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澳大利亚准备购买两用通信卫星 1980年5月10日,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了一项国内通信和电视广播两用的卫星计划,这立即引起美国和欧洲航宇企业的莫大兴趣,竞相承包研制该卫星。为此,欧洲工业界成立了两个财团,准备按照澳大利亚政府的技术要求,在1980年6月予以投标。一家财团由美国航空空间公司和法国马特拉及汤姆逊-CSF公司组成;另一家由MBB公司、电报电话公司和法国汤姆逊-CSF,及法国航宇公司组成。  相似文献   

2.
1837年发明第一个电报。1865年5月17日由20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ITU)组织,制定了第一个电报规则。1868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电报大会,决定在瑞士伯尔尼设立联盟总部。1869年“电报杂志”出版。1876年A.G贝...  相似文献   

3.
1990年10月 1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03分,苏联从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照像侦察卫星,宇宙2101。苏联将照像侦察卫星宇宙2089回收。美国从卡那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用“德尔它Ⅱ”型运载火箭发射了最后一颗罗克韦尔公司制造的布洛克-ⅡA型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 2日日本国际电信电话公司(KDD)在东京宣布,它已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达成协议,决定在两国之间建立卫星通讯联系。路透社报道,KDD计划在1990年底完成这一卫星通讯系统,并开通启用。日朝两国之间将开通8条电话线路,10条电传线路和1条电报线路。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航空周刊》1979年8月6日和《国际航空快报》8月29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在组建一个新的卫星通信公司,以管理日本计划中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在新公司的筹建和今后的管理费用中,日本政府将投资50%,其余的50%将由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日本国际电报电话公司以及日本广播协会分摊。日本的通信卫星(CS-1)和实验广播卫星(BS-1)目前正在同步轨道上工作。预计日本的第二颗通信卫星和第二颗广播卫星将分别在1983年和1984年用日本的N火箭发射入轨。  相似文献   

5.
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实现了地球上第一次核爆炸。不到一个月后,相继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在波茨坦国际会议上,当杜鲁门向斯大林神秘地炫耀“新型炸弹”时,斯大林似乎“并不在意”。其实斯大林并不聋。就在那天晚上,这位喜欢在谈判桌上用红铅笔漫不经心地画着一个又一个狼头的苏联统帅,立即用电报向莫斯科发出了“加快进程”的命令。4年后的1949年8月29日,苏联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相似文献   

6.
美国正在非洲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建设一个航天飞机备用应急着陆场,该着陆场又是一座战术导航地面站,可以提供300英里范围的距离和方位信息。航宇局已同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电子分部签定了一项价值  相似文献   

7.
阿里安空间公司最近公布“阿里安”运载火箭1995年的发射计划如下:1.1月,发射欧空局的第二颗地球资源卫星ERS-2。2.2月,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6。3.3月,发射美国休斯公司的第三颗直接广播卫星DBS-3。4.3月,发射法国第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太阳神-1。5.4月,发射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的“N-星”卫星。6.5月,发射泛美卫星公司的PAS-4卫星和以色列Spacecom卫星通信公司的Amos卫星。7.6月,发射卢森堡SES公司的Astra-1E卫星。8.8月,发射法国电信公司(Tel…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意大利的空间活动仅次于法国。意大利空间工业同法国两家航宇公司一起占有美国洛拉尔公司的49%股份,以联合欧美卫星制造力量,参与国际卫星市场的竞争。去年12月2日,意获得一项合同,为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制造两颗N-星通信卫星。阿列尼亚空间公司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成立联合公司,准备承包欧洲卫星用户的地面设备。作为意大利的单独贡献,意大利空间局和美国航宇局达成协议,为自由号空间站或航天飞机制造几个小型住人密封舱。  相似文献   

9.
航天简讯     
美国麦道公司、马丁·玛丽埃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休斯公司将研制新的中型运载火箭,它能把953公斤的卫星送入18,520公里的轨道,于1989年交付使用,发射军用导航卫星。美国无线电公司向阿里安空间公司预订用“阿里安-4”火箭在1989年9月或10月发射“卫星通信 K-3”和“卫星通信-4”两颗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0.
美国西联电报公司曾规划了一个家庭视频信号广播的通信卫星网络计划,该网络将由四颗卫星组成。七月初,西联公司决定放弃直播卫星计划,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起,撤回了频率和轨道位置分配的申请。西联公司之所以放弃直播卫星计划,是因为本公司不能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欧洲卫星咨询组织秘书长米歇尔·葛恩特称,该组织最近获得两项重要合同,一项是监督欧洲参加研制国际通信卫星-7工作的可靠性;另一项是拟一份有关南美安第斯山区“大兀鹰”区域卫星计划招标的技术说明。这两项合同总计费用约300万美元。欧洲卫星咨询组织是由欧洲财团联合4家公司组成的,即英国电话电报公司、西德德泰康公司、意大利空间通信公司、法国萨特尔康塞公司。  相似文献   

