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已研制成的在IBM-PC机上运行的塔台ATC模拟系统软件。该软件能同时模拟大、中、小三种机型九架飞机或汽车在塔台管制范围内的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的起飞、降落、起落航线的飞行和进离机场的指挥与调度。除有多种宏命令并可用多种视图方式调度与显示外,并能用一张5吋软盘对实习过程作数小时的录相或放相。软件操作简便,适用于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2.
开发和设计了摩托车道路工况模拟软件,控制摩托车底盘自动化控制设备模拟摩托车行驶时的各种道路工况条件,通过预热、机械损失测量、ALR修正和道路工况模拟四个步骤,在室内实现摩托车型号的道路工况测试。根据DELLPHI和VC的特长进行混合汇编,使用VC为工控板设计了底层的接口程序,通过DELPHI设计工作流程和交互界面,并使用VBA嵌入技术设计灵活的EXCEL报表。  相似文献   

3.
基于UML的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UML的建模机制的基础上,以UML为工具进行电力调度管理系统的建模设计,给出了设计过程中的用例图、类图和交互图,并在C/S和B/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下,开发出了电力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车间计划调度存在的复杂度高、实用性差等问题,在分析车间计划调度相关的任务、资源和约束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规则的计划调度编制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零件差异性、工艺差异性、设备差异性、以及交货期约束等因素,使得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离散制造车间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5.
严共鸣 《飞行力学》1994,12(2):44-51
首先应用奇异摄动方法,编制了J7L非实时的最短时间三元转弯的优化软件,然后利用速率调度的方法,实现了软件的实时,在J7L飞行模拟器上进行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软化是成功的,生成的最优轨迹的变化趋势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地面采用何种方式来调度运行任务系统并对航天器实施控制,是飞行控制中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针对航天任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计划工作模式的思想与方法。首先论述了采用计划工作模式的理论依据,然后探讨了计划工作模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要求,阐述了航天任务计划工作模式的基本内容,最后讨论了计划工作模式的关键技术以及采用计划工作模式实现飞行控制自动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进排气调压系统测控改造的总体结构、通信网络、软件设计和系统功能。该系统以GE90—70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为基础,将Ethernet和现场总线Genius相结合进行数据通信,采用下位机编程软件Cimplieity Machine Edition、上位机组态软件Cimplicity HMI编制设计软件系统,使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能实现进排气压力调节的工况显示和过程控制。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结构先进,控制可靠,配置灵活,可进一步提高高空台试验效率,降低试验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建立“成飞标准件公司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为目标,分析了标准件公司生产组织现状、系统基本需求和功能模型,提出了基于协同作业原理的总体模型,研究了SCU-Workshopl MS中采用的分布式组件策略、工作流平台设计、公司应用系统协同作业原理,开发并分析了SCU-Workshopl MS中敏捷生产计划与调度、适应虚拟车间要求的产品质量跟踪系统、采取虚拟车间方式的对外合作管理以及知识管理在“成飞标准件公司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和协同工具,最后给出了应用系统运行实例。  相似文献   

9.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需要,认真做好国防计量“八五”计划科研项目的收尾工作以及“九五”计划的编制和科研项目立项准备;继续建立和完善型号工程计量保证系统;改善和提高校准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工作。l根据国防科技发展战略、武器装备发展计划和国防计量“九五’”计划纲要,编制好国防计量“九五”计划,搞好项目的立项论证。各一级计量技术机构.要编制好本专业《计量标准树图》,提出重点科研项目建议。2搞好卜\五”科研项目的收尾工作。认真清理结转到“九五”的项目,对技术方案、技术指标有较大变化的,列入…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运载火箭发射安全,发射过程采用牵制释放发射方式。由于整个牵制释放发射过程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仿真系统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对牵制释放仿真系统中的管理调度分系统进行了软件开发研究,在明确软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和软件架构分析,研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协议、套接字和XML等关键技术,给出软件的具体方案设计和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管理调度系统软件具有正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液压直角管路内部的瞬态流动特征,熟悉压力波动特性的形成机理,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某型活门出口处1段直角管路进行数值模拟,捕捉局部涡旋结构的动态特性,并与粒子图像测速和激光多普勒测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能精确模拟直角管路内部的瞬态速度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直角拐弯处存在明显的涡旋脱落现象,同时伴随着涡旋诱导的局部低压区域尺度与位置变化,从而导致压力波动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对多尺度有限元模拟开展管路接头密封特性研究。基于管接头各部件粗糙表面的实测数据,建立具有粗糙表面的管路接头密封区域多尺度模型,通过接头拧紧过程的模拟计算获得了接头密封状态和密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寸模型可以真实反映出管路接头拧紧过程中的密封状态和特性变化规律,从而提高管路接头装配方法计算精度;另外,在接头拧紧过程中,管路与卡套结合处高应力区是通过两个高应力区域向四周扩散的,管路接头密封性能变化呈现线性变化,并且管路接头最佳装配状态需要达到特定装配位置,合理可靠的装配对管路接头使用尤为重要;同时,流体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对管路接头的密封特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参数化的航空发动机管路调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限元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复杂管路系统的结构振动,得到了管路固有频率分布状况以及直观的振型特征;基于管路的结构特点,对管路进行了结构模式的分类,根据每种结构模武选取了影响管路动态特性的主要结构参数,并分析了其影响规律.实际应用验证了该调频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输油管道的水击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输油管道的水击过程进行仿真,给出了描述水击过程的阿列维水击基本微分方程和常见的边界条件,使用特征线法进行求解。对于顺序输送管道,每个系统时间都要根据混油界面的瞬态流速计算混油界面的位置,并以此重新划分网格插值计算。  相似文献   

