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1篇
  免费   5336篇
  国内免费   2055篇
航空   12472篇
航天技术   2598篇
综合类   1152篇
航天   4220篇
  2024年   345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1098篇
  2021年   1184篇
  2020年   1051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961篇
  2017年   1134篇
  2016年   818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913篇
  2013年   993篇
  2012年   1102篇
  2011年   1099篇
  2010年   995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912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585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易的u型弯曲模具的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节约材料、重量轻的特点,在小批量生产中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真空钎焊技术的优点及铝合金真空钎焊机箱的应用和加工的重要性,突出了机载装备中真空钎焊的必要性。其次,本文以某型号机箱为例,围绕着铝合金真空钎焊机箱加工的四个方面详细地加以介绍、描述和总结了加工工艺及要点。最后,本文指出了铝合金真空钎焊机箱能够提升航空电子系统的整体效能,只有通过提高工艺水平,规范生产流程,才能确保机载电子设备机箱的生产和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靶侵彻计算的半经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球形空腔膨胀理论基础上,通过不同强度混凝土材料的侵彻实验数据直接识别建立混凝土材料综合动态强度参数psd与混凝土材料无侧限压缩强度σ-b的经验关系式;从应力波表层损伤理论分析了混凝土表层“开坑区”的侵彻特性,提出“简化等效阻力线”的计算方法;指出球形空腔膨胀理论的阻力算式中取动阻力项系数B=1.5的合理性。理论分析和侵彻实验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小弹侵彻混凝土靶、大弹侵彻混凝土靶和以混凝土材料为面层的部分多层复合靶的侵彻计算,克服了Forrestal半经验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飞行冲突条件下基于几何算法的改航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班改航飞行是在空域受危险天气及飞行冲突影响时的一种重要策略。针对初始改航航迹的生成,提出了改进的几何圆切法,用其规划出临时航线,绕过危险区。为避免潜在的飞行冲突,应用几何线性规划法进行了改航策略修正。最后,通过对我国现有航路的仿真分析,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85%H2O2-PE固液火箭发动机中含有液体层的燃料热解模型,计算了PE燃料的热解过程,分析了燃料热解过程对点火时间的影响,计算结果和试验值一致。H2O2的流量对点火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当氧化剂流量低于最小点火流量时,发动机将无法点火。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酸酯类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组成相同的聚丙烯酸酯类IPN聚合物、线性IPN聚合物、共聚物、共混物,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粘弹谱(DMA)等实验方法比较它们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类IPN聚合物具有更佳的阻尼性能,其原因是IPN聚合物组份之间的协同作用而使其相容性表现为接近分子水平的共混.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专用锥度校准装置》的结构设计,通过对重要变形部件——立柱和上顶尖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结合各项误差的分析计算,改进了设计结果,使关键部件的刚度值满足了系统整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周期短、学时少、教学方法单一的特点出发,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网路多媒体技术,设计一套符合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系统,以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增加教学的延伸性、娱乐性,为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AZ31B镁合金在大应变幅条件下的变形机制,开展了该合金在7.嬲应变幅条件下的循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拉伸阶段的最大应力值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而减小,而在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应力值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而增大,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材料呈现循环应变硬化特性,拉应力是导致循环应变硬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循环周次增加,滞回曲线的不对称性基本不变.真应力-真应变滞回曲线在卸载和反向拉伸阶段出现3个拐点.在压缩过程中发生{10-12}孪生,反向拉伸过程发生去孪生行为,包申格效应对去孪生行为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孪生-去孪生是大应变幅循环变形的主要变形机制;对拉伸、反向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及机制的分析,可为低周疲劳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级压气机叶/盘转子的实际结构,建立了叶/盘带短轴的有限元模型。采用NASTRAN结构分析软件,得到了模化协调转子所需的数据,构建了多自由度叶/盘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多自由度模型中叶片刚度实现错频。采用基尔法求解错频转子系统的运动方程。获得了此多自由度系统的动态响应,并对不同错频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