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空间站等空间密闭舱室中微生物的有效监测等问题,选取空间密闭舱室的4种典型真菌,在空间舱常用铝合金板材料表面进行接种腐蚀实验,得到了真菌滋生图像.通过图像增强、特征筛选等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数据集,比较了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2种分类模型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SVM模型对铝合金板材料表面真菌滋生图像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马政  付玉明  刘红 《载人航天》2021,(3):305-311
骨健康是在载人航天、水下潜航等特殊人工光照环境下必须关注的重要生理健康问题.紫外、红外光照不仅影响人体骨代谢,还可以引起肠道微生物改变,通过肠骨轴通路影响骨健康.综述了紫外、红外光照对刺激骨骼修复和生长、诱导肠道产SCFAs的菌属变化以及提高有益菌比例的影响,探讨了肠道微生物介导紫外、红外光照通过提高SCFAs水平、调...  相似文献   
3.
空间站微生物严重滋生现象表明:在低剂量电离辐射(Low-Dose Ionizing Radiation,LDIR)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大大增加,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前期调查和具体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本研究首次提出LDIR能够使微生物群落中的物种产生不同程度的生长延迟效应,从而减小了物种之间的竞争排斥,诱导并维持了微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本研究基于经典的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将生长延迟时间环节引入其中,得到LDIR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大规模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获得LDIR下微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维持的动力学机制,得到结果可为认识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舱内的菌斑,提出了一种菌斑清除装置方案。从样机原理结构、载荷强度仿真、工艺参数分析和优化方面进行了阐述。地面验证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样机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即风速20 m/s、紫外LED灯功率5 W、光照时间10 min时,菌斑的收集率和杀菌率可达到91%和99.5%,满足使用需求;快速染菌实验表明:样机对易腐蚀菌株芽枝状枝孢霉、黑曲霉、金灰青霉的菌斑清除率和杀菌率均在90%以上;实际应用中,对密闭舱室灯板上的菌斑清除率达到99%。该装置的应用有望提升我国载人航天器在轨防控微生物污染与腐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修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舱内的微生物腐蚀材料表面,提出了一种腐蚀材料表面原位修护装置设计方案,从装置原理结构、载荷强度仿真、原理样机验证方面进行了阐述。初步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装置具备快速修护功能且操作便捷,能够实现对材料表面菌斑清除后的快速涂抹修护;材料修护装置操作过程中无紫外光泄漏,无臭氧污染,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没有超过密闭舱内的最大允许浓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装置的应用有望提升我国载人航天器在轨防控微生物污染与腐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