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医用多参数无线中央监护系统的研究。与传统上的有线系统不同,它采用XE1201无线收发可编程芯片,实现了各床边机与中央机的无线通信。传输距离可达70米。  相似文献   

2.
田钧  解玉范  龙飞  刘琴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9):1793-1806
针对一种可重复出水的两栖无人飞行器(UAV)总体方案及任务需求,提出一种水下采用泵喷水推进、出水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空中巡航采用涡扇发动机推进的多循环推进系统方案。根据推进系统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不同发动机循环特点、各阶段推力需求及多循环任务需求,开展了多循环方案设计方法研究,并计算出典型推进系统方案尺寸、质量、任务剖面燃油消耗质量等参数,验证了推进系统多循环方案及其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综合未来飞行器及推进系统技术发展水平,所设计的多循环推进系统方案,能够实现无人飞行器可重复出水需求,其中能源需求占全机总质量的比例为26%左右。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民航空管系统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局空管局组织了民航ATM数据通信网和《空管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各地区空管局实旌了本地局域网和OA应用平台,各空管中心(站)投产了一批与生产办公密切相关的信息系统,这些项目大量采用了现代先进信息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空管信息资源,培育空管信息化专业人才,使得空管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空管的整体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目前,空管系统数据信息综合平台整合了全国空管气象、航班、航行情报等信息,初步实现了整个民航空管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为空管的各级管理和运行人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空管信息;建成了人事教育、计划基建、安全监察、文档管理、综合查询等管理子系统,应用了航班动态信息查询系统和气象、情报查询系统以及航班流量统计系统,初步实现了空管各专业系统信息之间的共享和交换,提高了空管信息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淼  李斌  邢理想 《航空学报》2020,41(2):123393-123393
基于热力学不平衡两流体六方程模型模拟了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燃气射流在氧路系统泵间管路液氧流体中的冷凝过程,获得了燃气射流冷凝特征参数沿管路流向的分布规律。根据Rayleigh-Plesset方程和燃气射流特性建立了泵间管路燃气冷凝过程的传递函数模型,并与氧路管路、泵等组件模型联立求解,分析了发动机氧路系统频率特性。研究了在不同氧路入口压力和液氧温度边界条件下,泵间管路燃气射流冷凝过程对氧路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高入口压力和过冷液氧改变了射流气体的惯性和柔度,使得氧路系统特征频率增大。不同边界条件下发动机热试车结果表明,提高氧路入口压力或降低液氧温度使得氧路系统频率从8.3 Hz提高至11 Hz,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泵间管燃气射流冷凝过程是影响氧路系统频率特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冲压空气系统的组成和原理,着重分析了系统是如何通过电路设计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以及不同模式下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最后就系统常见故障和MEL放行进行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6.
某型涡扇排气系统缩比模型红外辐射特性实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某型涡扇排气系统构建1/5缩比模型,采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波瓣混合器能够降低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结果表明:相对于环形混合器,波瓣混合器使得排气系统出口尾焰温度降低11%左右,3~5μm波段红外辐射在各探测角度内降低7.3%~22.6%;涵道比从0.233增加到0.685,排气系统出口尾焰核心温度降低21%以上,红外辐射强度降低30%~59%;尾焰和排气系统内部壁面温度的降低使得排气系统红外辐射强度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谷萌 《国际航空》2014,(3):66-67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的设计使得各发动机短舱制造商纷纷开发新的短舱结构,奈赛公司的综合推进系统(IPS)和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的可变面积风扇喷管(VAFN)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新型短舱结构不但减轻了重量,还优化了飞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未来航天测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VRTCS(虚拟无线电测控系统)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以通用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系统的硬件平台,采用分层结构模型设计系统体系结构,使得航天测控系统具备更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阐述了VRTCS的基本概念和总体结构,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组成和用途进行了分析;对测控系统中构件进行分层设计,开发原型软件实现测控系统的核心应用;以统一载波测控系统为模型,通过测控信号接入试验,验证了VRTCS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进气畸变对发动机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了一种在发动机环境下评定航空涡轮发动机压缩系统稳定工作边界的数学物理模型。压缩系统模型采用基于平行压气机理论的准一维时间相关模型方程以及激盘-滞后-容积的压气机级模型,稳定性模型则采用了对整个压缩系统统一判别的方式。计算过程与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相关联,使得压缩系统稳定性分析在真实的发动机运行环境(调节规律)下进行。研究了进气畸变对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压缩系统稳定工作边界的影响。对总压畸变进气条件下压气机稳定工作边界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进气总压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使得压气机稳定工作边界在压气机的特性图中向右下方移动,降低了发动机的喘振裕度。发展的数学物理模型可以正确地反映发动机压缩系统的工作状况,用它判断发动机不稳定工作点的重复性和灵敏度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分层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钰  韩峰  闫凯  陆希成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6):1385-1392
