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78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机营运维修保障系统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民机维修保障仿真系统,并讨论了它与民机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仿真大系统的关系。文中重点介绍了民机营运阶段维修保障系统仿真建模及其应用软件CARMES的功能模块设计,最后以国内某航空公司营运的Y-7飞机为例对其RME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3.
基于复合材料力学基本理论,推导了Tsai-Hill准则、Hoffman准则和Tsai-Wu准则在平面问题下的一般表达式,在平面应力和应变状态下,得到复合材料中心裂纹板裂纹尖端塑性区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基于Tsai-Wu准则得到的Ⅰ型、Ⅱ型和Ⅰ/Ⅱ复合型裂纹裂尖塑性区范围最小.平面应变状态下的裂尖塑性区范围小于平面应力状态下的裂尖塑性区范围.裂纹倾角β对复合材料裂尖塑性区范围和形状有明显影响,不同值得到的塑性区结果差别很大.不论是平面应力还是平面应变条件,裂纹尖端塑性区域都随着裂纹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带管槽的静子叶片的强度,振动分析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改变单元的材料特性,用较简单的几何模型模拟较复杂的几何模型,来进行强度,振动分析,大大减沲前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工人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小翼对旋转体空间涡影响机理的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无侧滑情况下的旋转体,当带有小翼后,由于空间涡的强度减小,位置被压低,因而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大仰角时出现的涡系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6.
刘年宝  周铨兴 《上海航天》1997,(5):18-21,26
针对跟踪雷达的自动截获过程,提出了一种单边估值直接截获方法。经型号雷达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起传统的双边估值重调截获方法具有截获过程简单合理、反应时间快、截获概率高等优点,尤其适合于舰载跟踪雷达。  相似文献   
7.
用激光照射掺有碘分子的流场,感应的碘分子荧光包含着流动参数如速度、压强、温度和密度的信息,可用其来对这些参数进行测量。但荧光信号通常很弱,在没有合适滤波器的情况下,测量的信噪比是差的。  相似文献   
8.
器件作为部件及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及健康状态对设备功能完好性及任务可靠性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针对复杂应力条件下单一性能退化的可靠性建模不能全面地评估器件的状态和退化,提出基于Copula函数的二元性能退化联合建模的流程和方法,将联合建模分解为边缘退化模型选择与确定和性能参数之间关联性的构建两部分。同时,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提出二元性能退化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并利用芯片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应用于基于两焊点退化的芯片可靠性建模和剩余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9.
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证飞机在飞行时能够自动调节座舱压力并限制座舱压力变化速率,提供更舒适的压力环境,要对飞机的压力调节器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的原理被论述,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和压力微分方程,开发了各子系统的仿真模块,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为进行新型座舱压力调节器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
某Ⅰ级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确定某Ⅰ级涡轮盘的技术寿命,根据该盘的标准循环载荷谱,对该盘进行了应力分析,确定在标准循环时该盘中心孔与径向销孔相交处为考核部位。为模拟标准循环时该盘在其考核部位的应力谱,专门设计了该Ⅰ级涡轮盘的试验转子及试验参数,在轮盘低循环疲劳试验器上,对该Ⅰ级涡轮盘的一个旧盘进行了高温低循环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旧盘低循环疲劳试验至第6047 次循环时,有5 个销孔考核部位出现了裂纹。断口分析表明:该旧盘剩余的试验低循环疲劳失效寿命为6047 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