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直升机自转下滑的概念,对自转下滑着陆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进行了分析,以能量法计算为基础。根据共轴式直升机的特点,介绍了共轴式直升机诱导功率的计算方法,引入了计算自转下滑着陆轨迹的控制模型,根据该控制模型,用数值计算得出了某轻型共轴式直升机的自转下滑着陆轨迹,其结果可为飞行员实施自转着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西  宋九玲 《飞行试验》1998,14(3):22-24
本文以能量法研究直升机带前飞速度的自转下降性能,提出了稳定自转下滑时最小自转下降率的计算数学模型,给出了样机的计算结果,该结果经过适当的修正后飞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
自转旋翼的气动优势和稳定转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焕瑾  高正 《航空学报》2001,22(4):337-339
旋翼机在正常飞行中和直升机在自转下滑时,其旋翼都处在自转状态。从建立自转旋翼的气动模型入手,通过与直升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旋翼的气动特性的对比,得出自转旋翼具有较好的气动环境和更高的效率;讨论了旋翼机的稳定转速与总距角、前飞速度以及桨盘迎角的关系,通过分析说明在设计旋翼机时,可选择一固定总距,使旋翼机在相当宽的飞行范围内,只需小幅度调整桨盘迎角就可保持稳定飞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AC311直升机自转着陆模拟试飞,验证其自转下滑性能满足CCAR27适航要求.在试飞过程中,飞行员发现发动机无动力时旋翼转速下降较快,在接地前“瞬时提距”时旋翼转速恢复较慢,较难完成自转着陆.为此,根据国际上比较贴近飞行员的定性意见的当量悬停时间,设计部门分析自转下滑性能偏低的原因,并通过换装参考直升机主桨叶进行对比试飞确认,提出了调整桨叶转动惯量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经装机试飞验证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直升机自转下滑训练过程发动机的控制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确定直升机自转下滑训练过程发动机的控制规律,分析了采用正常控制规律进入自转状态时涡轴发动机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在现有控制规律基础上增强动力涡轮转速控制模块中总矩"提前器"作用和适当放宽速率限制值的控制对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规律能够基本满足直升机对发动机状态控制的要求,为解决直升机发动机在自转训练情况下的控制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Z11直升机自转着陆试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永红  杨百兴 《飞行力学》2001,19(3):74-76,83
通过对Z11直升机自转特性及自转着陆的试飞,研究了在自转着陆的进场着陆阶段,如何使旋翼能够提供最大的拉力,减小下降率,使直升机以低于起落架设计允许的最大下降率进行自转着陆,从而保证直 同和驾驶员的安全。最后分析探讨了Z11直升机空中停车后处置的驾驶技术及操纵要领。可供有关研究人员和直升机飞行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直升机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是依靠发动机驱动旋翼产生升力和纵、横向拉力及操纵力矩,能垂直起降的航空器。与其他航空器相比,直升机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既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又能向前后左右任一方向飞行;二是当发动机在空中停车时,直升机可利用旋翼自转下滑,安全着陆;三是直升机不需要专用机场和跑道,可在陆上、水上、舰船上、房顶上等仅能容纳直升机的地方起降;四是直升机可以通过外挂的方式吊运货物或抢救遇险人员;五是直升机军民通用.陛很强,除了专用武装直升机外,几乎所有的直升机既可军用又可民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一起典型的施瓦泽269型直升机做自转下滑训练时进入涡环状态的飞行事故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直升机涡环的形成机理,基于经典的高-辛判据方法计算得出施瓦泽269型直升机的涡环边界,并使用该型机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试飞,经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的涡环边界,为后续的特情飞行训练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侧风对直升机水上迫降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侧风环境模拟技术研究和模型着水试验,研究风扇桨叶角、风扇间距对侧风风速的影响以及侧风风速对直升机模型姿态角、过载和底部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扇采用18°桨叶角方案比采用15°或20°桨叶角方案更优;风扇间距比为1.66时侧风风速分布均匀;有侧风时,对模型俯仰角几乎没有影响,横滚角幅值较大且难以稳定;随着侧风速度增大,重心过载逐渐增大、对称面和近侧风端的底部压力增大、远离侧风端的底部压力减小。  相似文献   

10.
自转是直升机发动机失效后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时,飞行员控制直升机安全着陆的必要手段。自转飞行中容易犯的几个错误要注意避免。该文就自转飞行的原理及正确的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民用直升机事故的分析,说明了自转对于直升机飞行安全的重要性;结合直升机自转的原理与特性,分析了国内外标准对自转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开展直升机自转飞行试验方法相关标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速直升机方案中旋翼自转状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高速直升机的研究日益兴盛起来,而高速直升机设计的利用自转状态在相同临界迎角下可以承担更多升力的特点,提出将自转引入升力转移的过程中,从而达到减小机翼面积、降低机体重量、减小阻力的目的.针对某一高速直升机方案的自转状态,本文设计和建设了试验模型和试验设备,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通过与直升机正常工作状态下旋翼的实验结果对比,得出了自转旋翼具有更高的效率的结论;并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自转旋翼的稳定转速与前飞速度以及桨盘迎角的关系.通过与前期理论研究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对已有的气动模型进行了检验,理论与实验结果得到了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3.
