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帅  郭杨  王仕成 《宇航学报》2018,39(4):401-410
针对多飞行器协同拦截机动目标时几何构形会影响协同探测和制导效果的问题,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一种考虑探测构形的协同探测与制导一体化设计方法。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学、动力学方程和双视线协同探测原理,建立了协同拦截模型。在制导设计中引入视线分离角参量以调制协同探测几何构形、减小相对距离探测误差,从而在制导全程增强协同探测效果。将相对距离协同探测结果应用到剩余时间和制导律解算中,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实现协同探测与制导环节一体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进行不同程度机动的情况下,与修正比例导引律相比,所提方法在协同探测和制导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协同侦察系统增加猝发式有源探测功能,使系统既具隐蔽性又可精确定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分析对远距离目标的多平台协同侦察定位和单站猝发式有源定位的定位误差分布特点,提出了协同侦察增加猝发式有源探测的综合探测体制,描述了系统工作流程,给出了协同侦察增加猝发探测的最大似然定位算法,仿真分析了定位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多平台协同侦察系统有较高的切向定位精度,猝发式有源定位有较高的径向定位精度,综合定位能将二者定位性能进行优势互补,一定程度上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末制导雷达干扰决策的模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达干扰效果模糊评估的基础上 ,运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方法 ,对导弹末制导雷达干扰决策进行了综合评估 ,并以干扰某型反舰导弹为例 ,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空中高价值目标的探测问题,给出了信号模型,并对外辐射源探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纳。该研究可应用于无线电静默状态下的非协同探测定位系统,通过与电子侦察系统多传感器融合可进一步完善防空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效能评估是开发、使用和优化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通过对卫星系统通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分别运用单向链法和模糊评价法,确定了通信指标的权重和归一化效用函数。结合实例对函数模型进行了验证,为评估卫星通信系统的综合效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洋目标探测卫星的通用效能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炜琦  张育林 《宇航学报》2006,27(4):814-818
为有效构建海洋目标探测卫星体系,建立一套能对各类卫星的海洋目标探测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的通用效能模型非常重要。初步建立了以目标探测概率为度量的海洋目标探测卫星通用效能模型,可用于光学成像、雷达成像和电子侦察卫星等。模型考虑了影响目标探测概率的三类主要因素即观测区域与目标特性、卫星平台参数和卫星有效载荷特性,分析了卫星技术性能指标和作战性能指标的相互关系,可作为海洋目标探测卫星体系需求分析、顶层设计以及效能评估的依据。并以大型舰船为探测目标用仿真结果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判断涉及的目标参数结合武器系统的作战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根据作战任务建立威胁判断数学模型的指导方案,给出了如何应用该方案对已有模型进行改进的措施。仿真分析中对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决策法的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进行改进,在多目标的空袭环境中演示了不同作战任务对目标威胁判断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针对地基卫星通信对抗系统,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系统效能。首先,根据其组成和使用方法,建立系统效能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最后运用模型,进行示例计算。  相似文献   

9.
基于Delphi和AHP的NGN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险识别和评估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研究现状,随后结合NGN项目的工程实例,利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利用AHP确定评价NGN项目各种主次因素的相对权重,结合模糊评价和专家判断的方法得到项目风险评价的特征矩阵,构造出风险评价模型来定量,并得出NGN项目的整体风险评价值,初步验证了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方君 《上海航天》2005,22(2):11-14
以航路捷径、目标类型、机动特性、到达发射区近界的剩余时间,以及电子干扰为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多通道防空武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决策法的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以分段函数的形式给出权重系数。针对一给定的中程防空武器系统,用模糊统计计算各影响因素的隶属函数,并给出了模型的计算流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估来袭目标的危险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在航天远洋测控软件测试质量评估中的应用问题。根据建立的航天远洋测控软件测试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Fuzzy方法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型号任务软件测试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航天远洋测控软件测试质量,而且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舷外有源干扰的特点,选取引导时间、干扰功率、干扰频率对准度、电磁信号环境及干扰机的干扰样式,作为有源干扰效果的五个评价指标,使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实现对舷外有源干扰进行评估,此评估方法综合考虑有源干扰效果的五个评价指标,提高了对舷外有源干扰评估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3.
抗干扰性能评估是反舰导弹试验鉴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了反舰导弹抗干扰性能评估的基本问题和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多源试验数据的评估方法;利用基于投影模型的直觉模糊的信息集成方法和基于动态直觉模糊的信息集成方法对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逐层进行运算,全面、直观地反映反舰导弹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预警卫星系统在对中段弹道导弹目标进行多任务预警时效能评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效能评估方法,拓展了预警卫星系统效能评估的应用范围。根据预警卫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从预警任务、传感器使用、数据融合等角度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各指标的定量计算模型。对各指标使用的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化,利用模糊变换理论建立了系统效能综合评估模型,介绍了其具体实现过程。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为预警卫星系统效能指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评价航天器测控任务完成质量,提出了其质量评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思想;其次对评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测量数据的离散性,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评估矩阵R的生成问题,初步建立了模糊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及综合评估的计算方法,应用效果良好;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强调被测对象和环境因素对评估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评估应与决策有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白瑞光  孙鑫  陈秋双  全雄文 《宇航学报》2014,35(9):1022-1029
将伪谱法应用于多无人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协同航迹规划,给出了基于Gauss伪谱法(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 GPM)的多UAV协同航迹规划方法。根据UAV的物理特性,结合协同规划的要求,建立了多UAV协同规划的最优控制模型。此模型包括UAV机动性能约束、路径约束、多UAV协同打击约束和集结区约束;利用GPM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用非线性规划软件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多UAV的协同规划要求,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理论的卫星导航系统综合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军 《宇航学报》2004,25(2):147-151,194
根据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建立了卫星导航系统综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例说明了评估方法和过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多源卫星信息在轨融合处理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然灾害监测、海洋目标监视等多星协同探测应用场合,首先分析了多源卫星信息在轨融合处理的必要性,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卫星数据在轨处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星上探测、通信和计算资源出发,分析了适应在轨处理的在轨自主任务规划、目标信息表征、多源卫星信息目标在轨关联、多源卫星信息在轨特征融合、星地协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深空探测任务高能粒子辐射及所致器件失效定量评估问题,利用IMP-8在1973年—2001年的电子探测数据,统计了太阳电子事件通量的特征,证明事件通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假设事件发生概率符合泊松分布,构建了行星际电子通量模型,再结合太阳质子通量模型、探测器轨道、行星际粒子在日球层的传播规律,得到不同置信度下空间粒子通量及其剂量。进一步结合器件累计失效剂量的试验数据,可定量评估器件失效概率。以一种典型的商用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器件TL084和火星环绕探测任务为例,7个月转移轨道和3年火星轨道的任务期内,1 mm铝屏蔽下TL084的失效概率仅为1.01%。  相似文献   

20.
反导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导作战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的相关问题,结合反导作战的特点,探讨反导作战信息处理过程与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的关系,并分析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综述多源信息综合处理、多传感器协同部署、协同跟踪、协同引导和协同识别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就多传感器协同任务规划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