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推进剂混合过程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以立式捏合机混合为实例,分析了扭矩变化规律,得到了混合过程扭矩变化最大值峰出现在固体料加完的工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工步;发现了混合机加料过程扭矩随固体含量增加为二次曲线函数,拐点为固体含量85%,超过此值扭矩值变化增长迅速,提出高固体含量配方加料模式;验证了抽真空工艺、固化剂加入前后粘合体系交联反应对扭矩的影响;采用经验公式拟合出扭矩与混合量呈三次曲线函数关系、与转速呈线性关系来预示需控制扭矩值;以求安全、保质量为最佳混合工艺指导推进剂生产。  相似文献   

2.
掌指部限制层的设计 第六代手套的掌指部分被设计成与航大员手形同形化。利用褶状结构和轻质的聚酯织物,手指的活动关节被设计成全织物组件,以降低扭矩并增强指尖的触感。通过掌指部适配性的最优化,手指关节的扭矩得到了减小,并达到了掌指部全面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分析了钛合金TC4小孔攻丝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钛合金材料本身的弹性模量低、工件弹性变形大引起的攻丝总扭矩中的摩擦扭矩太大,而标准丝锥的结构及几何参数又不适应钛合金这种特殊材料物理、化学、机械性能的要求。参照国外资料,我们设计、试制了齿形角修正了的丝锥(即齿形角 ,简称修正齿丝锥),它用轨迹法切成螺纹,所切螺纹仍为齿形角 的标准螺纹。 试验结果表明,用切削锥角 的M6修正齿丝锥并使用4901极压切削液,攻丝总扭矩比标准丝锥降低60~70%,攻制螺纹质量完全合乎要求,效果显著。此结构丝锥及4901切削液可在钛合金类加工材料上进行小孔攻丝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桨叶是立式捏合机的重要部件,其直接关系到立式捏合机混合效率及混合扭矩。采用CFD方法研究了立式捏合机工艺参数(转速、转动模式)及桨叶结构参数(桨桨间隙)变化对空心桨瞬时扭矩和平均扭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桨叶瞬时扭矩与空心桨和实心桨相对位置有关,桨叶转速只影响桨叶瞬时扭矩值,桨叶平均扭矩与桨叶转速呈线性关系;混合物料为牛顿体流体时,不同转动模式(正转、反转)对桨叶平均扭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紧固件扭矩-预紧力试验方法,本文建立了球头-喇叭口密封结构管接头扭矩-预紧力试验原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管接头扭矩-预紧力试验,测得管接头扭矩-预紧力关系曲线及预紧力-转角关系曲线,给出了推荐安装力矩范围,并通过产品试验验证了拧紧力矩控制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将受扭等截面空心圆轴剪应力和刚度计算公式推广到受扭矩的锥壳上应用,提出锥壳等剪力强度设计方法,使等式右边趋近于零,得到一元四次方程的近似有效解,用辛普生积分法求得扭转角的近似值,用实例进行计算,方法可用到受外扭矩锥壳的等剪力强度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7.
对推进剂装药混合工艺中安全扭矩的预定值进行了研究。混合过程中扭矩主要影响因素是作用在桨叶上的摩擦动能矩。采用动能矩模型公式,建立了药浆敏感度、混合机大小、装药量、混合机扭矩与转速的因果关系,计算出某高燃速(34 mm/s) HTPB推进剂在某大型混合机混合爆炸扭矩曲线的动能矩值。模拟推进剂药浆状态,测试出药浆敏感度的最低概率爆炸动能矩,得到了模拟动能矩与混合机动能矩两者的校正倍差值4.38,经25 L、600 L混合装药的扭矩安全性验证。探索出测试推进剂药浆物态的感度,转换为混合机动能矩的方法;确定混合中药浆的安全"门槛值"、控制预(报)警值、爆炸危险点动能(或扭矩);获得预测装药混合工艺扭矩的安全值,为避免混合受力爆炸事件提出了一种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水力试验系统扭矩现场校准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偶矩加载原理的扭矩现场校准技术。简要地介绍了该套装置的结构组成和技术难点,并对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阻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电阻应变计是目前最常用的应力分析的敏感元件。也常用于测量力、压力、扭矩和加速度等物理量。作者简要回顾了电阻应变计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电阻应变计的结构、分类及现状,展望了电阻式传感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论述不对称式圆柱齿轮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差速运动关系特性、扭矩分配特性),以及不对称差速器在多桥驱动车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梁冬萍 《火箭推进》2003,29(6):26-29
