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5月4日—7日在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正式代表175名,列席代表30名,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地区和香港地区的16个单位,代表业已批准成立的11个分科学会和16个省、市的地方学会或地方学会的筹备组织,基本上云集了全国从事振动工程研究、教学和应用等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会议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安排紧凑,开得很成功。完成的主要任务有: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暨南京市航空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月7日至11日在南京召开,与会代表263人,来自江苏省和安徽省的36个航空、宇航单位及有关领导机关。南京部队,省、市科委、科协,中国航空学会,第三机械工业部外事局,南京市委宣传部以及在宁会员单位的领导同志亲临大会指导。辽宁省、上海市航空学会以及江苏省力学学会、电子学会,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今年11月9日—1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第三届机械阻抗和参数识别技术学术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学会(筹)委托机械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和哈工大主办。来自全国21个省,市99个单位的157名代表参加会议,共宣读,交流了70余篇论文。我院张阿舟副院长等代表4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宣读了五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航空学会和日本航空宇宙学会共同发起、南京航空学院和东京大学联合举办的“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Aerodynamics and Aircraft Design”(CJSAAD'90)今年9月27—29日在南京航空学院召开。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余承业教授、屠德彰副秘书长、南航朱剑英院长、中日联合主席杨岞生教授、相原康彦教授以及南京市王荣炳市长等参加了会议开幕式。出席会议的双方代表有6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9名,另外一部分年青新秀登坛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代表们分别来自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府立大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力学学会、西南结构力学研究所、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筹)于1987年11月4日至7日在绵阳市联合召开了“四川省振动工程学术交流座谈会”。出席代表86人,他们来自中央部属(在川)、省、市20多单位。代表都是在力学、数学、机械、航空、核工程、电子、冶金、化工、电力、建筑、石油、地震等各领域从事振动工程、研究、教学、应用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繁荣科学技术,加强学术交流,我院于6月15日—17日举办了“无线电通信与编码”学术讨论会,邀请全国各地有关院校、厂所的教授、专家,以及江苏省电子学会和江苏省通信学会的有关成员参加了会议。三天中,出席会议和参加座谈、讨论的共有460人次。 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江苏省电子学会秘书长、省邮电研究所所长缪朗,省电子学会通信专业学会主任、734厂总工程师王树尊,省电子学会信息论专业学会主任、南京工学院教  相似文献   

7.
我院103研究室副主任朱德懋副教授于4月6日—10日去美国,参加了由美国航空、宇航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和美国直升机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十二届结构、结构动力学与材料会议,以及美国航空、宇航学会举办的动力学专家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回国后,他于5月中旬就此在院内作了汇报性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专业学会成组技术研究会第一次CAPP学术讨论会,于5月25日在我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在会上宣读讨论了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的学术论文,交流演示了CAPP系统的软件,座谈了近几年来开展CAPP研究工作的经验.美国宾州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南京  相似文献   

9.
为了繁荣我省的期刊事业,加强对期刊出版的管理,推进改革开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最近我省成立了期刊协会。协会的首届一次代表会议于8月3日在南京举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科委、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以及江苏省记协、新闻学会的负责同志王霞林、樊发源、金靖中、刘向东、王建邦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出席代表会议的代表110人,代表着全省343家正式期刊、532家非正式期刊,以及中  相似文献   

10.
首届中苏航空发动机学术交流会于4月15日至17日在南京航空学院举行,来自南航、西工大、航空航天工业部606所、608所、624所、011基地二所等单位的42名代表及苏联莫斯科航院、喀山航院、古比雪夫航院、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航院的1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交流会是由南航和莫斯科航空学院共同发起,由南航负责组织的,意在加强两国之间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首届无损检测新技术学术会议于1990年10月8—12日在我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102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由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常务理事兼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陈积懋教授致开幕词,南京航空学院院长朱剑英教授、江苏省科协常委王适存教授、江苏省激光学会理事长苗永智副教授等到会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6日至9日,我院召开了隐身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省国防科工办等领导机关的代表和北京航空学院、华东工学院、工程兵学院、海军学院、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602所、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四届航天运载系统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四届航天运载系统学术交流和研讨会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我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601、640、629研究所、上海航天局及其有关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学院、29试验基地和南京航空学院等30多个单位的代表100名,航天高技术专家委员会成员黄志澄研究员、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及大型运载火箭专家组成员施金苗研究员、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余承业教授、南京航空学院院长朱剑英教授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航空高校学报研究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1月6日—8日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除北航、西工大、南航、昌航、沈航和郑航学报编辑部的代表外,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编辑部的代表也首次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郑航学报主编赵玉同志和航空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孙平凡编审共同主持.郑航主管科技工作的张副院长和科研处长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重点高校和获奖学报以及国家教委主管期刊工作研讨会于1997年3月28日至3月31日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13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教委科技司陈清龙副司长、王同琴处长、中宣部出版局高...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宇航学会和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航天部第四设计部和七○二研究所组织的减震技术交流会于1982年10月23日至27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研究、试验、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等共计53个单位的87名代表。大会收到关于减震器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用阻尼材料进行减震的研究、应用方面的论文和技术报告共36篇。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航天部七○二研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2日至13日,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届一次理事大会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来自"军政行企校"的百余家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共促航空产业新发展。12日上午,三届一次理事大会开幕,党委书记陈勇致辞,对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朱厚望院长代表常务理事会作  相似文献   

18.
全国第二届“实验应力分析”学术交流会于79年7月3日至9日在天津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教育部委托天津市力学会和天津大学主办。会议代表324名(正式代表220名),会上宣读论文91篇,书面交流论文284篇。中国力学学会付理事长张维同志代表中国力学学会  相似文献   

19.
经国家教委科技司批准,由清华大学负责研制、全国340所高等院校共同协作完成的“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磁带文献库”研制成果鉴定会于1986年4月23日~24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来自中央和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77个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研究会首次青年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于1991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东南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共有68位代表,来自全省37所高校。会议由省青委会主任是雅蓓同志主持。江苏省教委教学处胡凤英副处长、东南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原南京工学院副院长)管致中教授到会讲了话。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及常务理事曹振中、方正沅、戴立春、陈顺生、包桂林也参加了会议,传达了全国学报研究会桂林、兰州、贵阳会议精神,并作了关于在干中优化知识结构,走又红又专成才之路、关于学报学术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讨动态、关于科技编辑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关于培养青年编辑人才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