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度,全球卫星发射和在轨运行故障频出,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航天事故:印度2次发射失败,1星在轨故障;俄罗斯1次发射失败(“一箭三星”),2星在轨失效;韩国1次发射失败;日本成像侦察卫星在轨失效;欧洲、美国也均有在轨卫星重大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时间2007年9月6日02:43,一枚质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39号发射台点火升空,原计划经过7h的飞行后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但火箭在发射139s后第2级出现故障,导致所携带的日本卫星坠毁。此次发射故障中坠毁的日本通信卫星-11(JCSAT-11),是日本搭乘质子号火箭发射的首颗商业卫星,主要用于电视转播和提供通信业务。根据俄哈两国签订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租用协议,目前哈萨克斯坦已暂时停止质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直到所有情况调查清楚。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导致本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是火箭执行机构故障。承担此次发射的质子-M火箭是质…  相似文献   

3.
王霄 《国际太空》2014,(11):75-77
"安加拉"火箭是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单独研制的首个商业发射用途的火箭,其命名也是源自于西伯利亚东南部的安加拉河。2014年7月9日,安加拉-1.2(Angara-1.2PP,PP代表首次发射)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Plesetsk Cosmodrome)成功发射升空。约4min后,火箭第一级分离,落入伯朝拉海域,随后第二级点火分离、整流罩脱离。发射21min后第二级火箭落入堪察加半岛上的指定区域,试射成功。此次试射中仅进行第一级火箭试验,其第二级火箭和载荷均为配重,火箭仅进行亚轨道飞行。安加拉-1.2的成功试验飞行为未来"安加拉"系列火箭启动运行铺平道路,"安加拉"火箭或将成为俄罗斯未来的主力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4.
夏光 《国际太空》2011,(3):51-56
1月20日,天顶-3F火箭发射了俄罗斯的电子-1(Elektro—L1)气象卫星。该卫星的质量约为1620kg(其中有效载荷质量为435kg),设计寿命为10年。  相似文献   

5.
夏光 《国际太空》2005,(10):1-4
资源-DK1(Resurs—DK1)是俄罗斯新型民用地球观测卫星,能向地面站传送分辨率为1m的图像。卫星由俄罗斯航天局投资,由萨马拉火箭航天中心(即位于萨马拉的原“进步”中央特种设计局)设计、建造和运营,其商业数据的发行商是航天局下属的Sovinformsputnik公司。Resurs—DK1卫星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卫星主要用于接收和传输有关地球自然资源及突发事件的即时数据。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29日,韩国"罗老"号火箭在发射倒计时进入到16分52秒的时候,因第二级火箭出现异常情况而被取消发射。当时,罗老宇航中心在对由韩国研制的第二级火箭的电力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检查时发现其电流信号异常,因此停止了发射的倒计时,没过多久,又马上卸掉了由俄罗斯研制的第一级火箭中的液氧/煤油。此举表明,火箭故障一时难以排除,需要卸下发射台,运回发射组装楼  相似文献   

7.
欧洲“维加”(也称“织女星”)小型运载火箭项目官员称,该火箭将以每次发射约3200万欧元(4200万美元)的价格进行商业销售,能与俄罗斯由弹道导弹改装的火箭型号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8.
空间扫描     
小号 《国际太空》2009,(9):14-14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7月15日发射升空;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因天气和故障原因推迟到8月26日以后发射;美国私营航天公司于7月14日首次成功发射卫星;韩国首次于8月25日自主发射首颗本土卫星;俄罗斯于7月6日用一枚“隆声”火箭把宇宙-2451~2453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阿联酋首颗遥感卫星——迪拜-1卫星于7月25日升空。  相似文献   

9.
世界权威统计机构的一项研究表明:造成国际航天发射故障的原因,其中高达38.5%是由火箭发动机所引起。然而迄今为止,在中国航天发射的故障率统计中,由发动机引发的故障率却是零。这项记录一直被世人视为世界航天史上的一项奇迹。创造这项奇迹的人,来自陕西西安,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一个被世人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因太阳帆板驱动机构故障而在轨失效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简称“尼星一号”)的替代星——尼日利亚星通信卫星1R(简称“尼星1R”),将于2011年第四季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3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尼星1R项目合同。  相似文献   

