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疲劳寿命的区间名义应力法及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疲劳寿命名义应力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区间名义应力法对含不确定参数的疲劳寿命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疲劳寿命各参数的区间灵敏度分析。本文同时考虑了平均应力和应力幅的影响,将S-N曲线及修正公式应用于疲劳寿命的计算之中。为了解决不确定参数对疲劳寿命结果的影响,引入区间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求解;并利用区间壳技术来修正疲劳寿命的区间结果,来降低区间的易扩张性,通过一系列理论推导给出疲劳寿命对于不确定参数的区间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数值算例与传统的概率分析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当不确定信息较少时,文中提出的区间名义应力法是一种有效的、合理的选择,同时所提出区间灵敏度分析方法能够大大地降低计算量,应用更加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2.
胡俏  谢里阳  徐灏 《航空学报》1993,14(10):500-502
常规名义应力法在考虑平均应力对疲劳损伤的影响时。利用等寿命曲线将载荷等效为对称循环载荷。将双参数问题简化成单参数问题,从而造成误差。本文利用S_a-S_m-N曲面方程,提出双参数名义应力法,计算疲劳损伤时,不再进行载荷均值的转化。实验验证得到:双参数名义应力法可提高疲劳寿命估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聂宏  乔新  樊蔚勋 《航空学报》1991,12(1):80-82
 <正> 关于弯扭复合疲劳强度问题的研究,以往都是建立在名义应力法的基础上而局部应力应变法是一种比名义应力法更好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尤其是对于解决中、低周疲劳寿命问题。因此,本文把局部应力应变法引入弯扭复合疲劳寿命计算中,建立一个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弯扭复合疲劳损伤准则。  相似文献   

4.
在多轴高周疲劳临界面的基础上,将应力场强方法计算的某一临界尺度内的平均应力作为控制疲劳损伤的特征应力,进而建立一种新的基于应力场强的多轴高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结合某型飞机中央翼1墙法兰盘部位全机疲劳试验,将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名义应力法、McDiarmid法、Susmel法及全机疲劳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多轴高周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对航空发动机主轴疲劳寿命分析多采用斯贝MK202发动机应力标准EGD-3中提供的方法。本文以某涡轮轴为对象,基于EGD-3方法,分别采用通过查表和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寿命估算,并利用应力修正系数法对主轴低周疲劳寿命分析,并将结果与传统名义应力法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运用应力修正系数法估算主轴低周疲劳寿命结果与EGD-3查表结果相当,是可行的;在高低周载荷下,使用有限元法计算应力集中系数的EGD-3方法计算的主轴疲劳寿命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主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陆山  陈倩  陈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148-151
对航空发动机主轴疲劳寿命分析多采用EGD-3斯贝MK202发动机应力标准中提供的方法.以某涡轮轴为对象,基于EGD-3方法,分别采用查图和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寿命估算;利用应力修正系数法对主轴低周疲劳寿命分析,并将结果与传统名义应力法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运用应力修正系数法估算主轴低周疲劳寿命结果与EGD-3查图结果相当,是可行的;在高低周载荷下,使用有限元法计算应力集中系数的EGD-3方法计算的主轴疲劳寿命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估算结构疲劳寿命的新途径:在结构名义应力谱、应力严重系数/知名义应力等寿命图已知时,把结构件的名义应力等寿命图转换成真实应力等寿命图,用计算出的真实应力、应变查该等寿命图来估算出结构的寿命,或者把用诺伯法确定出的局部应力、应变历程转换成当量名义应力水平后查结构名义应力等寿命图来估算结构的疲劳寿命。这样,同时运用了名义摩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的优点,使寿命计算更合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结构的微动疲劳问题,发展了一种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微动条件下,接触区域处于多轴应力状态,采用基于临界平面法的多轴疲劳参数对结构的微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在确定性寿命计算的基础上,考虑弹性模量、摩擦系数以及寿命预测模型中材料常数的随机性,利用响应面方法,结合Monte-Carlo模拟技术获得结构微动疲劳寿命可靠性模型。最后将此方法用于燕尾榫结构的微动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微动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结构的微动疲劳问题,发展了一种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微动条件下,接触区域处于多轴应力状态,采用基于临界平面法的多轴疲劳参数对结构的微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在确定性寿命计算的基础上,考虑弹性模量、摩擦系数以及寿命预测模型中材料常数的随机性,利用响应面方法,结合Monte-Carlo模拟技术获得结构微动疲劳寿命可靠性模型.最后将此方法用于燕尾榫结构的微动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陆山  高鹏 《推进技术》2009,30(3):352-354,384
提出了考虑材料蠕变应变模型参数分散性及应力松弛效应的涡轮盘蠕变-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蠕变应变概率模型;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分别回归蠕变和疲劳损伤函数;通过蒙特卡洛法模拟总损伤分布及寿命可靠度。同时提出给定可靠度的寿命计算方法和两种考虑应力松弛的涡轮盘蠕变-疲劳寿命可靠度分析简化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机翼下壁板螺栓连接件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设置面面接触,并施加螺栓载荷来模拟预紧力来模拟螺栓连接。计算得到某型飞机机翼下壁板螺栓连接试验件的应力云图,分析得出受力最严重部位。通过名义应力法计算该连接件的疲劳寿命。运用MATLAB拟合生成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3.720 2下的S-N曲面,从而计算出各级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和损伤。根据M 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计算出了连接件的疲劳寿命,与传统的板杆单元应力严重系数法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张亚琪  廖日东 《推进技术》2021,42(7):1628-1635
为了简化焊接圆管的随机振动疲劳计算,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对比证明了焊接疲劳分析中“结构应力法”所指的结构应力实质同材料力学计算的名义应力是一致的,并以此提出了一种快速开展设计和分析的简化方法,不依赖于FE-Safe软件,且发挥了梁单元模型的效率优势。另外,基于梁单元模型的随机振动计算结果对减震卡箍多方案布置对结构焊接疲劳寿命的影响展开讨论,认为卡箍分散布置和增加数量虽然可以有效避开结构共振频率,然而并不一定会提高焊接疲劳寿命,甚至可能会加速焊接位置的失效,具体布置设计需要结合疲劳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典型缺口件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典型缺口件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的回顾,按照疲劳缺口效应描述参数的不同将缺口件疲劳分析方法划分为3类:局部应力应变法、应力梯度法和临界域法.结合4种不同缺口几何下的LY12CZ铝合金缺口件的低周疲劳试验数据,对上述3类方法进行的验证对比可以发现:考虑了应力梯度和应力场分布的方法(如临界域法和应力梯度法)对缺口件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精度较差,其中应力场强法还能够正确地预测疲劳破坏位置.   相似文献   

