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一个10人航天代表团由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刘·阿伦率领,秘密抵达莫斯科,于1986年9月12—13日与苏联就航天合作计划举行了首轮会谈。代表团的成员来自白宫、航宇局、国防部和国务院。会谈是试探性的,但美苏双方讨论了建立长期航天合作的可能性,主要议题为火星探险、天体物理学和载人航天医药等问题。代表团还参加了苏联  相似文献   

2.
<正> 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屠善澄为团长,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胡文瑞、物理研究所陈熙琛、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鲁子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范剑峰和我国驻美使馆程永曾等同志组成的微重力代表团于今年6月20日至7月8日,先后访问了美国航天局(NASA)总部、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路易斯研究中心、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约翰逊空间飞行中心,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私人空间工业公司以  相似文献   

3.
<正> 1988年4月21~22日,著名的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组织召开了国际空间站结构、结构动力学和材料(SDM)的学术讨论会。我院一名从事空间站概念研究的专家应邀赴美参加了讨论会。位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的威廉斯堡是一个仅有20年历史的小城,在美国被视为历史古都,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乐土和开会胜地。国际空间站结构、结构动力学与材料讨论会就在这里召开。4月20日,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在同一地点,同一会场上,由AIAA和美国机械工程  相似文献   

4.
AIAA/USU(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犹他州立大学)小卫星研讨会第9次年会已于1995年9月18~21日在犹他州洛根召开。出席会议的除美国小卫星专家外,还有来自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瑞典和韩国的专家、学者。中国也派出了专家并提交了论文(但因...  相似文献   

5.
臧英年 《太空探索》2006,(12):28-29
受中国宇航学会的邀请,我的外甥卢杰和他的妻子丝婷干2006年10月21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南京和上海进行了访问参观,卢杰曾于1992年来北京参加世界物理学家会议,做过专题报告,因此这是他第二次来中国。丝婷则是第一次,在此期间,我全程陪同并记下了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6.
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团长裕之大泽为首的代表团七月初赴美,与美航宇局局长弗莱彻在华盛顿举行会谈。两国同意在空间技术领域扩大合作,其中包括利用卫星观测热带森林作为双方联合研究的课题。在会谈后两国签署的协定中还包括另一新的合作领域即空间生命科学。两国亦同意成立一个计划委员会和一个由五名人选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以开展空间合作项目。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将利用日本1987年发射的第一颗海洋观测卫星进行联合研究。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在今后五年内的空间预算为2亿2千万美元,预计十五年内(即到2000年)将增加到8亿美元。加拿大除承担美国太空站的高性能机械手研制任务以外,还有两项国内的空间计划:一项是同美国合作研制的“移动卫星”;另一项是“雷达卫星”。此外,由于日本1987年中期要发射第一颗“海洋观测卫星”和1990年要发射地球资源卫星,日本  相似文献   

8.
以苏联鲍曼理工大学校长,宇航员叶里谢耶夫教授为首的代表团——行6人,于1989年11月10~18日访问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访问期间,代表团参观了卫星总装厂总装车间,作了学术报告,并和我院的专家们进行了友好的座谈。叶里谢耶夫教授曾先后三次乘联盟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他以亲身  相似文献   

9.
2016年3月31日,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翰·迪特里希·沃尔纳(Johann Dietrich Woerner)携代表团访华,并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进行题为"航天4.0"的主题学术报告会. 沃尔纳在会上详细阐述了"航天4.0"这一新纪元的概念含义:"这是全新的航天事业发展阶段,它是自由的、迷人的、融合的;它与社会互动,是国际化的、商业化的.与此同时,航天机构的数目与日俱增,航天技术转化应用引进来、走出去,并将支持官方、私人、太空旅行等各类用途,工业界的参与以及与机构的合作也将扮演重要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18-2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率团访中国。博尔登此行主要目的是就落实中美两国2009年11月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有关内容,在载人航天飞行和太空探索方面与中方进行交流。博尔登的此次访问是在2009年11月奥巴马访问中国时宣布的,博尔登也成为继迈克尔·格里芬之后第2位到访中国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应博尔登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计划在2010年适当时候访问美国。  相似文献   

11.
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探月二期工程的序幕,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探月二期工程,那就是"落".  相似文献   

12.
The launch and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Chinese–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 (CBERS-1) in China has accele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technology in China. These applications include agriculture, forestry, water conservation, land resources,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natural hazards monitoring and so on. The result of these applications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and has created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in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examples and provide auxiliary documentation of additional applications of the data from Earth resource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人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一个不平静的时期. 最让人熟知的,莫过于1994年五六月间发生的黑龙江凤凰山事件和同年11月发生在贵州都溪林场的空中怪车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探月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4号"于2019年1月3日成功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玉兔2号"月球车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至今,国际月球探测活动共实施126次,期间出现两个探月高潮。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两个航天大国之间的竞争引起第一轮探月高潮。20世纪末至今,各航天国家意识到月球探测的战略意义,纷纷提出月球探测计划并积极实施,月球成为各国争先探测的热点,掀起第二轮探月热潮。中国自2004年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实施以来,共开展了"嫦娥1号""嫦娥2号""嫦娥3号""嫦娥4号"及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共5次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五战五捷",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与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续将继续开展以无人月球科研站为主的月球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军用航空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集侦察、情报传输和火力打击于一身的无人机已成为信息化战场的"新宠"。随着国防科技水平的大幅飞跃,中国的无人机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国际无人机舞台上的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ast two years,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magnetospheric physics by using the data of Double Star Program, Cluster, THEMIS, RBSP, Swarm, MMS, ARTEMIS, MESSENGER missions etc., or by computer simulation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se works based on papers selected from the 227 publication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The subjects cover most sub-branches of magnetospheric physics, including geomagnetic storm, magnetospheric substorm, magnetic reconnection, solar wind-magnetosphereionosphere interaction, radiation belt, plasmasphere, outer magnetosphere, magnetotail, geomagnetic field, auroras, and currents.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Chinese space environment detection and parts of results,and gives a short perspective of space environment observations on Chinese future satellites.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ast two years, many progresses were made in Magnetospheric Physics by using the data of SuperMAG, Double Star Program, Cluster, THEMIS, RBSP, DMSP, DEMETER, NOAA, Van Allen probe, Swarm, MMS, ARTEMIS, MESSENGER, Fengyun, BeiDa etc., or by computer simulation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se works based on papers selected from the 248 publications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The subjects covered various sub-branches of Magnetospheric Physics, including geomagnetic storm, magnetospheric substorm, magnetic reconnection, solar wind-magnetosphere-ionosphere interaction, radiation belt, ring current, whistler waves, plasmasphere, outer magnetosphere, magnetotail, planetary magnetosphere, and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activities, space life science i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e, which covers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es. Based on our country's manned space station and recoverable satellite scienc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life science research is very important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 or ne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give further services to the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oth ground-based and flight applied studies were continuously performed in the previous 2 years. Here, we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researches on space life sciences contribut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相似文献   

20.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space solar physics in 2018-2020 are going on smoothly. Besides the missions of ASO-S and CHASE which are in the engineering phases,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projects which are in the pre-study stage (conception study) or have finished the pre-study stage, constituting a rich pond for the selection of next solar miss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brief the status of all these related proj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