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翼尖帆片将原型机翼集中的翼尖涡分散成多个小涡,加快翼尖涡的耗散,从而降低机翼诱导阻力。为进一步了解翼尖帆片对机翼在地面效应下流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对安装有3片椭圆形和梯形帆片的NACA4412机翼开展了风洞实验研究。测量了2种帆片机翼的气动力和翼尖涡结构,并通过比较流动结构,分析了2种机翼气动力产生差异的原因。机翼的升、阻力用六分量盒式风洞天平测量,翼尖涡速度分布用七孔探针扫描获得,以机翼弦线为特征长度的雷诺数为1.5×105。当远离地面时,梯形帆片与椭圆帆片的升、阻力差别较小,但随着机翼逐渐接近地面,梯形帆片的增升减阻效率逐渐高于椭圆帆片。而机翼升阻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局部气流方向角对各帆片形成的有效迎角有所差别,使得帆片对主翼产生不同的增升和减阻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验研究了一种可控环量帆翼,利用壁面切向喷流来移动帆翼圓尾缘分离点位置,可获得比普通帆翼更高的推力系数。文中介绍了展弦比为1的三维可控环量帆翼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这种可控环量帆翼在较小的喷流动量系数下,即可获得较大的升力增益。在喷流动量系数 C_μ=0.1时,零攻角升力系数已达0.9,在有攻角的情况下,升力系数最大可达2.2。同时,由于帆翼尾部壁面团向喷流的 Coanda 效应,这种可控环量帆翼的阻力亦较大。在喷流动量系数 C_μ=0.1时,零攻角阻力系数为0.3。文章对这种可控环量帆翼在船舶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其性能的进一步改进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用正交试验与系列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五元素风帆的气动特性及其各参数之间的最佳配合问題。设计的4个五元素风帆,均是由3个固定小翼、2个活动小翼及上下两块制流板所组成,但小翼的形状及分布曲线不同。 通过风洞试验,得到了各个风帆攻角与两个活动小翼转角之间的最佳配合,并对各帆的气动特性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配合状态下,4个帆的升力系数可分别达到2.64、2.87、2.69和2.08,均比常规帆有较大的增长;而且,只要打开活动小翼,就能释放大部分风能,从而保证船舶在大风中的安全,这些帆的结构并不复杂,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效帆具。  相似文献   

4.
围绕火星探测器减速着陆过程中涉及的开伞控制技术、降落伞拉直过程的绳帆现象、降落伞充气性能以及物伞系统动力学特性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探测器进入轨道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以动压为控制目标的自适应开伞控制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降落伞拉直过程多刚体、多质点、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绳帆现象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发现开伞攻角是绳帆现象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设计控制措施。采用降落伞轴向-径向动量守恒充气模型研究了大气密度对降落伞充气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大气密度对降落伞充气时间、充气距离、充气过程中伞衣面积变化及开伞载荷的影响规律或特点。利用物伞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物伞系统减速下降过程的动力学特性。本文研究内容对于中国火星探测器减速着陆系统的工程设计、试验及性能评估等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1米低速风洞中,对半展长直机翼翼尖用围空间流场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分析了翼尖帆片的增升减阻机理。根据理论计算并结合试验结果设计的翼尖机片,经大低速风洞全机模型试验证明:翼尖装三个机片可使全机诱导阻力因子减小21.49%。这可供帆片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英语教学应该以计算机类的职业为导向。基于此,论文提出了计算机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向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机翼翼尖减阻装置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机翼翼尖装置减少机翼诱导阻力是飞机减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合介绍了机翼翼尖装置的减阻技术研究的新发展,着重讨论了“翼尖帆片”、“小翼”以及“剪切翼尖”三种典型的翼尖装置的减阻原理、特性和设计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情况。研究结果指出,在接近设计条件下,上述翼尖装置与“翼尖延伸”相比,在减少诱导阻力方面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对不同的翼尖装置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复杂的“翼尖帆片”将比“小翼”和“剪  相似文献   