为了今后在涡轮冷吹风试验中对扭矩和轴向力传感器有一个正确的标校方法,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正确的扭矩和轴向力传感器的标校方法.该方法已经过试验验证,可作为今后这两个传感器现场标校的工艺规范执行.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运载火箭贮箱壁板精密化学铣切减重的技术要求,分析了设计技术难点,通过确定制动电机,计算传动比、线速度,释放扭矩和消除两侧齿轮间隙等,研制了一套专用定位倍式化学铣切旋转设备。采用倍式转动化学铣切,减少了传动间隙,提高了转动扭矩和使用寿命加工精度,确保运载火箭贮箱壁板的精密化学铣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质量与可靠性》2007,(2):F0003-F0003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紧固件检测试验室于2006年11月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等机构派出的评审组的现场评审,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批准,于2007年3月12日起被授予CNAS认可资格。认可的能力范围有:紧固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力试验、洛氏/维氏硬度试验,剪切试验、其他试验(振动、扭拉、弹性、锁紧性能、破坏扭矩,尺寸检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柔性喷管全轴向摆动中存在的铰链力及其扭矩进行了分析,通过冷试试验作了测量与计算,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各种情况下摆动的模拟计算。计算的结果与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对于其他使用液压作动筒伺服系统驱动的可动喷管(如珠承喷管)也是适用的。 本文还引用了四元数运算法进行扭矩的计算,它与惯用的欧拉变换或克雷可夫变换相比,来得简捷、有效。通过两种方法计算比较,表明这一尝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碟形飞行器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碟形飞行器是一种新型旋翼式飞行器。它既可以用于民用事业、满足国防需求,也可以用于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进行太空操作和试验等。相对于其它旋翼式飞行器来说,碟形飞行器能够共享电池和控制电路板等,结构更为紧凑,能产生更大的升力,并且可以通过反扭矩作用使飞行器的扭矩平衡,不需要专门的反扭矩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碟形飞行器特别是微型碟形飞行器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展飞行器的研究领域,探索新型飞行器,不断满足民用、国防以及太空开发等方面的需求,还可以推动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逐渐成为国内外飞行器的一…  相似文献   

16.
用国产标准丝锥在钛合金工件上攻制M6以下的螺孔,经常出现抗力大,切不动,或扭矩大,发出不正常的摩擦声响,甚至“咬死”;攻丝效率极低,丝锥损坏严重的现象。Tc_4钛合金的切削温度高、化学活性强、弹性模量低,造成刀具过快磨损。针对上述矛盾,对丝锥结构进行了改进,从几个方面减小丝锥与螺孔表面的接触面积,以保持丝锥刃口锋利,其中包括减小切削锥角;增大后角;缩短丝锥校准部位的长度,减小刃瓣宽度,增大容屑空间;对通孔丝锥增加刃倾角等。对新研制的丝锥与国产标准丝锥和日本丝锥进行扭矩和使用寿命对比试验的结果是,新研制丝锥的切削扭矩小,使用寿命高,如M1.4的丝锥与日本标准通用丝锥相比高10倍、M5的丝锥高40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冷弯型钢机组的实际条件,利用传感器电测法来测量冷弯型钢机组的力能参数系统,以建立对机组的轧制力、主轴扭矩及转速的实时状态监控.同时实现机组运行时轧制力、主轴扭矩及转速这三部分力能信息的显示和存储,以供调出分析系统性能之用,甚至可以用来进行机械的故障诊断.将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利于传输和数据处理,与虚拟仪器的软件部分...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新型强扭加载时效用组合夹具的设计思想和基本设计过程。此组合夹具适用范围大,可对多种规格同类零件进行强扭加载后时效生产,装夹零件长度为260~470mm,对扭杆施加扭矩最大可达180N·m;兼有残余变形检测功能,外加—弹簧后,能对扭杆进行扭角——扭矩粗测。通过对多种规格扭杆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证明此夹具不但操作方便,适用性好,而且扭杆加载时效后轴线变形极小,不影响其性能,完全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马骏  黄攀峰  孟中杰 《宇航学报》2014,35(7):794-801
提出了一种新型辐射开环空间绳系机器人编队系统,其在编队稳定性、任务灵活性及燃料消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辐射开环空间绳系机器人编队系统自旋运动过程中的构型误差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编队系统的自旋动力学模型;然后分析了空间绳系机器人的绳系拉力和空间平台的自旋扭矩对编队系统自旋运动中出现的构型误差的控制能力;设计了一种依靠空间绳系机器人绳系拉力和空间平台自旋扭矩作为控制量,对构型误差进行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最后通过数字仿真进行了校验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明显改善编队系统自旋运动中构型误差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冷弯型钢机组的实际条件,利用传感器电测法来测量冷弯型钢机组的力能参数系统,以建立对机组的轧制力、主轴扭矩及转速的实时状态监控。同时实现机组运行时轧制力、主轴扭矩及转速这三部分力能信息的显示和存储,以供调出分析系统性能之用,甚至可以用来进行机械的故障诊断。将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利于传输和数据处理,与虚拟仪器的软件部分的结合使得数据处理不依赖于硬件条件,获得较高的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