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航天简讯     
欧洲的工业家们认为,中国生产一枚长征3号运载火箭的费用仅为500万美元,主要因为劳动力费用便宜。中国将发射3颗美国造的卫星,每颗索价约为3000万美元。▲瑞典政府决定,由瑞典航天公司(SSC)同芬兰,挪威的有关机构合作,经营Tele-X通信卫星(原计划为北欧联合卫星,后取消)。SSC将通过一家子公司经营电信业务,Tele-X卫星将在1989年3月或4月用阿里安运载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通过了日本、英国和法国使用国内卫星网并不干扰该组织卫星网的决定。日本的卫星网为“超鸟”  相似文献   

2.
综合消息     
Gstar Ⅲ卫星获6000多万美元的保险。这颗去年9月发射的卫星,在库鲁中心发射前准备工作中,加注燃料出错,致使远地点发动机只工作了一半,未能进入静止轨道。休斯公司开始修复亚洲卫星1号,合同额为4000万美元,公司还将为香港跟踪指令站提供设备。亚洲卫星的发射日期改为1990年4月,使用中国长征3号火箭。自由号空间站日本舱的研制经费需23亿多美元,每年还要2.3~3亿美元的运行维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宇局已提出1991年空间预算申请,送交国会审批。申请总额为151亿美元,比1990年的123.8亿美元空间活动经费增加了近28亿美元,增加幅度为23%。航宇局申请的预算内容如下: 1.研制自由号空间站:24亿美元(1990年为18.5亿美元)。 2.综合地球环境监视卫星计划(研制地球观测卫星和极轨平台):2.35亿美元。到2000年将需用170亿美元。 3.地球观测卫星计划:2500万美元。将和日本共同研制热带降雨  相似文献   

4.
拥有65个成员国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于1992年11月中旬宣布,已选定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在1995年底发射一颗国际海事卫星-3(Inmarsat-3)。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由此将成为使用俄罗斯火箭发射卫星的第一个西方机构。在此之前、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还于11月9日宣称,将使用欧洲的阿里安火箭在1995年初发射一颗Inmarsat-3卫星,发射价格为6200万美元。该组织还在1992年3月宣布,将在1994年底使用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阿特拉斯火箭发射2颗Inmarsat-3卫星,发射费用共计1.25亿美元。由莫斯科礼炮号设计局谈判的质子号运载火箭费用底价为3600万美元,比美国和欧洲的竞争者便宜约  相似文献   

5.
1990年6月12日,美国麦道公司的最后一枚德尔它-1火箭将印度卫星1D送入轨道。印度卫星1D曾予1989年6月在发射台上被起重机碰坏,福特公司将卫星用船运到总装厂修理,花费1000万美元。当年10月旧金山地震,震坏了卫星上的太阳电池翼,修理费又花了15万美元。加上保险费和4500万美元卫星制造费,印度卫星1D总共化了8000万美元。卫星定点在东经83度。印度卫星1D向全国31座地面站提供音频通信,向几千个低成本的电视广播站和农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已和礼炮号设计局签定了一项合同,即在1995年用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一颗国际海事卫星-3。这将成为西方国家采用俄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先例。该项合同价值3600万美元,卫星定于1995年底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这颗将用质子号火箭发射的卫星是第4颗国际海事卫星-3。前几颗  相似文献   

7.
芬兰于1989年1月加入了欧空局,成为第14个成员国,1987年成立了芬兰空间委员会(FSC)。目前委员会主席是佩卡·乔豪教授。芬兰只有30位科学家从事空间研究工作,其中有些是兼职的。芬兰大学在1987年开始制定与空间有关课题的教育计划,到2000年年底空间科学家将增加到50~60人。 1991年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科研费为60万芬兰马克(13.8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欧洲共同体最近出钱支持斯波特1号卫星应用,以便在4月份开始的庄稼生长季节观测地面,提供欧洲地区的遥感图片。欧共体通过一项专门协议,拨给斯波特图像公司35万欧洲货币单位,合40.6万美元,用以再次启动斯波特1号卫星。斯波特1号卫星已在轨道上运行了7年。它在入轨4年半以后,退出工作状态。去年3月到10月农作物生长季节,斯波特1号卫星被重新启用过一次。11月以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这是欧共体成立以来第一次资助卫星应  相似文献   

9.
一、公布运载火箭发射新价格苏联空间管理总局杜巴耶夫局长最近在巴黎布尔热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向西方公布了运载火箭、出租卫星、空间材料加工等空间服务的新价格表,其中包括新的火箭供西方发射卫星选用。早在1987年苏联就宣布,用质子号火箭发射2吨重静止卫星收费为3000万美元,现价格是发射5.5吨有效载荷到静止转移轨道为2800万美元,发射2.8吨有效载荷到太阳同步轨道为3500万美元。对新增加的顶峰号(Zenith)火箭(低轨道  相似文献   

10.
法国的斯波特1号地球资源卫星是1986年2月发射入轨的。原设计工作寿命3年,在“超期服役”一年之后,于1990年9月退出工作状态。尽管星上的磁带机不能再工作了,但它仍可以直接向地面站发送图像。1992年3月至10月农作物生长季节期间,斯波特1号卫星又重新启用了,目的是收集欧洲地区农作物长势情况的图像。在此期间,它向地面站发回了6~8万幅图像,其中有20%是高质量图像。斯波特图像公司是一家由法国国家空间中心(CNES)支持的专门经营和管理“斯波特”卫星图片的公司。重新启用斯波特1号卫星使得该公司盈利100~150万美元。但据称,公司为了重新启用斯波特1号卫星,建立了一个新的控制中心就花费了100万美元,因此盈利不多。尽  相似文献   

