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获得的磷化复盖层,需要保持在60—98℃下操作,这样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本工艺可在低温(20—49℃)下磷化,因而减少了工艺过程中能源的消耗,获得优质的磷化复盖层,而且该复盖层对涂饰等是优良的底层,并且该磷化工艺的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阴极电泳漆前磷化液的选择原则,并选用国际上新开发的三元低锌中低温快速磷化液进行的工艺试验,确定了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结果表明:新型的磷化膜完全达到阴极电泳漆前的质量标准。根据该磷化工艺特点,提出了动浸式磷化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金属磷化处理液,又称综合磷化处理液,只有除油、除锈、磷化等综合性能。本文在分析除油、除锈、磷化的机理后,对综合磷化处理液配制要求条件作了介绍,列举了综合磷化处理液的组成物质。  相似文献   

4.
钙盐磷化膜结晶细致,外观灰色或黑灰色,膜厚2~5μm,耐蚀性、耐磨性皆显著优于氧化膜,主要用于高精度零件的表面处理,但多年研试未获成功。1986年开发出一种改进型的锌—钙系钙盐磷化工艺,其槽液的基本组成为硝酸钙、硝酸锌、氯化锌、磷酸二氢铵、氨水、稳定剂等。槽液中,适量氧化剂可加速反应;NO_3~-产生阴极去极化作用;贵金属的析出形成腐蚀微电池,加速磷化过程。该配方工艺稳定、槽液稳定、工件磷化膜层薄、结晶细致、耐蚀性强(点滴检验0.5min合格,现可达1~3min)。  相似文献   

5.
CH—89四合一多功能金属处理液是最新研制的表面处理液,具有除油、除锈、磷化、饨化的功能,适用于机械、车辆、汽车、钢家具、钢瓶、洗衣机、自行车等行业的钢铁制品涂漆枵静电粉末喷塑的防腐底层,可手工擦洗或槽浸。使钢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灰色磷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精旋压冷变形成型后经磷化处理的高强钢28Cr_3SiNiMoWVA简体氢致延迟断裂的倾向性。磷化处理使钢中氢含量略有增加,可达2.84ppm,带磷化层时达16ppm,呈现氢致延迟开裂的现象。用片状缺口试样恒载持久拉伸试验测量其氢致延迟开裂的临界应力。实验表明,尽管自磷化简体上切割的试样含氢量较高,其氢致延迟断裂的倾向性却很小。钢的材质及旋压冷变形纤维组织是氢脆不敏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前言当前国外在火箭推进剂领域中正大力发展固体推进剂,特别是 HTPB(端羟聚丁二烯)推进剂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战略、战术火箭以及航天的大型助推器上。标志着复合固体HTPB 进剂作为全面发展的推进剂已日趋成熟。由于这方面的资料国内已有大量报导,不再赘言。  相似文献   

8.
实验证明,磷化膜超低铬填充工艺与原高铬填充工艺相比较,同样可以确保磷化膜填铬工艺的质量。据此,对现用生产线上一直在应用的,含K_2Cr_2O_760~100g/l的高铬填充溶液进行了调整,降低K_2Cr_2O_7含量至0.3~0.6g/l,并改进操作工艺,在液温为90~98℃的条件下填充12~15min,出槽后沥干或吹干,省去填充后水洗和开水烫工序。经四年半的军品生产实践,新工艺具有节料、节能、节省厂房及设备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无含铬废水等优点,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钎焊加工后,残留钎剂对铝合金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问题,长久以来就是使人头痛的一个难题.为攻克这一限制铝合金发展和使用的障碍,过去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别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七十年代中期国外一家公司发现一种叫氟化铝钾的钎剂,解决了铝合金钎焊后残留钎剂腐蚀问题本文就是根据国外发表的有关铝合金无腐蚀钎剂钎焊的数篇专利和报告编写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不同涂覆前处理方式、不同附着力试验方法对铝涂层附着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磷化、喷砂、蓝色阳极化前处理方式,均能满足各种附着力试验方法要求;而脉冲阳极化前处理方式则不能满足落锤及划格附着力试验方法要求,且脉冲阳极化膜层越厚,落锤及划格试验结果越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在单室双推力固体发动机的各种方案中,同心双层装药对推进剂配方及装药工艺来说是难度最大的一种。本文介绍了在国内现有工艺基础上,采用推进剂预固化的两次浇注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小开口翼栏型发动机径向同心双层药柱的快、慢两种燃速配方的装药工艺.研究了尾部开口φ290mm发动机,从原材料进厂验收到制成推进剂,从壳体进厂到发动机总装测试出厂,全过程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利用超声辅助喷雾重结晶原理制备了含有不同比例的纳米Al、Si可燃剂的HMX混合粒子;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制备的复合粒子进行性能表征;重点研究了基于Kissinger法下所得含不同比例纳米可燃剂的混合粒子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加纳米可燃剂的HMX相比,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纳米Al可燃剂细化的HMX的活化能Ea、活化熵ΔS、活化焓ΔH,活化自由能ΔG分别降低了26.07、19.23、26.09、11.75 k J/mol,随着纳米可燃剂含量的增加,催化效果越来越明显而且相同比例的纳米Al可燃剂比纳米Si可燃剂催化效果更好。也就是说,纳米可燃剂能够提高高温下HMX的反应速率,对HMX的热分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外气体发生剂研制动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评述了气体发生剂的特点、应用、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八十年代以来气体发生剂领域的新动向。认为未来气体发生剂的发展仍主要沿着高能、无烟少烟和廉价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军民两方面用途。  相似文献   