11.
2013年,英国航天局(UKSA)的一颗旨在进行多项科技实验的纳卫星——英国通用平台试验-1(UKube-1)卫星,将由俄罗斯第聂伯-1(Dnepr-1)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是UKSA成立后发射的首颗卫星,是该局与工业界、学术界的新型合作项目,也是英国国家"立方体卫星"(CubeSat)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提升英国航天技术及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2.
据简氏导弹与火箭10月27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连续两天发射了两枚现场点火的潜射弹道导弹(SLBM),验证了俄罗斯核威慑的能力。导弹一枚从北极发射,另一枚从太平洋发射。  相似文献   

13.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2):26-29
加注过量致质子号发射失败2010年12月5日俄罗斯质子M/DM03组级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3颗格罗纳斯导航系统卫星时失败,导致这3颗格罗纳斯-M型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已坠入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海域。12月10日俄联邦航天局公布了故障调查委员会的初步调查结论。令人吃惊的是,此次失败的原因竟是火箭上面级推进剂加注过量。此次发射升空的质子号火箭采用了新型上面级,即DM03组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23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子午线”5军事通信卫星,但因火箭第三级故障失败,卫星落人西伯利亚地区。问题出现在火箭起飞后约7分钟。按预定计划,卫星应在发射约9分钟后同火箭分离。这次失败对俄陷入困境的航天计划是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一批重要发射计划(包括第一批用于全球电话业务的星座发射)确定之后,1996年美国“宇宙神”火箭和欧洲阿里安-4火箭将发射21次。阿里安空间公司希望打破1995年发射11次(入轨13颗卫星)的记录。阿里安-4是设计用于同时发射双星入轨的火箭,但1...  相似文献   

16.
魏欣群 《国际太空》1998,(12):20-21
1998年9月10日,“全球星”(Global-star)移动电话星座进行第3次组网发射。这次发射使用一枚乌克兰南方设计局(Yuzhnoye)研制的天顶号(Zenit)火箭,共携带12颗Globalstar卫星。火箭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后...  相似文献   

17.
空间扫描     
曲新 《国际太空》2001,(5):30-31
乌克兰 2 0 0 1年有 8次航天发射 乌克兰著名火箭研制单位南方设计局发布消息说 ,2 0 0 1年 ,在乌克兰俄罗斯航天合作的框架中 ,计划用乌克兰生产的天顶 -2和旋风-2火箭为俄发射 2颗卫星 ,其中 1颗为气象 -3M卫星。计划用 SS-1 8战略导弹改制的“第聂伯河”火箭进行 2次发射。还计划用天顶 -3SL火箭参与 3次海上发射。另外 ,计划用旋风 -3进行 1次其它发射。据称 ,乌通过参与世界航天发射每年可获得 2亿~ 2 .5亿美元的利润。今后 5年我国将研制多艘载人“神舟”飞船 中国权威航天专家 2月 6日在北京称 ,中国计划今后 5年研制多艘神舟号…  相似文献   

18.
松鼠 《太空探索》2012,(10):48-51
2011年8月美俄等国家的航天发射都出现失败,可以说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黑色八月,巧合的是,2012年8月7日俄罗斯"质子"火箭一箭双星发射Express-MD2和印尼的Telkom-3时又遭遇失败,虽然这只是2012年俄罗斯的首次航天发射失败,但是近年来俄罗斯航天发射屡屡出现事故,特别是"质子"火箭去年8月发射Express-AM4时最终卫星入轨失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小型火箭商业市场发展缓慢□□在美国,期待中的小型运载火箭的商业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因而美国政府仍是美国小型运载火箭发射业的最大用户。轨道科学公司经营“飞马座”、“金牛座”火箭和一种部分由剩余导弹硬件制成的小型火箭。该公司同航宇局(NASA)和国防部签订了延续多年的多次发射合同,从而成为美国小型火箭发射业中的佼佼者。轨道科学公司的竞争对手洛马公司却仍在为寻找用户而奋斗。洛马公司经营的雅典娜-1、2两种火箭只签订了2个发射合同。在1999年4月27日的发射中,雅典娜-2火箭发生故障,未能把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20.
日本E火箭[即“艾普斯龙”(Epsilon)火箭】是日本字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空间运输任务本部研制的一种新型火箭。原计划于2013年8月22日发射。因地面设施检查时发现问题,推迟到2013年8月27日13:40发射:但在发射前19s时,火箭姿态异常,自动停止了发射。其故障原因是地面管控系统与箭载计算机提供的姿态数据间存在0.07s的偏差,箭载诊断系统判定为火箭“姿态异常”,故自动停止发射。经调整。最终于2013年9月14日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