8.
对Y12飞机加装剪切翼尖和翼梢帆片后,其纵向和横侧气动特性影响的风洞实验表明,该措施几乎在整个实际飞行的升力系数范围内都具有明显的减阻效果,达到了改善性能预定的减阻指标。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计算机图形学及图像处理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图像分析与处理的一些基本功能;文中给出了大量图像操作函数,有W indows封装的,有自定义的,突出了图像处理的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机载火控系统中的目标状态估计器(TSE)为例,探讨了一类非线性状态估计器的算法及简化方法。文中给出了TSE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特点,并作了形式上的变换;而后用最优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状态估计。最后,利用其结构特点,作了算法解耦,故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和计算机内存,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估值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以优化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布局设计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员视觉注意力分配的布局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软件(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CATIA)中的可视域分析模块,给出不同视野区域的可视性等级,并对驾驶舱人机界面所在的视野范围进行栅格化处理;然后用G1法分析人机界面上各个设备的重要程度,并给予定量赋值;最后建立以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布局的视觉注意分配达到最优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并引入带有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的求解。利用飞机模拟驾驶舱的人机界面布局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开放型CNC系统模块化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建立计算机数控(CNC:ComputerNumercalControl)系统软,硬件的标准化模块研制模式及原型系统,借助于计算机众多的最新成果,探讨以通用模块方式柔性组合为开放型CNC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寻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研究所 NH-2低速风洞中以 HP1000A700计算机为中心的测力测压一体化试验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风洞试验过程中对模型受到的力、力矩、表面压力、洞壁压力等的快速高精度同步采集和处理,不但使风洞的效率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开展新试验技术的研究。文章讲述了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给出了系统配置图。系统包括 HP-2250测量控制子系统、780B 电子扫描压力测量子系统和 HP-1000主计算机,各子系统频繁的实时校正保证了测试精度优于±0.10%。文章重点介绍了软件的设计,并给出了几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一、序言目前,结构分析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大型数字计算机上几乎都配有各种功能齐全的结构分析程序。特别是在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发展和推动下,用有限元法设计出的大量通用程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程技术领域中。可以说,这些通用程序作为计算机的重要工程软件,已经变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当前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正在以无可争辩的竟争能力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结构分析通用程序小型化已成为结构分析程序发展的新潮流。为了能够在小型计算机上为结构工程人员提供更加有力而灵活的分析工具,我们为内存128k字长(1字长  相似文献   

15.
以VB6.0为开发平台,论述了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软件中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并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了此软件用户界面友好,实际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级进模的计算机辅助为例,讨论了多层屏幕图形菜单的制作方法。菜单采用弹出式方式实现,灵活方便,可广泛应用于CAD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干涉条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干涉图像的处理,以提取干涉条纹中心和各级次条纹的半径的算法,然后以相邻条纹的半径差为特征,利用分类器进行判读,最后用VC++编写成软件,用计算机处理以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五 《今日民航》2010,(8):12-12
对于阅尽千帆的国人来说,"山寨"早已是司空见惯,毫不新鲜。可是,您知道国际上都有过哪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山寨现象?法国也许是最近受"山寨"影响最深的国家。一个从网址、网页形式到网页内容都与法国外交部官方网站十分相似的网站横  相似文献   

19.
一种多计算机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和控制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大迎角气动特性研究的风洞试验中,实现了大迎角非对称裁荷的主动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主要由硬、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心计算机、控制机、A/D 转换器、接口等;软件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及其算法等程序。其中主动控制部分能满足目标函数的控制要求。且干扰、误动作影响小,工作可靠性强。具有适应范围广、实现容易、成本低等特点,为测控技术多机网络实现计算机风洞测控技术应用积累了实践经验,给风洞-计算机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和网络仿真技术基础,探讨了网络仿真技术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产生的作用;重点用实例论述了网络仿真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教学相结合后老师提高的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对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