14.
GAP/AN燃气发生剂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火焰药起动器,燃气发生器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种排气洁净,无烟,无腐蚀,低燃温,低残渣的富能燃气发生剂配方。这种燃气发生剂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炎粘合剂,球形,相稳定的改性硝酸铵为氧化剂。该燃气发生剂热稳定性好,在大气中燃无可见烟雾,燃速为2.3-5.8mm/s,燃速压强指数为0.55燃温小于1200℃,燃烧残渣含量为2.8%。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傅里叶红外仪、旋转型粘度计、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研究了PET燃气发生剂体系中燃烧性能调节剂卡托辛(GFP)、氧化锌对PET燃气发生剂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P对PET燃气发生剂工艺性能无影响,Zn O对PET燃气发生剂工艺性能有较大影响。单独的Zn O对PET/IPDI粘合剂体系固化催化作用不强,Zn O与燃气发生剂体系中的偶氮二甲酰胺配位后对PET/IPDI粘合剂体系、燃气发生剂体系中的聚氨酯固化反应均产生较强的正催化作用,是Zn O对PET燃气发生剂工艺性能影响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质联用仪(L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不同批次N-丁基硝氧乙基硝胺(Bu-NENA)进行了组分分析。通过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Bu-NENA酸值及纯度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了Bu-NENA内杂质产生的机理。同时,开展了不同中定剂对Bu-NENA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影响研究。分析结果表明,Bu-NENA中主要杂质成分为丁基羟乙基硝胺和丁基乙酸乙基硝胺;丁基乙酸乙基硝胺为Bu-NENA合成时会产生的副产物;Bu-NENA遇水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杂质丁基羟乙基硝胺,同时其酸值增加,纯度下降,影响其使用性能。为了确保Bu-NENA使用性能,需要控制合成过程,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同时,严格控制使用、贮存等环境中的水分。因此,同时使用中定剂MENA、MNA,可以有效抑制Bu-NENA的老化分解。文中筛选出了合适的中定剂,为Bu-NENA的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更好地进行优化设计,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降低聚醚推进剂燃烧速度,采用TG/DTA法分析了新型降速剂对推进剂主要组分(粘合剂、增塑剂、氧化剂)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降速剂在聚醚推进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降速剂粒径、含量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型降速剂可以抑制PET、AP的热分解,使PET分解温度提高约40℃,使AP低温分解提高约30℃,使高温分解提高约15℃;新型降速剂在聚醚推进剂中降速效果明显,当用量为2%,压强为7 MPa下静态燃速由8.73 mm/s降低至6.26 mm/s,降幅为28.3%,动态燃速由10.85 mm/s降低至8.59mm/s,降幅为20.8%,效果优于碳酸钙、草酰胺等常用降速剂;提高降速剂含量、减小粒径,均有利于提高降速效果,但对降低压强指数没有作用。该降速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推进剂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震荡和机械搅拌的方式,制备了以SiO2为凝胶剂的凝胶汽油QNJ?1和QNJ?2,利用旋转式流变仪对QNJ?1和QNJ?2的表观粘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凝胶剂含量、剪切速率以及预剪切对凝胶汽油表观粘度的影响,获得了该种类型的凝胶汽油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实验表明,随着凝胶剂含量的增加,表观粘度增大,在低剪切速率条件下尤为明显;当凝胶剂含量相同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幅度越来越小;预剪切能够显著降低凝胶汽油的表观粘度。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凝胶汽油粘度对雾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向拉伸、动态力学分析(DMA)、热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联用及热流微量量热计(HFMC)等表征方法,研究了PET型燃气发生剂的热老化特性。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延长,该燃气发生剂最大抗拉强σm、高温段(α转变温度)储能模量E′增大,延伸率εm、损耗因子tanδ降低。TG-DSC实验发现,该燃气发生剂老化初期存在增塑剂损失,高温老化样品表面发黑和HFMC实验表明,可能存在以放热效应为标志的后固化和热氧化(炭化)反应。因此,除增塑剂挥发造成的物理老化外,热老化初期发生的后固化和热氧化(炭化)反应是PET型燃气发生剂力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1991年总目录     
肮大产品工艺工作的现状和应采取的对策…··’…………………………………施玉源(1.1) 工艺技术研究主目合金切削工艺……·’…·“’”……··”··’””’·“”’·”··’…·””··”…·”………·”…………谬书N(14)饺接密封技术中的工艺控制问题…………··’…··’··’·”·’…’…………‘’………·张继新(1.9)ABS塑料的注塑工艺……………………………………………………王秀英 段凯旋(1.13)SP-88磷化剂的工艺研制…………………………………………………………宋汉民(1.17)小525 x 900(mm)铸铁镜杆对接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