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271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克良  司江涛 《飞机工程》2002,(2):20-23,44
介绍了翼型失速形态的种类,对翼型失速形态的机理作了一定的分析,并通过分析NACA64A212,NACA63-012,NACA4412和一先进超临界翼型失速形态与雷诺数的关系,对其超临界翼型的失速形态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初步研究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抗热冲击特性,结果表明,40Ni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抗热冲击能力较好,韧性是影响抗热性能冲击能力的主要因素,Ti(C,N)基金属陶瓷的热冲击裂纹具有典型的沿相界面开裂的特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在低速风洞中民机后体试验的方法和试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本项技术可以满足民机型号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4.
空间技术在中国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技术在中国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孙司衡龙晶荒漠化在世界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被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之首。它不仅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其危害已涉及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和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观测器方法能够同时估计出来所需要的迎角和侧滑角参数,研究了非线性观测器原理及其反馈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得到了所需要的非线性观测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气体速率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传感器是利用科里奥利牵连加速度的流体陀螺仪。将氦封在壳体内使氦循环而检测速率。传感器没有高速旋转部分,只由泵检测器、喷咀和气体流动线路组成。电子线路则由振荡电路、稳压电源、电桥及低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组成。标准满量程输出为±5V,但可设计成±10V。适用于角速度、方法、姿态等测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航空货运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变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的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固体火箭发动机加压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种制造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新型加压固化方法。其研究总旨,是以此来消除推进剂药柱在制造时所产生的热应力。通过加压固化对推进剂物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力学性能由于受到加压固化的一定影响,而具有脆化的倾向,但是,实用尚无问题。同时加压固化有利于药柱和绝热层之间牢固粘接,燃速几乎不受其影响。为了考察加压固化的固化点而进行了发动机实际装药固化试验。根据对推进剂药柱的内应力和发动机壳体形变的实际测量,定量地证实了加压固化的效果。用加压固化法制造的发动机进行燃烧试验的结果表明,燃烧是稳定的,对燃烧性能没有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加压固化法具有实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有效控制由于变形作用 (水化热、混凝土干缩和气温温差 )引起的结构裂缝 ,进而防止工程结构的裂漏通病 ,是一个普遍关注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广州市滨江东路隧道等工程为实例 ,从结构设计、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施工技术、材料优选、环境条件及信息化施工等方面 ,介绍有效控制地下结构裂缝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罗维孝 《西南航空》2006,107(12):66-70,72
怀着对雪域高原的向往,四川雅安青藏高原骑游队一行于2005年5月从四川雅安启程前往拉萨,连同本文作者罗维孝在内,骑游队共有7名队员。这是一次令人瞩目的骑游。不仅是因为他们采用骑游这种极具挑战性的方式问道天路,更因为他们是个特殊的群体:七位成员平均年龄54岁,一群可爱、可敬的“老顽童”和“欢喜婆婆”。他们从四川省雅安市出发,完全依靠自行车和徒步向拉萨进发。川藏公路成都到拉萨的距离是2149公里。一路奇丽风景,当然,一路的艰险也毋庸多言。最终团队7人中,本文作者罗维、梁辉、郭绍奎三人按照骑游计划从四川雅安市全程骑游到达拉萨,其它团队成员也先后采用其他方式抵达心中的圣城拉萨。正如罗维孝在记录文章中写下的:“用什么方式到达,已经不重要。在我们的行进过程中.原初追求的旅行方式和目的地的意义已经逐步淡化,我们在共同跋山涉水过程中所凝聚起来的特殊情谊,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后的那种浓烈的喜悦与快乐,才是我们记忆中最可宝贵的。”到达拉萨之后,作者又和同伴梁辉按计划一次性贯穿骑完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并从青海西宁转道川西高原,穿越了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四省区45县市,历时62天,总行程5300公里。这是一次当之无愧的壮举!我们希望能通过他们行程中记录下来的这些许片断,与读者分享这些可敬老人们英雄般的天路征程……——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