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04篇 |
免费 | 1817篇 |
国内免费 | 78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084篇 |
航天技术 | 1457篇 |
综合类 | 994篇 |
航天 | 16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79篇 |
2014年 | 323篇 |
2013年 | 324篇 |
2012年 | 345篇 |
2011年 | 356篇 |
2010年 | 506篇 |
2009年 | 401篇 |
2008年 | 401篇 |
2007年 | 374篇 |
2006年 | 292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185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40篇 |
2001年 | 216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241篇 |
1998年 | 218篇 |
1997年 | 185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21篇 |
1993年 | 126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104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阻尼介质对刚塑性圆板在高载(冲击荷载)作用下塑性动力响应的影响,得到了解析解并对此解进行了讨论。当阻尼介质参数趋于零时,本文结果与无阻尼解一致。文中还画出了荷载与阻尼介质对圆板运动时间和板中心点残余挠度的影响曲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圆环压缩,并与上限法分析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计算标定曲线,计算各种润滑剂的摩擦因素和压缩状态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模拟圆环的变形和摩擦面的正压力分布。 本文还通过试验,求得四种高温润滑的摩擦因素和Ti-6Al-4V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相似文献
3.
长矩形盒零件超塑性胀形工艺加载规律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矩形盒零件的力学解析,得到了优化加载规律的数学表达形式。按此规律进行气压胀形,与恒压胀形实验结果相比,能有效地提高成形极限,并使厚度分布情况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5.
无人机是当今世界先进技术的热门载体,针对无人驾驶直升机的特点提出了应用于无人直升机上的中继转发系统的方案,论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总体结构、工作过程以及实现时遇到的技术难点、解决方案.所描述的中继转发系统与通常意义的中继转发系统最大区别在于所转发的频带宽,达百兆赫兹;该系统具备对远距离信号的转发能力,动态范围达100dB;该系统具备对弱信号检测能力,灵敏度可达-100dBm;采用了多通道窄带传输抗干扰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该系统搭载在无人驾驶直升机上进行了大量实际飞行试验,试验数据表明,该中继转发系统具有频带宽、灵敏度高与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满足项目需求指标. 相似文献
6.
7.
干涉对复合材料叠层板螺栓连接疲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干涉配合连接结构的疲劳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干涉能有效地提高连接区的疲劳寿命。对被研究的材料和铺层情况,在2%干涉量配合中,疲劳寿命比滑配合情况提高2~3倍。文中分析了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强调了试件加工和装配方法,并对疲劳寿命限的定义和最佳干涉量的选取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9.
总结了舰载飞机的着舰安全性分类等级,研究了航母的航行运动以及随海浪的摇晃和振荡运动对舰载机着舰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与舰载机进舰速度适配的最优航母航行速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航母的航行方向与舰载机的进舰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驾驶员在进舰过程中必须协调操纵副翼和方向舵才能保证舰载机安全准确地着舰;航母航行速度越大,驾驶员操纵量越大,着舰偏差也越大.海况越恶劣,着舰信号指挥官对航母运动的预报和补偿效果越差,着舰失败概率越大.因此,为保证舰载机的着舰安全,必须选择合适的航母航行速度,同时应尽量选择在平稳的海况下进舰着舰. 相似文献
10.
在硬手指接触模型下应用6维力传感器测量值计算接触点位置时,有可能出现无解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分析和证明了硬手指和软手指接触模型下解的存在性和相容性,指出当测量力和力矩正交时,硬手指算法有实根,且符合相容性,反之则不然.当测量力和力矩非正交时,对任意非零接触力旋量,软手指算法存在唯一实数解.因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可通过判断测量力和力矩是否正交,作为选择使用两种算法的依据,以确保测量结果和控制系统稳定可靠.通过实验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