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02年9月,一颗轿车般大小的陨石从天而降.径直对着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维季姆河撞过来。侥幸的是,维季姆河与当年的通古斯卡河流域一样人迹罕至,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可是媒体依然炒作一番,当地群众也着实惊慌了一阵。  相似文献   

2.
拉近尼斯湖     
义海 《飞碟探索》2008,(5):F0002-F0002
去英国不去苏格兰,一定是最大的遗憾,这种遗憾跟去了英国没有去伦敦的遗憾可以相提并论。因为苏格兰从来就是跟“神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穿着裙子的男人,有着一颗“勇敢的心”的华莱士,令人匪夷所思的荆棘花。当然还有那深邃、神秘的尼斯湖。以及湖中永远激起人们无限遐想的尼斯湖水怪。是的,去了苏格兰如果不去尼斯湖,就等于没有去苏格兰。  相似文献   

3.
飞出地球、步入宇宙空间是人类早已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在远古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俄罗斯的航天技术理论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曾预言: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没有思维来得那样快捷,但在1957年,人类终于将自己的第一个人造天...  相似文献   

4.
看来,在现存的关于外星人的假说和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条件下,便可以研讨外星文明了。当然,尽管下面我们将阐释的假说、推论和结论,都是基于大量事实和环环相套的逻辑推理,不过它还是不应被视为最终的结论,而应被视为以后深入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假说。没有这一认识阶段,无论如何也行不通。这使我们想起门捷列夫的一句名言:“假说再不完美总比没有好。”因为倘若提不出假说,就永远看不到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征途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专门负责护送“粮草物资”的货运飞船系统的“专属列车”。执掌“帅印”已有两年多时间,作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我没有一丝放松。坦白讲,我渴望成功,但越是成功,越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与放松。永远对成功心怀敬畏,是我心中秉持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战略家李德哈特说:战争中最令人难以捉摸的是人的意志,也因“兵凶战局”,战争中充满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变化,故敌避孕药威胁的鉴别侦察是备战的依据,不可不慎。在军事行动中, 明敌知敌永远是关键要项,虽然新科技可以协助洞察敌情,了解战场,不过超量量的情报可能比没有情报还糟糕,如何过滤情报,查证敌情,去芜杂存菁华,便显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丹 《太空探索》2007,(6):62-64,F0003
天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星宿莫过于北斗七星了,即使对星空很陌生的人,提起北斗七星,恐怕也没有不知道的。这是因为:它有七颗亮星组成显著的斗形,人们很容易找到它,在一个不太大的天区内,聚集着如此众多的亮星,全天之中只有猎户座可与之媲美。更重要的是它位于北极星附近,对我们北半球的居民来说,它经常出现于北方地平线以上的天空中,甚至永远也落不到地平线以下去,整夜都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8.
周易是一部百科全书,它的理论已应用到许多科学领域。如果把它应用到物理学和天文学上去,它可能引起这两门科学重大的变革。 周易与物理 气功师靠他的特异功能,可以把密封容器里的东西,在不打开盖子的情况下取出来。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它似乎完全背离了当代物理规律。它就像当年人们发现α粒子放射性一样令人惊奇。其实这两种现象,都可用周易的阴阳互变学说给于解释。按阴阳互变学说,任何基本粒子能一时变成无形的阴性物质,另一个时候,又变成有形的阳性粒子,这过程,永远反复进行下去,这就叫阴阳互变。这有点像水的性质,冬天结晶成冰,夏天又融解为水。假如物质的粒子没有变成无形物质的过程,气功师是无法把东西从密封容器内取出来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随着苏联解体,“基辅”号于1994年提前退役,后作为废金属拍卖。对于“基辅”号的命运,俄罗斯国内一片唏嘘。留苏多年的著名作家舒乙在参观“基辅”号后,不禁感叹从“基辅”号身上如同看到了苏联解体的那“一曲国际悲歌”。舒乙也为“基辅”号今天的新生感到欣慰,毕竟“基辅”号没有遭受被肢解的厄运。2000年,天津国际游乐港从俄罗斯购得退役的“基辅”号航空母舰。2003年9月,“基辅”号落位于天津汉沽区八卦滩,永远停靠在国际游乐港的平静港湾。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血管中,总是流淌着冒险的岩浆。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总有人不惜抛却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离开家乡移民远方的故事比比皆是。这些有去无回的人们虽然永远不能回到他们的起航港口,却把人类文明带到了更远的地方。千百年来,这些冒险者的业绩成就了繁荣的地球文明。那么,有可能把这种精神扩展到宇宙中的其他天体吗?有人愿意飞向那些没有氧气、没有森林和湖泊,更没有丰美草原和处女地的荒芜星球,再也不回来吗?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11,(12):8-10
爪哇岛喀多盆地的中央是片不见天日的椰子树海,婆娑椰影深处,似乎永远静寂,却耸立着佛教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婆罗浮屠。  相似文献   