14.
建立窗周开口区局部细节有限元模型,将其嵌入全机总体有限元模型,使用Nastran进行细节应力分析,给出一种钉孔区名义应力确定方法,获得疲劳分析所需的参考应力、钉载;将全机总体有限元模型中窗框单元应力谱,与局部细化后窗周开口区域疲劳薄弱部位应力分析结果相结合,来确定各疲劳薄弱部位所需应力谱;在此基础上,使用细节疲劳额定值法进行裂纹萌生寿命分析,确定疲劳最薄弱部位;采用Nasgro方程对疲劳最薄弱部位进行裂纹扩展寿命分析。文中基于细节有限元模型确定分析部位应力谱的方法及形成的一套分析流程可以推广到其他开口类结构疲劳强度评估中。  相似文献   

15.
精确分析和预测连接耳片结构的疲劳寿命对保证飞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损伤力学—有限元全耦合方法对飞机上典型连接耳片结构进行分析,得到该结构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和疲劳寿命;将分析结果与疲劳寿命工程估算方法——名义应力法进行比较,证明损伤力学—有限元全耦合方法应用于结构寿命预测的可行性,并将损伤力学—有限元全耦合方法与线性Miner准则、损伤全解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力学有限元全耦合方法,其计算结果是唯一的、确定的,比运用线性Miner准则和损伤全解耦方法所得的结果更准确,弥补了名义应力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情况,对选定的6个考题分别用应力严重系数法和DFR法进行了疲劳寿命估算和可靠性分析。寿命计算结果与文献2中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合以往大量实际飞机结构的应用考核验证,充分证明这种疲劳可靠性寿命估算方法计算结果可信,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应力应变场强法的轮盘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志英  谷裕  周平  王朝 《推进技术》2018,39(2):433-439
为了更精确地进行航空发动机轮盘的疲劳可靠性分析,考虑缺口区域应力应变分布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试验确定材料场径,采用应力应变场强法对轮盘进行确定性疲劳寿命分析。考虑场强因子及各参数的随机性,利用分布式协同响应面建立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并建立基于应力应变场强法的轮盘疲劳可靠性分析流程。结果显示:99.90%可靠度下的轮盘疲劳寿命为9595循环,相比确定性安全寿命6557循环,轮盘具有一定的寿命裕度。而应力应变场强法与传统方法理论分析结果相比,传统方法分析结果偏小,趋于保守。验证了基于应力应变场强法进行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中长寿命轮盘应力寿命及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针对轮盘榫槽结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难确定、采用传统应力寿命法估寿误差大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应力寿命预估法.改进方法包括:提出应力修正系数概念和一种适用于轮盘榫槽结构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确定方法, 以及应力比修正方法.一旦确定了试棒的应力修正系数, 改进应力寿命法可采用光滑棒试验数据预估复杂结构寿命, 并考虑应力集中影响.进而建立了基于改进应力寿命法的应力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 并对某风扇盘进行了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 计算概率寿命与试验寿命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多轴缺口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LY12CZ铝合金缺口薄壁试验件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相应的K_T,并插值得到S-N曲线;然后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在工程中较为方便应用的等效应力的公式,根据此公式计算得到的等效应力对传统的名义应力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对缺口试验件进行了五级常幅多轴加载试验。缺口多轴疲劳试验证明,采用本文中的改进的名义应力法计算的缺口多轴寿命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试验寿命和预测寿命误差均处于两倍误差带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仿真试验法分析了整体壁板长桁端部斜削结构的斜削角、斜削角底部圆角半径、腹板根部圆角半径三个关键几何参数对细节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程度,并确定了影响该处细节疲劳性能的主要几何因素。开展了三长桁整体壁板疲劳试验,得到了长桁端部斜削结构的破坏寿命。采用细节疲劳额定值(DFR)法和名义应力法分别计算了该种结构细节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三长桁整体壁板疲劳试验结果相比,疲劳危险部位一致,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DFR方法预测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