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LC9高强度铝合金过时效工艺试验,并与LC9CS状态作性能对比,证实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应力腐蚀及抗裂纹扩展性能,从而确认LC9CGS3铝合金在飞机上推广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147铝合金板材试样,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对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形变热处理能明显地改善147铝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板材试样经淬火后,即使冷加工变形量仅为1.5%左右,人工时效后,也能使板材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用薄膜试样在高压透射电镜上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证明,147铝合金板材试样淬火后的冷加工变形,强烈地改变了合金在随后人工时效过程中第二相的析出过程和特征,这是形变热处理能改善147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强度铝合金的多级时效处理及其组织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LC4-CS合金时效过程研究,提出将合金基体沉淀与晶间析出同时固定在时效沉淀序列的不同阶段上的原理和方法,从而确定出高强度铝合金的三级时效处理工艺,得以在基本保证合金的高强度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其抗应力腐蚀和疲劳性能,适用于提高完全时效状态的薄壁高强度铝合金零件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LC9型材过时效工艺试验和过时效及人工时效对比试验情况,从而作出了LC9型材经过时效处理可装机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LC9铝合金锻件用两种不同过时效处理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论证了合金锻件切面尺寸过大将导致中心部位热处理不透,锻造变形度太小,并有残余铸造组织存在,认定了合理的过时效主其在飞机构件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新淬火状态硬铝合金板的成形性能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铝合金退火状态和新淬火状态下的成形性能,给出了主要成形性能指标与自然时效及预变形的关系,表明在新淬火状态一定时间内,铝合金仍然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淬火前的变形和淬火后的时效过程将降低成形性能;通过退火状态和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对比,表明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具有以下特点:新淬火状态材料成形需要更大的力能参数,残余应力和回弹较大,成形后变薄较小,厚度分布较均匀,随着时效时间增加和淬火前变形的增加,成形力、厚度变薄和回弹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运载火箭结构中口盖零件化铣后表面质量较差的问题,对LD10 铝合金板材的化铣加
工进行了试验研究。采取同批次、相同变形量、不同热处理状态(淬火+人工时效、淬火+过时效)的零件在相同
的化铣工艺参数下进行试验,并对零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理论研究及试验结果表明:LD10 铝
合金的化铣表面质量与加工前热处理状态有关,退火状态及淬火+人工时效状态的零件化铣后表面质量较好,
在不影响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可采用过时效处理提高化铣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大变形量的旋压变形和分级时效工艺对2091合金航天结构件的强塑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在旋压结构件上直接取样进行拉伸试验和应力腐蚀试验,并用透射电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航天结构件在淬火旋压变形后在80℃/12h+190℃/5h分级时效处理不仅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同时具有高的应力腐蚀抗力。  相似文献   

9.
在某型机研制过程中,后机身大量蒙皮零件要求为LY12M CS(退火状态板材成型后淬火并进行人工时效)状态.由于该类零件有一些是小弧度甚至大型平板件,采用退火铝板制造后淬火再进行人工时效,必将产生较大的形变,校正困难,且一旦校正,对零件的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焦成革  于桂复  张少卿  颜鸣皋 《航空学报》1994,15(12):1450-1455
研究了时效对快速凝固Al—3.2Li—1.2Mg—0.3Cu—0.2Zr合金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长时间时效达到接近峰值状态,合金的综合性能优于高温短时间时效达到峰值状态的综合性能。合金中主要强化相为δ'(Al3Li)相,Cu、Mg起固溶强化。合金中Zr主要以亚稳态的Al3Zr存在,并同时与δ'相形成(δ'/Al3Zr)相。文中讨论了影响合金塑性的因素,指出界面析出相是快速凝固Al—Li合金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腐蚀环境下LC4铝合金疲劳损伤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进行了在加速腐蚀当量环境作用后, LC4 铝合金在同级载荷作用下疲劳损伤累积规律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此时的同级载荷试验类似于常规条件下的/ 低、高0 两级载荷试验, 前级载荷对腐蚀作用后的后级载荷的疲劳行为也有/ 低载锻炼效应0, 因此, 提出了考虑腐蚀环境作用的损伤累积/ 迟滞0 模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损伤累积/ 迟滞0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材料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及循环应变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团  杨庆雄 《航空学报》2000,21(2):171-174
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以及循环应变与寿命的关系是材料的主要疲劳特性,用局部应力 -应变法计算构件疲劳裂纹形成寿命时要用到它们。使用这些疲劳特性的不同描述方法给寿命计算带来的误差差别很大。依据试验结果对目前的一些描述方法作出比较,并指出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保留压铸态截面的条件下,通过对压铸(F)、固溶(T4)和峰时效(T6)三种热处理状态的压铸镁合金AZ91HP薄板试样在不同频率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随着加载频率的提高而降低.固溶处理能够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但随后的时效处理又加剧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选用950 ℃时效温度,对DZ125定向凝固高温合金进行了500、1 000、1 500 h的长期时效。利用超声疲劳试验机测试了合金的超高周疲劳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超高周疲劳行为。结果表明:长期时效对DZ125合金的组织稍有影响,长期时效后合金的点阵错配度降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γ'相聚集长大更加明显,未出现拓扑密排相(TCP)等有害相;长期时效对DZ125合金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稍有影响,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疲劳性能呈下降趋势,疲劳断口较平整,裂纹起源于试样的表面,在超高周疲劳后合金的晶粒发生了小幅度旋转。  相似文献   

15.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均匀性影响疲劳性能,常用焊后热处理等工艺方法来改善。但奥氏体型合金固态无同素异构转变,焊后热处理难以明显地改善其微观组织和疲劳性能。形变再结晶工艺可以同时改善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而可以非常显著地提高该焊接接头的抗疲劳断裂能力。本文主要讨论1Cr18Ni9Ti熔焊接头形变再结晶态的微观组织和疲劳性能,并以该焊接接头的低循环疲劳性能来验证  相似文献   

16.
高低周复合载荷对TC11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赵振华  陈伟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1):2468-2474
为了解高周振动应力对TC11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TC11的低周疲劳、高周疲劳、以及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低周复合循环降低了TC11钛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复合循环载荷中,高周平均应力水平 σ major和应力比 R minor对高低周复合寿命有较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载荷下的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特征,高低周复合疲劳断口与高周断口有较明显的区别,高低周复合载荷中的低周循环引起的较大滑移是引起疲劳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根据LC9疲劳试验情况,阐述了S-N曲线的测定、绘制及数据处理方法;简要介绍了LC9应力集中系数5的疲劳特征,及在指定寿命(N=10^7)下的条件平均疲劳极限值。  相似文献   

18.
蒋敏 《洪都科技》1998,(1):40-49
介绍了对LC9板材孔壁采用冷挤压工艺前后的疲劳寿命对比试验情况;论述了孔壁冷挤压强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时效状态对7055铝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室温大气环境下欠时效态和峰时效态7055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并分别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及疲劳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欠时效态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慢,表现出较大的疲劳裂纹扩展抗力.而峰时效态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快,疲劳裂纹扩展抗力较小.用位错的平面滑移性和循环滑移可逆性解释了时效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欠时效态和峰时效态的疲劳断口均以穿晶为主.在疲劳裂纹的第二扩展阶段,欠时效态合金呈现清晰的疲劳条纹,而峰时效态合金出现二次裂纹,未发现疲劳条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