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3篇
  免费   9828篇
  国内免费   2276篇
航空   19444篇
航天技术   2170篇
综合类   797篇
航天   2866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1221篇
  2018年   1413篇
  2017年   1343篇
  2016年   1359篇
  2015年   1340篇
  2014年   1293篇
  2013年   1258篇
  2012年   1249篇
  2011年   1205篇
  2010年   1247篇
  2009年   1228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732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342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369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323篇
  1988年   235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流密度是影响地铁列车客室内热舒适性环境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地铁列车客室温度控制主要是根据UIC-553标准,以室内外温差作为控制核心.本文通过构建全尺寸地铁列车客室-乘客-空调送风耦合的一体化模型,利用实车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列车客室内的热舒适性展开研究.探讨客流密度对地铁列车客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客流密度下客室平均温度与空调送风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不同客流密度下能满足人体热舒适性体验的空调送风温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流密度的地铁列车空调夏季送风温度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2.
摘要: 为满足未来脉冲星导航和空间天文观测任务对X射线望远镜的载荷需求,Wolter I光学系统的研制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电铸镍方案是当前国内外X射线光学系统镜筒制造的主要技术方案.文章对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制造工艺、国内外研制现状、未来应用需求进行了介绍和整理,梳理了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研制遇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提出了后续研究发展建议,以促进中国在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空间探测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洪雨  张雷  陈善搏  谷松  李季 《宇航学报》2020,41(10):1288-1294
针对光学遥感卫星飞轮微振动引起的成像质量下降问题,设计了一种组合隔振装置,并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隔振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首先,将测量的飞轮扰振数据引入光学卫星的有限元模型中,计算出飞轮扰振对光学相机的像素偏移影响;其次,设计了组合隔振方案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其隔振效果进行验证;最后,搭建了光学成像微振动实验测试平台,对不同转速下飞轮微振动造成的像素偏移影响进行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组合隔振装置对300 Hz以上高频段飞轮扰振有较大衰减作用,最大像素偏移降到0.01个像素以下,隔振效率达到80%以上;通过对比可知,实验测试与仿真计算得到的像素偏移结果在低频段一次谐波响应及模态响应表现出较好一致性,但在高频段二者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电子工作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结合我们设计具体模拟电子线路的实践,说明了电子工作台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Energetic heavy ions are present in galactic cosmic rays and solar particle even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te effects in risk assessment is carcinogenesis. We have studied the carcinogenic effects of heavy ions at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s and have obtained quantitative data on dose-response curves and on the repair of oncogenic lesions for heavy particles with various charges and energies. Studies with repair inhibitors and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indicated that for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DNA is the primary target. Results from heavy 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ross section increased with LET and reached a maximum value of about 0.02 micrometer2 at about 500 keV/micrometer. This limited size of cross section suggests that only a fraction of cellular genomic DNA is important in radiogenic transformation.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such as DMSO, do not give any effect on induction of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by 600 MeV/u iron particles, suggesting most oncogenic damage induced by high-LET heavy ions is through direct action. Repair studies with stationary phase cell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reparable oncogenic lesions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of LET and that heavy ions with LET greater than 200 keV/micrometer produced only irreparable oncogenic damage. An enhancement effect for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was observed in cells irradiated by low-dose-rate argon ions (400 MeV/u; 120 keV/micrometer).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such as translocation and deletion, but not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are essential for heavy-ion-induced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misrepair of DNA damage, which form oncogenic lesions, is unknown.  相似文献   
7.
介绍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成、特征和建立的原则,就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等阐述体系建立的途径,并对企业标准体系的管理、完善和改进等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减压活门性能试验台的实现机理、采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rom 15 sel     
with primary goat embryonic fibroblast showed no difference from traditional feederlayer-based culture method used in mouse and human. The putative primary EG colonies were multilayer clumps ofcompact cel  相似文献   
10.
数控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实际加工情况提出了一种虚拟NC车削加工的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原理。在Visual C++平台上利用OpenGL技术建立虚拟加工机床数字化模型,用C++语言实现物理仿真相关的各个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虚拟环境下数控车削加工的几何仿真及物理仿真,实现产品的虚拟车削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