12.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老大哥。中国古代称它为“岁星”,西方以罗马主神“尤皮特”命名之。木星的庞大体积能装下1300个地球,其质量相当于其他8颗行星加起来的2.5倍,相当于地球的300多倍;木星距离太阳7.78亿千米,距离地球6.28亿千米;自转周期9小时50分,公转周期11.8年。木星是一个没有固体外壳的流体星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含有少量氨和甲烷。木星内部是铁和硅构成的固体核,地心温度可达3万摄氏度,不断向外辐射能量,放出的能量是它吸收太阳能量的两倍多。木星有浓密的大气,永远被色彩斑斓的浓云…  相似文献   

13.
张淑静(翟志刚妻子):凯旋时,我会上前拥抱他 “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当年张淑静当了一把“好汉”的事值得一提:空车飞行员翟志刚参加航天员选拔.到最后20人大名单时,需要家属检验。当时张淑静说了一句话:“如果我有问题,我跟你离婚。好汉做事好汉当。”不过,检查完后等到了好消息:“不用离婚了,还当成航天员夫人了。”张淑静说着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在2003年1月2日举行的“立法院国防委员会”会议上,“立法委员”高仲源先生曾畅谈航发中心当年研制XC-2中运机的种种情形。可能很少人知道的是,高仲源正是当年研发XC-2时的试飞员,由于该飞机是台湾唯一研制的运输机,这段不凡的经历使得高仲源成为台湾唯一的运输机首席试飞员。因此,谈到XC-2中运机,不可不提到高仲源的传奇故事,本杂志经安排后专门采访了高仲源,谈谈XC-2中运机的一些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亲身经历UFO     
本人曾经在各种报刊和杂志上看到过有关飞碟的报道,但从没有想到会亲眼目睹它的风采。   1999年 12月 1日是我永远难忘的一天。那天下午 17时左右,我经过厂区的一个露天车间时,无意中抬头一看,猛然发现在正东方,视线与地面呈 60夹角的天空中快速飞过一个碟状飞行物。该飞行物外观像一个铁饼,中间隆起两个很完美的半圆,通身发出橘红色的光芒 (也可能是反射落日的余 晖 )。它速度极快地由南向北飞过,飞行高度要比普通民航客机低。我感觉它仿佛是在跳跃着飞行,这也许是它极快的速度给我造成的错觉。我心中一阵惊喜,急忙往办公…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04,(12):12-1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是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的。人类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尝试,终于在1961年4月12日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7.
太阳活动,黑潮海温年季变化与长江中游旱涝灾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太阳10.7cm辐射流量(F10.7)作为太阳活动指标,根据最近30多年的太阳活动、西太平洋黑潮区海温和长江中游干支流地区雨量观测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旱涝明显地受太阳活动和黑潮海温年季变化的共同控制,可根据某些特征,利用两年之前的太阳10.7cm辐射流量和当年春季之前黑潮海温的观测数据,分析判断长江中游当年夏季是否发生旱涝灾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太阳活动、黑潮海温年季变化与长江中游旱涝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太阳10.7cm辐射流量(F10.7)作为太阳活动指标,根据最近30多年的太阳活动、西太平洋黑潮区海温和长江中游干支流地区雨量观测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旱涝明显地受太阳活动和黑潮海温年季变化的共同控制.可根据某些特征,利用两年之前的太阳10.7cm辐射流量和当年春季之前黑潮海温的观测数据,分析判断长江中游当年夏季是否发生旱涝灾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齐悦 《飞碟探索》2003,(1):34-34
未来,永远是最值得憧憬的东西。这里要谈的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位于加里利海大石柱附近的尼安德特人墓地出土的大量骸骨及其随葬品基本证明:尼安德特人应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文明物种,因为他们几乎与我们的祖先共存。最初,有些考古学家曾怀疑尼安德特人是智人的一种,但出土的骸骨———即“亚默德骸骨”所体现出来的物种特征却很有力地否定了这种推想。他们没有下巴,而且大脑容量几乎已经是现代人类的两倍。所以,如果承认了上述推想,那无疑要与进化论相悖离了。其后,科学家又根据尼安德特人已至少在中东生存了5万年的考古证…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正以光速行驶,并开启汽车大灯,大灯的速度是不是就超过了光速?答案是:不可能!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我们的速度永远只能限于亚光速以内,所以还是不要尝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