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成功发射并返回地面 7月3日16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16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卫星起飞重为2.75吨,是我国迄今最重的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星上除用于科学探测的遥感器外,还携带有昆虫、藻类、植物种子、微生物、菌种和蛋白质、细胞反应器、小型生物舱、重力仪和1000个纪念封等。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地轰鸣,烈焰四起,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我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直冲云霄,奔向遥远的月球,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是中国航天发展道路上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8月,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发射成功,今年1月8日,该星被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是我国第一次开展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也是登顶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的科研高峰、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对助力我国基础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截止1981年底,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共发射成功2772个宇宙飞行器(卫星、飞船和宇宙探测器)。苏联占1661颗,其中军用卫星1205颗。美国共发射939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除外),其中军用卫星661颗。其它国家共发射成功172颗。世界各国共发射通信卫星537颗,成功进入同步轨道的占109颗。世界上已发射宇宙飞行器的国家和组织共19个,其中8个拥有自制运载火箭,它们是:苏联、美国、日本、欧空局、法国、英国、中国和印度,另外巴西将于1983年用自制火箭发射卫星。详细数据请参看表一、二、三及其注解。  相似文献   

5.
阿里安 L7于1983年当地时间10月18日21点45分36秒(世界时问10月19日零点45分36秒)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基地发射成功。运载火箭各级及其他系统运转正常。国际通信卫星5-F7是阿里安火箭已发射的卫星中最重的一颗(1850公斤),它已按预定的地点及时问同运载火箭分离。卫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6月23日,欧洲QB50项目8颗立方体卫星成功搭乘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进入太空,至此完成规划的第2批QB50立方体卫星的发射。此前,在2017年4月18日,28颗QB50立方体卫星搭乘美国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由轨道-ATK公司的"天鹅座"(Cygnus)货运飞船运抵"国际空间站"(ISS),陆续利用立方体卫星部署装置释放入轨。QB50项目将开展迄今最大规模的地球大气低热层多点原位探测。  相似文献   

7.
5月20日黎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位于印度的东海岸,马德里以北)成功地将一颗重106公斤的加长罗希尼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卫星上装有探测γ射线猝发的仪器和工作一年的研究大气试验的设备。1987年和1988年,印度两次发射罗希尼卫星均告失败,在改进了运载火箭的稳定性和控制系统后,这次发射成功了。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17日,首颗国际通信卫星-10(Intelsat 10-02)从拜科努尔用质子-M火箭发射成功(01星因交付延迟被取消),用于替代在轨的Intelsat—707卫星。它是国际通信卫星公司订购的体积最大、功率最强的卫星,也是今年发射的第2颗采用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1983年4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升空,开创了中继卫星时代.25年后,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中继卫星时代.4月25日发射成功的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将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10.
星辰 《国际太空》2023,(11):60-62
<正>国内动态遥感三十九号卫星相继发射成功10月5日、10月24日,两颗遥感三十九号卫星相继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云海一号04星成功发射10月15日8时54分,云海一号04星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云海一号04星主要用于开展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等任务。  相似文献   

11.
8月25日23时24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了拉格朗日L2点绕飞捕获控制,并成功进入了运行周期为180天的环绕拉格朗日L2点轨道。此举实现了世界上首次由月球轨道飞往拉格朗日L2点的航天活动,也是中国航天深空探测的触角第一次延伸到如此遥远的宇宙深空。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以色列地平线-6间谍卫星发射失败 由于搭载它的“沙维特”火箭三级发动机出现了故障,2004年9月6日下午,该卫星坠入大海。 中国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2004年9月9日7:14,长征-4运载火箭在太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2颗实践-6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美国国防部将采用波音公司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 7月 2 5日 1 5时 0 5分 ,“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30分钟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科学家于 1 997年提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得以真正实现。“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主持 ,由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小卫星组成。此次发射的“探测二号”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构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这一计划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组成的联合观测项目 ,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立体探测。“探测二号”卫星质量约为 343kg ,设计寿命 1 2个月 ,…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     
<正>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2016年12月22日3点22分,我国研制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和三颗微纳卫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43次飞行。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通过定期获取全球和区域二氧化碳分布图,对全国各个省份和城市的碳排放情况进  相似文献   

15.
天兵 《太空探索》1996,(4):18-21
今年4月3日,第三代第一颗“国际移动卫星—3”(原名“国际海事卫星—3”)由美国“宇宙神”火箭发射成功,它将开辟移动体通信的新天地。 移动体卫星通信的诞生 在没有移动体通信卫星之前,在舰船、飞机和车辆等移动体上,人  相似文献   

16.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武铠 《太空探索》2006,(12):4-5
10月23日清晨7时24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绵绵山峦见证了中国航天的一次标志性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冲天一举,将实践六号02组两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书写了中国航天历史上颇具意义的几个数字;走过50年的中国航天迎来了新时期首次宇航发射的成功;我国长征系刊运载火箭取得了1996年10月以来的第50次连续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8.
最新消息     
“金星快车”11月9日升空,第2颗国际移动卫星-4于11月8日由海射火箭发射成功,俄美航天员11月7日成功完成了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19.
吴琳  荆鹰 《太空探索》2013,(1):8-11
2012年11月19日6点53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C星送入预定轨道。同时,还成功搭载发射了一颗新技术验证卫星和蜂鸟试验载荷。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1"方案的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20.
航天简讯     
国际日-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国际日-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风”于1994年11月1日用德尔它-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第一颗是日本发射的Geo-tail卫星,第三颗将是美国的“极”(Polar)卫星,它计划于1995年底发射。“风”卫星重1250千克,由马丁·玛丽埃塔/阿斯特罗空间公司制造。星上带8种科学探测仪器,其中有6种是美国仪器,法国和俄罗斯各有1种。卫星将进入一条“8”字形轨道。头两年运行在近地点29000千米、远地点160万千米的轨道上。1996年底转移到一条绕拉格朗日L-1点的圆形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