰  郑群  许天帮  张正一 《航空学报》2014,35(5):1257-1264
采用数值方法联合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不同间隙高度下GE-E3(Energy Efficient Engine)涡轮第一级动叶顶部间隙泄漏涡(TLV)的破碎特性及其对泄漏损失的影响。首先描述了泄漏涡的破碎现象,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研究了间隙高度对泄漏涡结构及破碎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泄漏涡破碎与损失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涡具有不稳定特性,当泄漏涡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克服通道涡卷吸形成完整涡结构时,在叶片后半部分逆压区发生了涡破碎现象,带来了额外的涡破碎损失;间隙高度对泄漏涡破碎位置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大间隙下泄漏涡趋于相对稳定;叶顶泄漏流产生的掺混损失以泄漏涡的破碎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大量的掺混损失发生在泄漏涡破碎之后,这也是叶顶泄漏流产生损失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