11.
欧洲新一代直接广播卫星欧洲-1号(Europesat)计划因法国和德国对其必要性有不同意见而陷于僵局。为了让卫星制造商Matra-Marconi空间公司能立即着手为欧洲-1号卫星订购零部件,9月初,德国国家Telekom公司已先支付给该公司1000万德国马克(约合7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美国两富豪将乘联盟号飞船上天 据2003年12月报道,这两名美国人将分别于2004年第3季度和2005年进入“国际空间站”。为此,每个人要花费2000万美元。 美将使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新型侦察卫星 据2003年12月17日报道,美国国家侦察局将使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新型侦察卫星。此次发射  相似文献   

13.
沈震 《国际太空》1995,(7):6-12
随着卫星质量的增加和卫星性能的提高,如卫星商业系统(SBS)和国际通信卫星-5/5A这样的第二代静止轨道卫星和第三代静止轨道卫星相比,每颗卫星的平均价格大体上从6200万美元增加到9000万美元(均是1992年美元汇价),根据卫星经营者的要求,第三代卫星的平均寿命也增加到约为13年。到1994年5月,已有115颗通信卫星(也就是1992~2004年期间市场预计数178颗的2/3)已经和公司签订了采购合同,其中32颗已发射,其余的83颗(价值约为75亿美元)将在1994年6月至1999年期间发射。…  相似文献   

14.
今年内或1990年初,巴基斯坦的第一颗卫星Badr号将发射升空。它将在法属圭亚那火箭发射场,用阿里安火箭发射进入地球轨道。这颗卫星是两年半以前开始研制的,到现在已耗资将近100万美元。卫星呈26面体,直径约为483毫米,重量约为65~70公斤。最近,巴基斯坦空间和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Suparc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卫星上成功地进行了4项测试。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亚太地区在未来5年之内将发射多颗卫星:1994年初,奥卜克斯2号(Orbx-2)将被发射升空;同年,马来西亚比纳林昂公司将一颗通信卫星送入轨道;1995年,亚洲2号和南朝鲜的商业卫星也将相继被送入太空。奥卜克斯2号卫星是全球第一个私营卫星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卜克斯卫星系统是一个由4颗卫星组成、覆盖面积遍及全球的卫星体系。为了营建这个卫星体系,美国阿尔法·莱雷康姆公司投入了多达5亿美元的资金。在1988年,该公司已先期将“泛美卫星”送入太空;这  相似文献   

16.
正维珍银河公司同澳大利亚空天全球公司签署了涉及4次发射的一份合同,将采用"运载器一号"空射型火箭为空天全球公司拟建设的卫星星座部署卫星。每次发射将携带多颗卫星。合同具体条款未对外披露,但维珍银河此前曾表示"运载器一号"每次发射的费用不到1000万美元。这将是"运载器一号"执行的首批低倾角轨道发射任务,但并不清楚该火箭的波音  相似文献   

17.
阿里安火箭第36次飞行失败,损失了日本的两颗通信卫星——超鸟1B和BS-2X。这次失败总计损失3.06亿美元。保险公司又遭到一次打击。 BS-2X卫星的保险金额为9000万美元,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投保。这颗卫星入轨后,才向日本广播协会在轨交付。超鸟1B卫星的保险金额为2.16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为卫星和发射保险,另外6600万美元是向S3R公司(阿里安公司的保险子公司)投了再发射险。超鸟1B卫星本身的保险额为8400万美元。卫星发射保险行业近两年获得了2亿美元的收益。从1987年9月到  相似文献   

18.
明年,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将发射国际海事卫星-3,费用为3600万美元,比欧美火箭低1000万美元。这是俄罗斯发射的第一枚商用火箭,因而受到举世瞩目。该火箭有2级、3级和4级三种型号,能把大约20吨的有效载荷送人近地轨道,把2.2~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它于1965年投入使用,采用串井联结构,并联各级横向隔开,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动力性能,曾把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等著名航天器送上太空,成功率为90%。其特点之一就是可将卫星直按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质子号火箭还将发射美国“铱”卫星和“阿尔法”国…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铱”网又添新星 俄罗斯“呼啸号”运载火箭6月20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两颗“铱”卫星。卫星进入650千米、倾角86.6度的圆轨道。此次发射使“铱”星座的在轨备份卫星数增加到了14颗。“铱”系统有66颗工作卫星,最早投入商业使用是在1998年11月,但并未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主要原因是高达3000美元的手机价格和每分钟7美元的通话费用。铱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8月申请破产保护。2000年12月,有人用约25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该公司的财产,包括星座和地面网络。2001年3月,称为铱卫星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公司恢复该系统的业务,降低了产品和服务价格。美国国防部与该公司签订了为2万政府用户提供不限时通话服务的合同。(阳光)  相似文献   

20.
综合消息     
欧空局同意研制独立的极轨卫星欧空局(ESA)提出要把计划中的一颗用于环境研究和气象预报的极轨卫星分成两颗专用卫星。此项建议得到了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的赞同,因为该组织长期以来竭力主张把试验和实用任务分开执行。ESA最初的计划是发射一颗同时兼顾两者的有效载荷重达2.5吨的卫星。现在ESA的计划是要在1998年发射一颗有效载荷仅重1.5吨的环境研究极轨卫星(环境-1号卫星),其成本约10亿美元。另一颗专门用于气象预报的卫星(气象-1号卫星)将在2000年发射,其结构架将耗资4.58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