12.
国外民用通信卫星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成荣 《国际太空》1997,(10):17-21
1由试验卫星发展到各种专用商业卫星1.1美国早期通信试验卫星美国早在1945年就用月球进行无源反射通信试额,1958犀12目18日又发射了一颗有源通信试数p星“斯科尔”,第一次颁证了通信转发器技术的可行性。自1960年利用回声一1无源反射通信试领】星试顿后,1962年至19634又利用电星一1和中继一l有源通信】星进行了】星通信试验。1963$发射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辛康”进行了电话、数传、电报、传真和电视的实的传输试领,艺发证实了地球同步卫星应用于商业通信的可行性。1.270年代后签国通信试领】星7O年代后,美国又研制发射了“巨用技…  相似文献   

13.
美国目前使用的国内通信卫星系统有三个,即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卫星通信系统”,西联公司的“西联星系统”以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GTE卫星公司的“通信星系统”。此外,休斯飞机公司正在研制商业用的国内通信卫星系统。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通信卫星。一、无线电公司的“卫星通信”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七家需要通信卫星的公司已向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出申请,要求于90年代初期研制并发射十几颗新的通信卫星。 FCC表示,将于1988年向这些申请者发放许可证。这七家公司实际上代表了美国卫星制造厂商和运载火箭提供者在今后几年的大部分美国市场。同时,这七家申请公司也表示:发射这些新卫星,他们可能使用“阿里安”、“德尔他”、“大力神”等火箭,也可能使用中国的长征号运载火箭。一、七家申请公司的要求和概况截至到1987年9月15日,已提出申请的公司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电,在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前夕,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中美两国在北京签订了一项用我国“长征三号”火箭为美国发射一颗通信卫星的正式合同。自去年一月以来,我国长城工业公司曾先后为瑞典空间公司,美国西联公司、泛美卫星公司、特雷公司和多美尼影视公司签订发射卫星订座协议,这次签订的合同是我国为国外发射卫星的  相似文献   

16.
罗利空军基地的电报 1967年10月,从科罗拉多州的罗利空军基地向以美国五角大楼为首的全美主要空军机关发电文.一开头写着"最优先考虑",请求马上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1日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与美国休斯飞机签订了一项新的卫星发射合同。阿里安公司将在1992年和1993年,用阿里安运载火箭为休斯公司发射两颗电视与通信卫星——Galaxy 4和6。这两颗卫星的寿命为12年,载有24个C波段和24Ku波段的转发器。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入轨后不久便释放了一颗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归美国国防部所有的秘密军事卫星。 3日格林威治时间1时05分,苏联2月28日发射的“进步M-3”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  相似文献   

18.
许菁菁 《国际太空》2011,(12):37-43
1 概述 美国卫讯公司(VIASAT)与美国劳拉公司联合打造的卫讯-1(ViaSat-1)于2011年10月19日发射。它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宽带卫星。与之相对应的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于2010年12月发射的“Ka频段卫星”(Ka-Sat)。这2颗卫星均采用美国卫讯公司的新一代“冲浪波束”(SurfBeam)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卫星容量,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地中海地区。 卫讯-1 美国卫讯公司与美国劳拉公司签署了关于卫讯-1的研制合同,其合作伙伴还有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  相似文献   

19.
“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2000年8月7日,一枚“大力神4B”重型运载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将洛马公司为美国国家侦察局制造的一颗“长曲棍球”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总费  相似文献   

20.
沙特阿拉伯王国在1984年加入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它是该组织的第四十个成员国。这个组织的中东成员国还有: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埃及和阿曼。代表沙特阿拉伯王国签字的是邮政、电报与电话部部长。英国伦敦是总部所在地。该组织提供全球舰船和海上作业公司的电报、电传以及数据通信等项业务。1983年5月,国际海事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