由于分层系统的系统结构复杂,且系统不同层次可靠性信息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使得分层系统的可靠性建模较为困难.考虑二态情况,通过引入贝叶斯网络描述分层系统元素间的失效关系,并考虑了系统元素间级联失效问题,结合贝叶斯多源信息融合方法,以贝叶斯网络模型为基础整合了系统各层元素的可靠性信息,构成了一种较为通用的二态分层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贝叶斯网络模型计算过程中能够融合系统各层元素可靠性信息并有效处理级联失效问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后验均值估计的准确性,减小了系统可靠性结论的后验方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广泛应用于民用飞机的航电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网络),设计了一个AFDX网络终端系统测试监视系统,通过对AFDX终端系统进行试验,实现了测试结果的实时回馈,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是一种可行的AFDX网络终端系统测试监视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炮试验鉴定过程中,测试指标多,测试设备散,系统性能评价不够,通用化测试能力不强的问题,开展了火炮综合测试技术和系统效能评估技术研究.在总结火炮测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炮综合测试系统组成架构;在分析火炮系统性能和测试参数影响关系基础上,归纳提出火炮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对效能量化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以上2个方面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火炮综合测试构建技术的研究,提出基于试验信息网络的、集综合测试和效能评估于一体的综合测试平台总体设想.该研究对火炮的试验鉴定和测试系统的综合论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研究飞机防滑刹车系统负载(静态)试验和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健康诊断试验,提出飞机防滑刹车系统负载(静态)试验、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健康诊断试验、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动力、电磁效能试验和环境鉴定试验的分类方法,保证了飞机刹车系统功能、性能全面考核。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惯性测试技术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的微机电惯性系统规模化测试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微机电惯性系统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立了基于任务的微机电惯性系统测试体系,详细论证了微机电惯性系统批量、并行、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为微机电惯性系统规模化测试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飞机电气系统绝缘测试部位和设备数量繁多、手动测试效率低、容易造成事故隐患等问题,介绍了一种航空电气系统绝缘电阻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设计并实现了通用航空电气系统绝缘电阻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运用工控机自动控制与测试技术,自动完成测试,并实现数据处理、信息存贮等功能。应用表明该系统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测试速度快、可扩展性强。  相似文献   

16.
张树团  王昉  王晶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3):113-115,118
为了实现对航空直流电源的快速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航空直流电源系统电气参数测试的设计方案,阐述了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和测试系统软件模块。测试系统软件采用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主要由数据采集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两部分组成。实际应用表明,各项测试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的特点,能够满足航空直流电源的测试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光电瞄准系统是火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试验中,为了验证系统设计是否合理,通常由半实物仿真平台来实现航电系统的动态试验,这样可以缩短试飞周期,节省研制经费。对于仿真试验来说,仿真环境的组建是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光电瞄准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仿真环境的组建和仿真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支持研制和开发高性能的分布式航空电子软件系统,软件测试系统是必备的工具之一。本文介绍了一个分布式航空电子软件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仿真技术提供数据环境,由监控处理机完成测试结果的自动记录、保存和分析工作。整个系统采用标准化设计法,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和可扩充性。此外,简单有效的辅助手段,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9.
基于VXI总线的某嵌入式计算机测试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分析了某嵌入式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介绍了其测试系统的设计,测试系统采用基于VXI总线技术的标准模块配置,软件采用LabWindows/CVI工具编写。该测试系统工作稳定,满足某嵌入式计算机对模拟前端一致性测试、模拟前端隔离度测试、AD转换精度测试、DA转换精度测试、离散量测试等多项特殊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飞机飞行操纵控制系统试验室环境地面模拟试验和外场环境地面机上试验测试的要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仪器测试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分布式网络化协同测试系统,详细说明了网络环境测试数据的实时交换与资源共享,结果表明,将客户机/服务器(C/S)与浏览器/服务器(B/S)结合起来,采用分布式多层复合体系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