直升机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在一定高度和速度范围内,当无动力或临界发动机失效后,即使旋翼自转或剩余发动机工作,飞行员也来不及操纵和调整直升机飞行状态,直升机会以较大的下降率触地,危及飞行安全.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应确定直升机"回避区"(高度-速度曲线).本文介绍了"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现状和回避区飞行试验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进行回避区飞行试验的程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严旭飞  池骋  陈仁良  李攀 《航空学报》2018,39(10):122107-122107
利用最优控制方法研究变转速旋翼直升机在遭遇单发失效时,旋翼转速对自转着陆低速回避区的影响。首先,以UH-60A直升机为样机,建立三维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低速范围内旋翼转速对直升机需用功率的影响。然后,在模型中加入单发失效后自转着陆阶段发动机输出功率以及旋翼转速变化方程,并利用直接多重打靶法将直升机单发失效后的自转着陆过程转换为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数值求解。最后,基于最小化回避区面积的思想,得到并分析直升机在不同旋翼转速下单发失效后的自转着陆低速回避区,以及回避区高悬停点、拐点和低悬停点对应的最优着陆轨迹和操纵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旋翼转速的降低,直升机单发失效后的低速回避区首先会逐渐缩小,然后迅速增大。最小回避区对应的旋翼转速略高于最小需用功率对应的旋翼转速。适当降低旋翼转速不仅能有效降低直升机的需用功率,还有利于提高直升机单发失效后的自转着陆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直升机自转前飞时在风切变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风切变采用非线性模型,旋翼模型考虑桨叶的刚性挥舞运动,桨叶根部具有水平铰外伸量和弹性约束,诱速在桨盘处的分布采用固定涡系所表示的诱速非均匀分布模型,以Z9飞机为算例,算出计及风切变与否的自转前飞平衡参数和稳定根及操纵响应,显示了风切变对自转前飞操稳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侧风对舰载直升机悬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舰载直升机小速度、大侧滑的飞行状态,采用了旋翼非均匀入流模型,导出了直升机在风场中的运动方程。以某型机为例,对不同风速条件下直升机悬停时的平衡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左侧风对该机悬停性能影响最大,而尾桨操纵裕度要求左侧风速不能超过30m/s,与同类直升机的飞行数据吻合。分析模型为制订舰载直升机的风险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自转进入和退出是直升机机动飞行经常遇到的状态,它的特性是由直升机旋翼和发动机的安装特性共同决定的,该状态的发动机控制是典型的直升机与发动机的综合控制。本文介绍了直升机自转进入和退出发动机控制逻辑的设计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直升机单发失效后自转着陆轨迹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万里  陈仁良 《航空学报》2011,32(9):1599-1607
建立了直升机单发失效后增广的纵向三维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路径约束和边界约束,将自转着陆问题表示成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使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得到自转着陆的最优轨迹和操纵.以UH-60直升机为例,首先计算了自转着陆距离最短的最优解,并与二维点质量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维刚体模型在旋翼转速、旋翼拉力...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技术》2003,(2):44-44
以自转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相结合的独特的“卡特直升机”为基础的无人驾驶飞机方案已提交给美国海军用于竞争“多用途长航时”无人驾驶机。  相似文献   

20.
单旋翼带尾桨式的传统直升机受旋翼气动特性的不利影响,其最大飞行速度等性能受到制约,因此高速直升机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研究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对常规旋翼构型复合式高速直升机飞行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动量叶素理论和Young曲线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悬停和低速下负拉力状态螺旋桨气动模型,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飞行性能优化模型。以X3高速直升机为样例,对悬停、低速(200km/h)和高速(400km/h)分别进行优化,分析了直升机功率、操纵量和姿态角变化。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优化方法能提升特定速度下复合式直升机的飞行性能。悬停、200km/h和400km/h优化后的直升机总功率均降低,比基准值分别低16.3%、10.9%和19.6%。高速时最优直升机总功率主要依赖优化旋翼部件,通过显著降低旋翼总功率来实现。悬停状态的优化参数趋势和操纵量变化与400km/h优化后的相反,而200km/h优化后的旋翼参数变化趋势与悬停状态一致,螺旋桨参数变化趋势则相反。本文为未来高速直升机总体参数选择、飞行性能优化等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