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易 《西南航空》2009,142(12):94-99
在云南会泽县,有一门叫斑铜的手艺,说是手艺.却同赌玉一样.令人经历着一贫如洗与一夜暴富的轮回。侥幸出炉的斑铜,历来被视为至宝.只有达官贵人、商贾富豪才能问津,一件5厘米的斑铜猪.售价都上万人民币。2008年深秋,我与摄影师驾车到会泽,幸运的是,我们碰到了铜匠赌铜.走近了这门刺激的手艺。  相似文献   

2.
水直  袁蓉荪  石鸣 《西南航空》2010,143(1):74-79
民国33年(1944年),14岁的周崇富从新都马家多来到成都“世益双”.开始了自己的戏鞋生涯;如今,78岁高龄的他已是四川最后的川剧鞋匠。周崇富打算今年年底回老家安享晚年,可他的手艺却面临着失传的窘境,传承数百年的戏鞋手艺,或许只有不到半年的寿命。  相似文献   

3.
“凤翔泥塑是有灵性的!”这是我看了胡新明的作品之后心底泛起的第一句话。胡新民家在陕西凤翔县六营村,泥塑是这儿的传统工艺。相传朱元璋部下的第六营士兵曾囤扎于此,后发展为村落,这个村的名字也由此而得。当时,士兵中大多来自于南方,其中也有江西景德镇人,他们有制陶手艺,闲暇无事的时候就和土为泥,捏制出形态各异的人和动物,用手艺来表达内心深处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及田园生活的渴望。战争之后有的士兵留了下来,做泥塑的手艺也就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老王  孟令华 《今日民航》2010,(6):104-107
"我实在舍不得这门手艺!"这是在与京绣工美大师姚富瑛交谈的一个小时里,年近七旬的老人,说的最真切的一句话。京绣,曾经的宫廷宠物,与玉器、景泰蓝、象牙雕刻、金漆镶嵌、雕漆等并称为"燕京八绝",在清朝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姚富瑛见证过这门手艺的辉煌,也赶上了京绣被定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万别让它失传"成了大师们最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在浩瀚的五千年历史长河里涌现出许多名门望族,这些大家族的成功并不是侥幸或偶然,而是有一套严密完整的管理理念推动着这些名门望族向前发展。""新媒体的崛起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必将对纸媒的传统地位构成挑战和威胁。如果飞机上有了网络,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网络休闲。"  相似文献   

6.
区域气候的形成,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有关。在我国有很多地方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而有着与别处不同的气候特征,也有着别具一格的气候风情。这些地域因此而被贴上了独特的气候标签,比如重庆因为雾多被称为“雾都”,拉萨因为充足的阳光被赋予了“日光城”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孙谦 《西南航空》2013,(10):100-107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用水墨在宣纸上成就了国画丰富的精神力量和人文精神,而在地球的另一方,人们却用松节油在麻布上调制出了油画那绚烂而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洪鹄 《今日民航》2010,(9):44-45
从海南到内蒙古,到处都是这群皖北补漏人的版图。他们以车为房,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流浪,像传说中的吉普赛族,在陌生的城市边缘,依靠一门手艺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有尊严。  相似文献   

9.
魏艺 《今日民航》2009,(10):120-120
小步舞曲(Minuet)是一种由法国民间音乐改编的三拍子舞曲,17世纪(约1650年)流入宫廷,逐步变得速度徐缓、风格典雅,逐渐盛行于贵族社会。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速度平缓,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莫扎特、贝多芬等人都有著名的小步舞曲留世。  相似文献   

10.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9,139(9):76-81
“在今春农历正月十五青白江城厢古镇三清观庙会上.满眼望去,到处都是熙来攘往的人群——捏泥人面人的,拉响簧、剪纸、倒糖人的,卖猪儿粑、糍粑、油果子、米花糖、鸡脚杆糖的.做棕刷、编竹器、扎扫把、修锁补锅的.当然还有搭棚唱戏的,打擂台比武、耍把戏的,以及白家粉肠粉、新疆羊肉串、兰州拉面、景德镇瓷器的摊子……那些过去年代才有的手艺、玩意和小吃,仿佛在一夜之间又全都鲜活过来,汇集一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