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发动机喘振是发动机一种非正常工作模态,危害性极大,发动机加力状态喘振危害尤其大。文中基于某型发动机加力喘振特征,定性分析了发动机加力喘振发生的机理和对飞机及发动机部件的危害,总结了压气机喘振的判读参数,提出了退出加力喘振的建议、飞行员规避喘振的具体操作等。对发动机的设计与使用起到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针对某型涡轴发动机夏季试车时常发生加速喘振故障的问题,使用故障树初步分析引起喘振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径向扩压器叶片进行流场仿真、串装、多台发动机对比计量、试车试验等,对喘振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径向扩压器进口叶根倒角变大对发动机加速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大气条件对发动机加速性有一定影响,径扩面积越大、叶根圆角与进气边转接越顺滑,越有利于加速性能。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某涡轮风扇发动机,使用中连续发生加力喘振故障。其原因是压比调节器故障,它控制的喷口面积不能随加力比的增加而放大,加力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增大,气体发生倒流,使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减少,低压压气机内的气体分离而发生喘振。对装机使用发动机的压比调节器进行普查,并进行调整或更换,可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某型双转子航空发动机发生的气流激振故障,分析了振动机理,通过测试描述了故障特征,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故障诊断,找到了故障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分别采用吊舱进口安装扰流板和提高发动机慢车以上状态供油量进行某型发动机地面逼喘试验,研究了两种方法的特点,分析了喘振过程中发动机参数变化情况和喘振原因.结果表明,安装扰流板间歇缓推油门杆和提高供油量快推油门杆逼喘试验均能够有效反映干扰因子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安装扰流板后的加速过程中,总压畸变和空气流量减少引起喘振,前者是主要因素,风扇先喘压气机后喘;提高供油量后的加速过程中,燃烧室油气比始终偏大,稳定工作裕度降低,高压燃气堆积并堵塞了空气流,压气机和风扇先后喘振.喘振过程中消喘系统可靠投入工作.获得了该型发动机的临界畸变指数.为该型发动机空中逼喘试验及稳定性评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李东;吕光华;武裕飞;张天一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24,(3):68-70
针对某型飞机在滑行后,飞行参数报出其增压转换活门未起动的故障,本文阐述了该增压转换活门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故障现象,剖析可能引发该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排故流程,最终确定为增压转换活门协动的压力信号器故障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更换新成品后,进行外场试车验证,发动机各参数稳定,飞机状态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