15.
管道在油气传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乎着生命与财产安全,定期对传输管道进行检测能使管道安全、高效地运行.对管道损伤点进行精确定位,是修复管道缺陷所必需的.本文仿真了检测设备在管道中的运行轨迹,并加入了检测设备在管道中滚转运动和长时间导航下陀螺刻度系数漂移的影响,搭建了基于惯性/里程计组合导航的仿真模型.通过实际仿真发现,利用磁标点校正、卡尔曼滤波、磁标二点间误差修正和起点与终点误差修正,能有效提高管道中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管路布局优化是降低发动机管路振动应力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机匣弧面上不规则管路布局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从发动机机匣弧面的U形管路出发,建立了具有复杂布局走向的不规则单管路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分析了布局参数对管路的危险固有频率、多点激励响应的灵敏度。综合考虑错频和最大响应等多个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对不规则管路的布局参数实施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管形布局优化设计效果显著,错开了两个危险固有频率禁带;管路结构在相同激励下最大位移幅值下降约35%,最大应力幅值下降近50%,为发动机管路的振动控制和动力学正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功率电传一体化作动器存在的诸如动态响应差、固有频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增加了一个总压力控制阀的改进型电液复合调节一体化作动器.通过保持作动筒高、低压腔的压力之和为一常数,使泵控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阀控系统相同,有效地改善了动态响应.在综合考虑这种改进的电液一体化作动器中不可忽视的结构刚度、摩擦、泄漏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后,在已有简化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非线性仿真模型.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系统的性能,为功率电传一体化舵机的进一步结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低成本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和里程轮组合的管道定位系统在里程轮出现打滑情况下,组合定位误差将快速发散。为解决里程轮打滑时量测信息失效的问题,采用光电测速传感器作为冗余测速传感器,利用联邦滤波对MIMU、里程轮和光电测速传感器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并基于预测残差设计了自适应信息分配因子,实现了不同特性传感器的最优融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传感器管道定位方法可以降低里程轮打滑导致的管道定位误差,对于120m长的仿真管道,定位误差为管线长度的0.015%。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石油/天然气管道测绘系统的测量精度需求,分析了测量数据中存在的螺旋误差对参数精度的影响,研究了测量过程中产生螺旋误差的机理,推导了螺旋误差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螺旋误差补偿方法,进而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标定和补偿方案。实际的管道测量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误差补偿方法,可以基本消除测量数据中的螺旋误差,有效提高管道参数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4):83-114
Vibrations in aircraft hydraulic pipeline system, due to multi-source excitation of high fluid pressure fluctuation and serious vibration environment of airframe, can cause the pipeline system vibration failures through overload in engineering field. Controlling the vibrations in hydraulic pipeline is a challenging work to ensure the flight safety of aircraft. The common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effective in typical structures such as aerospace structures, shipbuilding structures, marine offshore structures, motor structures, etc.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 literatures on vibration control strategies of aircraft hydraulic pipeline.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ircraft hydraulic pipeline system and the requirement of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review on the current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in hydraulic pipeline system. A review of the general approaches following the passive and active control technologies are presented, which are including optimal layout technique of pipeline and clamps,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technique, vibration absorber technique, hydraulic hose technique, optimal pump structure technique, and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technique of pipeline system.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in engineering field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