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MapInfo开发工具,在数字地面模型(DTM)基础上直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自动提取地面点高程值的方法,并在机场地势优化设计工作中应用。与传统利用离散点生成DEM的方法比较.这种方法不需要在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之间进行转换.减小了DEM对地形模拟的误差,提高机场地势优化设计要求的精度,并具有计算速度快、节省内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3.
4.
作者根据自己从事工程建设的实践,主要介绍了民用机场设计中设置围界的原则,以及在竖向设计中根据该原则如何确定围界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陈钦文 《民航科技》2003,(4):44-46,62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支线机场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支线机场飞行区设计遵照《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l-2000)》执行。对于支线机场飞行区地势设计需要灵活运用该技术标准,以体现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本文根据笔者的机场设计经验,提出民用支线机场飞行区地势设计的要领。  相似文献   

6.
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机场地势设计优化。引用地势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地势优化设计的适应度函数和评估方法;给出了遗传算法的应用步骤及其交叉和变异的方法。算例表明了在机场地势设计优化中。遗传算法能够提高效率。为设计出合理的飞行场地表面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7.
飞行区地势设计方案设计的原则是在符合有关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场区的实际情况,在有利于配套设施的修建及满足场区排水通畅便捷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土方工作量,节省工程投资。九寨一黄龙机场作为山区高原机场,土石方工程量巨大,土石方工程的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比重很大,因此优化地势设计方案是节省工程投资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机场工程地势数字化设计中工程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及其特点,并对其建立的方法和所达到的精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机场地势设计中就跑道高程的确定,纵、横坡度的选取,土、石方挖、填平衡这三个主要因素应注意的问题做了阐述,并就其对地势设计合理性(满足使用、方便施工、经济节约)的影响做了简单的探讨。提请广大机场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场地势设计是为了将飞行场区天然地面改造成一个较为平整的表面,并使之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而做的竖向设计。地势设计是场道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是完成土方计算和后续设计的基础,地势设计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场的使用性能,而且和土方工程数量息息相关。不论是整个飞行区地势方案的确定,还是一块站坪、一条滑行道,都离不开地势设计。通常的地势设计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12.
李慧 《机场建设》2005,(2):32-34
为配合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在T3航站楼室外布置东西两侧综合管廊。管廊长度分别为3.2km,管廊依地势纵向变坡,覆土深度从1.5m~2.6m变化,管廊底距地面西侧为6.4m~7.5m,东侧为5.45m~6.55m。管廊中布置有水、暖、电的管线,其中水、暖管道的支撑采用支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地处杭州湾南岸,属钱塘江河口冲海积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集、池塘众多,场地孔隙潜水水位埋深浅,透水性弱。场区内埋深23m以内一般为钱塘江近代冲海积粉、砂性土层,下伏巨厚的海相软土,埋深约53m以下为上更新统冲积相卵石。  相似文献   

14.
万伟 《机场建设》2005,(2):22-24
宁波栎社机场的地貌类型为滨海淤积平原,场区内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地面高程为2.20-2.50m(黄海高程)。场区内软土层分布广泛,工程影响深度范围内的1、2和3层均为软弱土层,具有厚度大、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高等特点,在工程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大量的总体沉降变形。为此,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通过预先消除软土层的固结沉降变形,以尽可能减少工后沉降的发生,从而满足机场道面的正常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