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耳东 《太空探索》2006,(2):F0005-F0005
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点19分,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乘俄罗斯的联盟-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参与的这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部署阶段。根据欧洲空间局计划,这颗名为“GIOVE-A”的试验卫星在升空至距地面2.3万千米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28日北京时间13时19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由俄罗斯联盟-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顺利入轨,这是庞大的伽利略计划向前划出的一大步,标志着该计划进入了真正的轨道验证阶段。  相似文献   

3.
关茶 《国际太空》2008,(6):22-27
欧盟立法机构——欧洲议会经过2天的讨论,于2008年4月23日通过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终部署方案,这标志着为期6年的“伽利略”计划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正式启动。2008年4月27日,欧洲又用俄罗斯联盟-FG火箭成功发射了欧洲“伽利略”计划的第2颗导航试验卫星GIOVE-B,并于  相似文献   

4.
郭泰 《国际太空》2006,(3):30-31
2005年12月28日,欧洲用俄罗斯联盟-FG火箭成功发射了举世注目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这标志着该计划进入了真正的在轨验证阶段.  相似文献   

5.
庞征 《太空探索》2012,(3):44-47
推迟多年的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项目的首批2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导航卫星于2011年10月21日由俄新型的联盟-2-1b火箭(也称联盟VS01)送至距地球23600千米的轨道,这也是俄罗斯火箭首次在法国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2颗卫星分别以欧盟举办的伽利略儿  相似文献   

6.
当地时间2005年12月28日11点19分(北京时间13点19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搭载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从饿罗斯租借的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为了打破美国全球定位系绒(GPS)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欧洲决定发展自己的“伽利略”导航系统,而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这一系统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28日北京时间13时19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由俄罗斯联盟-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顺利入轨。这是庞大的伽利略计划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标志着该计划进入了真正的轨道验证阶段。GIOVE-A卫星目前运转情况良好,并于1月12日传回了首批信号。GIOVE-A卫星的各种载荷链将依次产生多种伽利略信号模式。载荷试验于2月中旬完成。  相似文献   

8.
徐菁 《国际太空》2011,(3):43-50
“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是欧洲正在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用航天项目,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共同发起,其目标是建成欧洲自主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相兼容,从而摆脱对GPS的依籁。打破美国对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垄断。在使欧洲获得工业和商业效益的同时,为建立欧洲共同安全防务体系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7月,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突然发生了严重的故障,连续170个小时不能工作,这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来说,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声望上都是沉重的打击。幸好除了伽利略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0.
4月30日凌晨4时50分,中国第12、1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17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STB/"弗雷盖特"MT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航天中心发射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第11颗~12颗工作卫星,即"伽利略"11和12,又称"伽利略-全面工作能力正样星(FOC FM)"8和9。这是"联盟"号火箭2015年第三次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伽利略"卫星。本次发射是阿  相似文献   

12.
杭仁 《国际太空》2012,(2):32-34
2011年,欧洲的航天活动波澜不惊,没有影响较大的新型航天器入轨,但所有发射都取得了成功。欧洲航天界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用俄罗斯联盟-2.1b(Soyuz-2.1b)火箭发射了首批2颗"伽利略-在轨验证"(Galileo-IOV)卫星。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阿里安航天公司和欧盟委员会近日宣布,欧洲“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前两颗卫星定于10月20日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场采用俄制联盟号火箭发射。这也将是联盟号在该发射场新建的发射设施进行的首次发射。这次发射一方面是由欧盟和欧空局合作开展的“伽利略”项目首次送工作卫星上天,另一方面又是欧空局和俄罗斯合作开展的联盟号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发射项目的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7日22时23分,欧洲研制的科罗号(COROT)天文卫星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用俄罗斯的联盟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人类发射的首颗专门用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7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STB/"弗雷盖特"MT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航天中心发射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全面工作能力"(FOC)阶段卫星,即"伽利略-全面工作能力正样星(FOC FM)"3和4。这是"联盟"火箭在库鲁的第  相似文献   

16.
士元 《国际太空》2007,(3):12-16
□□2006年12月27日,欧洲科罗号(COROT)天文卫星由俄罗斯的联盟-2-1b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升空.它是人类发射的首颗专门探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天文卫星,特别是那些可能和地球一样存在生命的天体.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15日,欧空局宣布: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投入初始运行,至此联合国确定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部投入运行,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多系统共存格局初步形成,全球卫星导航服务进入了新纪元。从1998年11月欧空局启动伽利略系统开始,欧洲人用18年的时间完成了伽利略系统初始运行能力建设,共发射卫星20颗,耗资数十亿欧元。伽利略系统投入初始运行使欧洲具有了完全自  相似文献   

18.
<正>□□在经历了预算超支、进度推迟、运营特许权谈判等一系列波折以后,欧洲定于2011年发射4颗"伽利略-在轨验证"(Galileo-IOV)卫星,它们分2批升空,先后间隔3个月,届时将形成一个迷你星座。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系统组网完成。完全建成全球系统不是终点,而是发展的新起点。未来的"北斗",还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无比美好的前景。未来的"北斗"将实现多元合作,与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携手并进,实现泛在的智能时空信息服务和无所不在的位置服务,服务中国,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全世界,以更精准、更优质、更可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发生了几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化计划已进入到关键时期、俄罗斯批准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2012-2020年发展规划,投资总额高达3465.9529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欧洲完成"伽利略"(Galileo)在轨组网验证系统的部署,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